時光如水,轉眼之間,我來到書院已有月余。
這段時間以來,書院那晚百獸狂嘯的異狀再沒有出現。前兩日,鎮守在蠻荒的托塔天王,也通過昊天塔傳來了找到妖獸的消息。得知妖獸仍在蠻荒的眾神,也松了崩緊的弦。我也計劃著過完今天,就帶小師弟返回離恨天。
而今天,可得好好過一過。
因為這段時間以來,我翻譯的古書在名師大學士間廣為傳誦,所以慢慢的,這小小的博古齋竟成了各方名士齊匯之處。書院也因此出名,成為本州有名的學術中心。在眾人的極力推薦之下,今天我將舉辦一場講經法會。本來不擅言談的我,終還是沒能忍心拒絕。主要是在天上清閑慣了的我,對于各種形式的交流活動都充滿了喜歡。
既然是以古文結緣,這次法會的內容自然以古文的識讀為主,但是必要的思想的交流論辯也是少不了的。這講經論法之事,是佛陀他們最擅長的;所以這幾天的晚上我就常往大雷音寺跑,去看看他們講經的姿態與思路。雖沒有抱一抱他們的腳,但對這次法會的信心也漲了不少。
今天一大早,一群孩子們就忙活了起來,熱情無比高漲。這次的法會定在巳時養心齋。節目與現場早已安排好,今天能做的也就是備好茶、水與時興的小點心并洗好一些新鮮的水果而已。
作為這一次會場的主角,此刻的我,正被院長及書院各先生里一層外一層地圍在一起,七嘴八舌地和我說一些這次法會的具體流程和注意事項。看著繞著我轉圈的眾先生與遠處擠著想靠近我的書生,我忽然有些理解玉帝坐在凌霄寶殿內的感受了。那感覺還真的很不錯。
楊之宇擠不過他同窗,就站在盡可能的高處朝我張望。在我看到他時,他那張清冷的臉忽然融化出笑容來。我朝他整了整衣服,揚了揚下巴,心道:怎么樣,今天師兄是不是很帥?
當然,這只是心里說說,畢竟我當下還沒告訴他我是天上天尊,師傅是太上老君,而他是我師弟的事。我準備今天晚上告訴他。不知道他會是什么反應呢?
隨著這段時間的接觸,我發現楊之宇的接受能力還是挺強的,面對一些不符合常理的事,我總能三言兩語的糊弄過去。仔細想想,可能是他從小接觸的人就不多,也并不知道什么是“常理”吧;所以在我告訴他一件不符合常規的事是“常理”時,他也就當間接經驗吸收了。
說回這次法會。在天上修行的時候,雖也見過幾次華麗奢華的大場面,但因為師傅喜歡清凈的原因,一直只是遠遠地看著。這一次場面雖小,節目也不多,但是這濃濃的參與感讓我覺得很開心。
辰時很快就過了一半,這次計劃到場的賓客也陸陸續續來到了書院。每來一個客人,書生們都會在院門外的大鼓上敲上一聲。從院門口到養心齋的路上一共放了三十面鼓,每當外面的鼓聲響了,院內鼓也依次響起。從院外聽來,聲音漸次傳開,頗有意境。
在賓客被引到書院內后,先到養心齋旁的竹林旁暫坐。那里已經放好了茶幾、小凳,茶幾上也簡單地放上瓜果、點心。
這次來這里聽我講經的人約有五十,其中有一半是本省名士,還有不少的本省官員與富紳,陣容也算豪華。所以每來一人,書生們但凡有認出來的,都要驚呼一番,轉而投向我的目光也就更多了絲崇敬。他們這般神情讓我很自在,好像又回到了天界一樣。
巳時已到,人比計劃中來得還要多,書生們臨時又搬來了幾套茶幾與凳子、瓜果與點心。
在他們落座后,李畫師來到眾人之前高聲說道:“在這個瓜果飄香的季節里,很榮幸各位能夠來到書院參加這次法會。在這里我謹代表書院的各位先生與書生,向在位的各位致以最真誠的問候和美好的祝愿!
“今年,是書院的發展發生飛躍的一年,是書院的書生及社會上的學士們收獲的一年。在李院長的正確帶領下,通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書院的各項工作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隊伍建設全面加強,教風學風明顯優化,教學質量穩定發展。
“特別是龍星牧先生的入職,為書院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龍先生是優秀的古文學大師、東方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短短的一個月里,龍先生解譯的古文字達五千六百多字,親手翻譯的古文獻達三十六篇,與其他先生及書生共同翻譯的作品二十余篇。這不僅是書院的巨大財富,也是社會與國家的寶貴財富!
“當然,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這社會各界的信賴與全院先生的共同努力,更是全體書生刻苦努力、拼搏奮斗的結果。面對希望與未來,我們滿懷豪情;面對競爭與挑戰,我們任重道遠,讓我們全校師生同舟共濟,勵精圖治,以百倍的信心、飽滿的熱情,共同開創書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恭祝大家心想事成,幸福安康!”
聽完李畫師的開場詞,我不得不感嘆三界之浩瀚與文化的多樣。在天廷之上的開場詞都是之乎者也個沒完,艱深程度直追師傅的《道德經》。靈山上的法會,都是客人先繞著佛陀轉圈,還得恭敬行禮,誠心地提出自己的疑問。不過論效果上,好像是靈山上的參與度更高,更不容易困。
我看楊之宇自己待在了一個角落里看李畫師演講,就來到小師弟身邊,問他:“怎么不湊近一點?”
“好無聊。”他揉了揉眼睛。
小師弟好像第一次見這么大陣勢,那一張臉窮盡造化,表現了人的各種佯裝鎮定。這人呢對自己要求得太高了,壓抑得太狠了,常活動著還好,多坐一會兒就容易犯困。
不過沒關系,在正式成為我小師弟以后,師傅不許,我就背著師傅帶你多去見識見識大場面。可不能像我一樣,從小跟一個老頭子習慣了,什么熱鬧也沒經上。
這時突然“咚!”的一聲大響響起,所有的鼓在同一時刻敲響,那全方位的聲音震動,嚇得我身邊的小師弟一個激靈。
我看著被嚇到的小師弟覺得可愛,就抱了抱他,揉了揉他的頭發。那小身子小臉抱在懷中的感覺,讓我既想抱緊一些,又擔心力氣用大了會將他抱壞。
這時三位書生抱著鳳尾琴在竹林一側坐下,輕撥琴弦,舒緩悠揚的樂音蕩漾開來。預熱的節目也便在此時開始了。
隨著音樂的響起,幾位身穿太極服的書生打著太極拳來到場中。動作雖不說行云流水,卻也連貫自然,與琴弦之音仿佛融為了一體。在這竹林中,微風下,仿佛幾只上下紛飛的蝶,看得人身心愉悅。
須臾,又有三位書生橫笛出現在另一側。笛聲起時,幾位拿著太極劍的書生也來至場上。琴音與笛聲,拳腳鐵劍,各自展現著自己獨特的風采,而又遙相呼應,相得益彰。
漸漸地,樂音轉急,拳腳與鐵劍不再舒緩,鼓聲也一下一下地從輕至重、由疏至密地響起。氣氛開始便得緊張、急促,就連過往的風也大了起來,呼嘯作響。到后來樂音沖至云霄,驟然崩斷!練著功夫的幾人也像是耗盡了全身力氣,匍匐在地。汗水布滿了他們的面頰,浸濕了他們的衣衫。
靜,死一般的寂靜中,倒像是天地之音的一聲大吼,在人們心頭響起,震得滿座高朋呆立當場。彼時,我調暗了天光,抽離了溫度,也應其心境。
側前方的養心齋里響起了眾學子的讀書之聲,瑯瑯洋洋,盈滿耳畔。此時此刻,仿佛天地之間最宏大的交響樂。只聽他們誦道: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隨,恒也。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在他們的誦讀聲中,天光漸漸調亮,急風轉成和暢,琴聲與笛音斷斷續續響起,久而成曲;練拳與舞劍者也慢慢站起,一招一式更加圓融可愛。
俄而武者退,書聲畢,樂音消。全場再次陷入寂靜。
我悠悠地端來兩杯茶,給了小師弟一杯,慢慢喝了起來。看著眾賓客的入神狀態,心下頗是滿意。既然位列三界六大能,名為天界至尊,我可是同我師傅一樣,執掌了天道的。
我的道,名為“太極”,掌管天下物性規則,可成萬物之美,也可讓萬物崩壞。簡言之,我可讓石頭更堅硬,色彩更明艷,讓聲音更純粹,讓氣味更濃郁,讓動作更天然;也可讓巖石輕脆,紅色不紅,物振無聲,百花無香,筋骨錯亂。
雖然執掌天道不久,只得“成就法”,未窺“破滅道”,但是足以助助聲勢。經我施法開光之后,這批書生的表演能力靈感不斷,與規則共舞。至于書生們誦讀的《道德經》,那可是我師傅正在離恨天上發大能量開光的作品,這兩方相輔,能不動人才怪了!
有掌聲在邊角位上響起,我留意了一下,是個捕快。看那一身的吝氣便知已入行多年。他的掌聲一起,便驚醒了眾人,隨之是更多的掌聲雷動。
只聽他們贊美道:
“書院的這一個節目,如聽天籟,如見天人啊!”
“真是精彩絕倫!讓人驚嘆!”
“以前竟不知,這書院還有此等才能!這個書院不一般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