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過年的重要大事全都交給了張遠,但說實話,過年前的幾天基本上也沒什么事。
該搞的衛(wèi)生早就搞好,該買的春聯(lián)也早已買就,該置辦的食材也全都置辦完畢,剩下的,就只有張母整天拉著張遠全村上下的走親戚串門了。
張父和張母都是本村人,往上數(shù),父輩和祖輩也是,所以村子里隔不了幾戶就是個親戚。
兒子大老遠從省城孟慶回來,又是家里,甚至全村的第一位律師,張遠為父母的臉上貼光不少,甚至連平日里不太來往的親戚或村民見了,如今也會微笑著主動打一聲招呼。
城市套路深,農(nóng)村也并不一定單純。
雖然這些招呼不一定是真心的,但人性卻是真實的。
律師行業(yè),雖然如今的風評并算不上特別好,但接觸的人和事,以及能賺的錢,在鄉(xiāng)下來說,還是可以得到一定的感慨和羨慕的,所以張母自然十分愿意帶著兒子出門。
而如今的張遠,也開始能夠考慮父母的感受,雖然并不情愿,但也沒有一直拒絕。
幾天之后,大年三十終于到來。
一大早,張遠便在鬧鐘的催促下醒來。
第一件事是祭神和驅(qū)年獸。
按照張遠老家的習俗,這天的早餐是不吃飯的,得先忙完祭神和驅(qū)年獸的程序,才能做一些餃子、咸湯圓、豆腐圓等偏點心一些的餐點,就當是早餐和午餐。
張遠起床之后,母親已經(jīng)比他更早起來準備了祭神用的三牲三果。
一般來說,三牲得用三種家養(yǎng)動物的頭顱。
但現(xiàn)如今,除了豬頭之外,其他的牛頭、羊頭等,基本上已經(jīng)用不同種類的饅頭代替。
不過今年張遠家還是用上了貨真價實的牛頭和羊頭,這兩件還是昨天張遠剛從市場里買的。
至于豬頭,這可就是張遠的家族企業(yè)的明星產(chǎn)品了。
前兩天殺豬的時候可是好好熱鬧了一回的。
當然,村子里親戚多,張家除了給自己留下了豬頭和十來斤豬肉之外,剩下的都分給了鄰里鄉(xiāng)親。
三牲擺好,然后擺上三種水果,有些年頭還會擺上幾碗黃酒。
之后在桌子朝北方的兩角各點上一支蠟燭,又在供品之前燃上幾柱香,祭神的準備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最后的一道流程,是和驅(qū)年獸合在一起的。
張遠和張母一起對著供桌拱手施禮敬拜后,便開始燃放鞭炮,用來送神和驅(qū)年獸。
從雜貨間里將之前買的近千響的小鞭炮一圈一圈地擺放在供桌前的地上,張遠拿著跟點燃的檀香,小心地引燃引線。
論單個,這種小鞭炮雖然威力不大,但上千響的數(shù)量連續(xù)起來,真是有震耳欲聾的威力。
在小鞭炮燃響的同時,張遠又拿出更大一些,將近有兩指粗細十多厘米長的鞭炮。
以前看張父放這種鞭炮的時候,全都是直接拿在手上,引信燒完便會“砰”得一聲飛到天上,然后在“啪”聲里四分五裂。
但第一次放這鞭炮的張遠顯然是不敢拿在手上的。
他只是將一桶十幾根鞭炮事先立在地上,而后一個接一個地點上,倒也像模像樣。
鞭炮放完,祭神和驅(qū)年獸的流程算是結束了。
“接下來應該把三牲給剁開,準備熬湯了。”
張遠還記得和張父確認過的流程進度。
撤掉供桌,張母遞過來一柄比張遠的頭還要大的斧頭:
“不用剁得太小塊,差不多就行。煮完湯我會把肉剔下來的。”
張遠拿著把李逵似的大斧,看著眼前擺著的三牲頭顱,一時間無所適從。
以前只知道煮好了湯開心地吃肉,哪知道還得干這么費盡的體力活。
而且剁這種頭骨還不是只用蠻力就可以的,必須得掌握好技巧和角度,順著關節(jié)連接的部位砍下去,那樣才能省力,也不至于把碎骨剁得到處都是。
砍了幾刀,除了在豬頭上弄出幾道刀痕,愣是一塊大骨都沒有剁下來。
張母站在一旁,看著兒子的笨拙模樣,忍不住笑了起來。
“看來離你爸還遠著呢。”
張母笑著揮揮手,讓張遠把斧頭交給自己,
“還是我來吧,等你剁好,估計別人家都該吃年夜飯了。”
“還是手生啊。”
張遠不好意思地將手中的斧頭交了出去。
而后,就站在一旁看著母親嫻熟地將豬頭、牛頭和羊頭一一熟練分解。
雖然力氣上比不了張遠,但技巧和準確度,那就是遠非張遠可比的了。
“走吧,你去燒火,我煮湯,順便下餃子。”
張遠家的廚房,雖然有整套的煤氣炊具,但還是保留下了泥灶。
這也算是農(nóng)村人家留下的傳統(tǒng)和特色了。
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農(nóng)家都會置辦很多東西,就像今天,一整個豬頭等放到鍋里熬煮,僅憑燃氣灶是完全不夠的,這時候,泥灶就顯示出了它的不可替代性。
而且大冬天的時候能夠躲在泥灶下燒火,寒冷也被趕跑,簡直是一舉兩得。
灶火很旺,張母下著餃子,母子倆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很快就將餃子煮好了。
這時候的丈夫還在豬欄里忙著,張母將煮好的頭一份餃子裝入保溫飯盒里,給他送了過去。
剩下張遠,則是自己動手煮上餃子,等熟透之后,一邊啃著大骨一邊嚼著餃子,開啟了過年的最后沖刺。
吃飽喝足,拿上一旁早就熬好的糯米漿糊,從雜貨間里背上梯子,接下來是貼春聯(lián)了。
貼春聯(lián)已經(jīng)是老手,往年的時候,張父都要讓張遠分辨春聯(lián)的上下聯(lián),然后一起動手貼上,這一回一個人操作,除了難度系數(shù)大一些,基本上就沒什么難度了。
至于接下來的年夜飯,燒菜的工序是由張母承擔,張遠的工作就是祭祖。
祭祖與祭神不同,祭神需要三牲三果,祭祖直接使用為年夜飯準備的飯菜就行,加上幾杯黃酒,點上檀香,燒一堆黃紙,等儀式過后再用檀香和黃紙將列祖列宗送出門,然后一家人便可以享用真正的年夜飯了。
年夜飯是團圓飯,張父也從豬欄里趕了回來,呆了半個小時左右,便又匆匆趕回去了。
而張母,則又開始了新一次的串門活動。
這一次,張遠堅持留在了家里,本打算看一會兒春晚,但感覺一年年的幾乎都沒什么新意,迷迷糊糊睡了過去,直到臨近十二點的時候被一陣手機提示音吵醒。
打開一看,幾乎是滿屏的拜年微信。
然后絞盡腦汁,張遠也得一一回復,順便送上祝福。
“新年快樂啊,大律師!”
張遠也收到了于慧珊的微信,簡短的幾個字像是群發(fā)的,于是張遠也如法炮制地回了一條。
“切,沒誠意!”
收到回復的于慧珊看了一眼,不滿地將手機扔到一邊,繼續(xù)與父母看春晚去了。
而張遠,看看時間已經(jīng)過了十二點,于是重新站了起來,準備放鞭炮,開門,迎接春節(jié),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
感謝書友:SZ心路、待機時間的、書友20190709210225129、小妖蟲xj、書友20190725093041685、郎一一一、憐名、蘇蘇眉、行道樹上的票票,感謝感謝!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writer/p1/contentv2/photo_default.png)
長篇累讀
作者君知道,這一章偏平淡了,但為什么要這么寫呢?當然是……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