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之前沒有動他們,是因為她不想打草驚蛇,如今來這里的兩年,她已經在這里站穩了腳跟,該查的人,該布置的網,也已經布置好了。如今即使宋澤業不來,她也會想辦法讓他們來。
“凡是沾染了我的血的人,一個都不會有好下場!”包括她!
這一場病,倒是讓她修養了些時候,李松松也跑了過來看了她兩次,還一直自責自己那日沒有去,不然還可以照顧照顧她。
榮安安慰了她幾句,只說自己那日有些事,病的無甚大礙,讓她回學堂好好等她,她過幾日就能回去。李松松這才好過了一點。
她修養了幾日,等天氣好了一些,便去了學堂。李松松見到她,卻反常的沒有開心的打招呼,而是蔫蔫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榮安走進去,發現她們中間多了一張桌子,鄭九鶴正坐在上面,手里拿著課本翻閱。
見到榮安,鄭九鶴揚起笑臉,“榮安,以后我就與你們是同窗。”
榮安傻乎乎的笑了笑,“哦哦哦,好呀!”
李松松在后面翻了個白眼,她可一點都不希望與她同窗,還插在她和榮安的中間。
以前這里不見的多和諧,這些貴女出了許珺琸喜歡出頭,其他都還算不大愿意挑事的,最多說兩句閑話,可是鄭九鶴和陳家以及王家這三個姑娘,那就是巴不得每日都有事出的人,這以后還有的安靜日子過嗎?光是想一想,她就覺得未來的日子很灰暗。
榮安對她們來不來一點都沒有放在心上,只是今日的課業卻意外的沒有打盹,整個人都是呆呆的,手上握著毛筆在自己的書本上畫烏龜。李松松上課發現她沒睡,一直探頭探腦的看在做什么,發現她一直在用心畫烏龜,便知道她有了心事。李松松在她旁邊坐了許久,自然是了解的,現在連帶著白貞豐都知道了。
如今,她的書上筆錄沒多少,烏龜倒是有很多。
下課后,李松松過來問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榮安只說這兩日哥哥有些忙,然后如往常一樣回家了。
直到幾天后,白貞豐講起了范滂母子的事,榮安破天荒的聽得特別認真,一堂課都盯著白貞豐。下課后,還把她布置的課業給交了上去。
她寫的字白貞豐調教了這么多次還是沒能改正一點,她早就絕望了,加上她對她的要求極低,見到她交作業,已經是十分的高興了。先不管她寫了什么,直接給了甲等。然后才開始看上面的內容,看到最后,她才發現這個小丫頭這兩日一直都是有心事的。
她此時面色因為前段時間的病已經蒼白了許多,如今更加難看了,她看著實在是心疼,不由的嘆了一口氣。
“這幾日天氣是有些涼了,不如你在家好好休養,過些日子再來。”白貞豐以前就對她極為心疼,后來李松松榮安交好,李松松常在她面前提起她,她就更新疼她了。
榮安一聽,眼眶突然紅了,她低下頭,支支吾吾好一會,才說想今日也過來想告假,去龍興寺小住些時候。
白貞豐見她難過成這樣,將拉著她坐在邊上,拍著她的肩膀安撫她。李松松也是第一次見到榮安這樣不對勁,手里的書本一丟,也跟著竄了上去,在她邊上問她怎么了。
榮安不知怎么的,就抱著白貞豐嗚嗚的哭起來,她抽噎了好一會,才詞不達意的嘟囔了起來,說是想念父親母親,又說不想跟哥哥分開,還說如果父親來京上就好了。
白貞豐一聽,便知道她是想念家里人了。京中的人知道她父母都在故里為官,之所以跟著兄長,是因為身體不好家人讓她跟著兄長上京來看病的。如今她身體大好,自然是想回去與父母團聚了。可是宋榮真素日疼她,她又不想跟他分開。她去寺廟里小住,大概也就是想求個兩全。
可這些事情,那里是你想求就能求的,但這個小丫頭平日里無欲無求的樣子一下子變得這個渴求,白貞豐本又是信佛之人,便也應下了。
李松松舉起自己的小爪子,自告奮勇,道,“唉,母親母親,不如我也去吧!”
這幾日鄭九鶴來了,學堂里就成了她的天下,事事出挑,與許筠琸兩人斗得死去活來。還坐在她的旁邊,她是在受不了。如今去學堂又可以和榮安在一塊,又能暫時放下學業,還能擺脫鄭九鶴,簡直一舉三得啊!
白貞豐聞言一笑,“你不是平日對討厭我給你講佛經嗎?”
李松松一聽,趕緊端端正正的坐在椅子上,將自己的手規規矩矩的放在自己的大腿上,擺出一副溫柔端莊的模樣來。
“佛法無邊,又能渡人,又能靜心,我怎么可能討厭啊!”
白貞豐無言一笑,“那好吧,你且與榮安去吧!”
李松松去了也好,她年紀漸長,到了許人家的時候了,可是性子一直怪里怪氣的,不愛與旁人打交道,唯獨喜歡粘著榮安。榮安的性子白貞豐也喜歡,兩人去佛堂圣地待著,說不定能懂事一些。
李松松呵呵一笑,然后兩母女又拉著榮安的手又安慰了好一會。等到榮安好些了回了自己的府上,她也樂呵呵的讓自己的女婢給她收拾東西去了。
榮安回到府上,然后一直在大廳里等宋榮真回來,午飯也沒有吃,任憑婢女怎么勸她就是端坐在凳子上等著他回來。
榮真今日有些忙,回來的晚,他一回來聽說榮安在等他,趕緊跑去了大廳。
“小五,怎么啦?”
榮安抬起頭,還有微紅眼睛又紅了一圈,小聲道,“我想去龍興寺清休一段時間!”
宋榮真一聽,本來就對老太太就置了氣,現在就更是有了怨言。他應了一聲好,然后讓人趕緊送她回房里用飯。自己則是趕緊去了書房修了一封書信回去,信中大概說榮安近些日子身體不大好,還不能啟程,讓老太太在家安心等著讓伯父進京的公文。若是公文一到,便送榮安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