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番外】如戲人生是我沉淪(精神世界構建)
本來想昨天一起寫但是并不想那么累,寫這個原動力還是為了紀念。
現在的物質生活真的很豐富,這要感謝工業發展,科技的進步,與此同時,科技的發展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物質太容易獲取,人民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雖然還有一些人依然在生死線中掙扎。但是生死線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社會現象,不論社會體制怎么進步,只要這個社會由人主導,那么資源分配不均是必然的事實。金字塔形狀的社會結構或者棱錐結構是社會的常態結構,我大膽預測在將來,社會將會出現兩種形式,第一種由人主導,那么將變成一人超級富有,占據社會百分之九十九乃至以上,剩余全是窮人,因為科技足夠發達,其他所有人難以推翻。或者出現由計算機主導或其他存在客觀主導都社會,那么會實現共產,人與人沒有差距,人們可以憑借喜好做事。
但是我要說的是,不論物質怎么豐富或者匱乏,人最重要的是對精神世界的構建。這才是我們作為高級靈長類動物高級的地方。我們需要去豐富精神生活,加強自身靈魂修養。原因很簡單,這是我們生存的關鍵,自私點說這是我們個人活的開心,活得爽的原因之一。
就個人而言,我非常感謝彼得帕克的《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它告訴我了很多道理。有興趣可以看看。
學習的重要性,不是為了物質,而是為了拓寬精神世界,當我們的認知范圍足夠大了,方知世界之廣袤,人類之渺小,而一些生活上,工作上的挫折我們就能及時作出改變,適應它們。
年少天真,總想改變世界,回頭發現改變自己才是最難的。為什么說改變自己比改變世界難?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現在是一個有口吃的人,有一個很好的女孩,你喜歡上了她,但是因為口吃你不敢表白,所以你沒有去表白。你認為這是因為口吃的原因,那我們現在想想,真的是因為口吃嗎?其實并不是,而是我們猜想到了結果,并且覺得是因為口吃才有這個結果的。所以我們并不想表白,那么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我們選擇了自己覺得舒適的方式,去做舒適的選擇。其實你沒嘗試,不能得出真實結論。而你選擇不表白,不是因為了口吃,而是自己不想去承擔后果,讓自己難受,為了自己舒適而做出的決定。
那么改變自己有多難?從小別人說你笨,你就不學習,因為你笨就學不好?其實并不是,一切只是因為了不想學習,為什么?因為學習很累,努力學習不一定能學好。別人說自己笨,只是你精神上的借口,如果你能多思考一個結局那可能生活會多出色彩!
為什么我們不可能因為笨,而發奮圖強,努力學習,結果學的比有天賦的人還要好?
為什么我們不能因為口吃,而更加親切對待女孩,坦誠真實,感動了女孩而表白成功呢?
所以,其實世界就是你所想的那樣,就是你所認為的,那樣!
改變了自己就是改變了世界,這個世界不是客觀的世界,而是你的世界。
其實我們不需要成功,我們不需要認同,我們不需要權利,我們不需要一切,只是你的認知賦予了你世界!這不是精神勝利法,這不是阿q精神,我們要的是直面困難,想出多種可能,選擇最積極的結果,并加以努力。
現在很多人都以結果論英雄,這是那些人的悲哀,活的太累,包袱太重,可能性太多了,萬一明天就是世界末日呢?為什么不積極的做好今天的事情呢?我們努力了,結果只是過程附加的贈品而已。
我們要努力擴展自己的視野,視野狹隘的人,又有一種代名詞,傲慢和偏見。正如當下的很多美國人和中國人,其實我們都帶有民族色彩的去看待問題,其實事物無絕對,沒有最壞的美國,也沒有最好的中國,我們作為中國人只有辯證的去看待,才能讓自己強大。這樣的人多了,中國才能實現復興。我們才能活得更舒服。
現在的人節奏太快,太急躁,為什么,因為生活節奏快,為什么生活節奏快?因為大家都節奏快,急躁。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我們不妨冷靜下來,仔細思考,正確調整自己的節奏,只有這樣的人多起來,生活才能放慢節奏,所以說改變自己是很難的,注意,我說的放慢節奏不是讓你偷懶摸魚,而是在做事的時候注入自己的思維,而不是機械的重復的去做事,這才是人和機械的區別!也是我們不會被機器淘汰的核心。
其實精神構建是一輩子的事情,人活著需要欲望,不論佛教還是道家,都是保有欲望的,消除欲望是大家錯誤的想法,我們要的是主宰一切,控制自己的欲望,這才是人生的最大意義。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我也在構建自己的精神世界,去改變自己,提升自己。希望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能和我共勉,一道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