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淵從容的越過周瑜,從地上撿起來周瑜的劍鞘,指著墻上的地圖,慢慢的在赤壁周圍畫了一個圈,說道:
“赤壁此地,一邊靠江,一遍靠山,難有其他路,若是正面猛攻,以江東之力不足以擊潰曹賊之軍隊。”
周瑜點點頭,這些都是明面上的消息,這個小卒子知道不奇怪。只聽周文淵繼續說道:
“都督請看,這赤壁四周全部都是懸崖峭壁,我江東水軍根本無法登陸,也正是因此,想必大都督必然不會采取陸軍偷襲的方法。那么,這樣一想,答案便呼之欲出了。”
周文淵走上前去,指了指曹軍營寨的位置,露出了一抹微笑,道:
“大都督若要主動進攻,那便只能從水上,而從昨夜起,冬日的北風卻短暫的變成了東風,剛好吹響曹軍的方向,這一切,都指向了一種特殊的戰法,也就是火攻。”
周瑜陡然一驚,心里不停地計算著。
眼前之人僅為一尋常小卒,甚至他連曹操將船用鐵鎖相連都不知道,卻都能想到這一點,那曹軍會有所反應嗎?自己的動作是不是還是太慢了些?是不是太小看曹軍的謀士了?
一念至此,周瑜瞬間有些慌了,而這份慌亂表現在外,表現為了他那暴怒的性格。
“小小軍卒,安能妄想戰爭大事,給我拖出去斬了!”
外面的守衛應聲而入,跪地答了聲“諾”,便要上前拖拽周文淵出去。
周文淵感受著兩旁的拉扯,他之前雖然有所預料,但是沒想到周瑜的性子如此之烈。
現在,想要不死,只能兵行險招了。
根據野史和演義的記載,周瑜此人由于自身能力出眾,極其重視自己的名聲,所以朝令夕改的事情基本不會發生在他的身上,周文淵唯一的機會,就是給他一個完美的不殺之由。
周文淵腦子飛速旋轉,突然發力甩掉了兩旁軍士的拖拽,直視著周瑜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說道:
“大都督,且聽我一言,再斬我也不遲。”
周瑜看他淡定自若,再加上自己已經有些后悔了,便揮退了兩個守衛,故意轉過身去,留給他一個背影,掩蓋住了面部表情,問道:
“汝還有何話講?”
周文淵心里也是直打鼓,但是臉上去故作淡定,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周瑜產生一種自己能夠給他更多消息的疑惑感。
他正了正嗓音,然后抱拳向前一拱,嘴角掛著一絲莫名的微笑,向周瑜問道:
“大都督有信心大破曹賊,那自當如此。然若勝之,大都督可曾想過曹賊會逃呢?”
周瑜聽此,不禁哈哈大笑起來,他迅速轉過來,看著站的筆直的周文淵,說道:
“哈哈哈!好一個伶牙俐齒的小卒!吾統帥三軍,怎會不考慮這后續之事?汝若是說些其他,可能還饒你一命,這等水到渠成之為,無可談也!”
他一甩袖子,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身體轉向了后面的地圖,說道:
“既然如此,令汝死個明白!”
說著,他拔起劍,指向了赤壁一代,回頭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周文淵,然后說道:
“看此地,你說吾不可以陸行軍奇襲曹賊營地,是由于此地之地形無法支持我江東子弟著陸,是也不是?”
周文淵依然保持著那種姿勢,直視著轉過頭來的周瑜,回答道:
“然。”
周瑜再次指向這些山巒,然后用劍在東西南三個方向分別一指,說道:
“此三方均為臨江之地,吾不可襲,而曹賊亦不可逃,是也不是?”
周文淵再次答道:
“是!”
周瑜點點頭,然后拔劍放在北部,重重地指了一下那一大片山脈,然后轉過頭來,把劍尖抵在周文淵的喉嚨處,厲聲質問道:
“此地多雨,道路泥濘不可行軍,曹軍多馬匹,更無法通過,他無路可逃!你還有何話講!”
周文淵聽到這里,終于解脫一般地笑了。
他用兩根指頭撥開了自己脖頸前面的長劍,笑瞇瞇地看著周瑜那摸不著頭腦的眼神,然后走進來到周瑜身旁,臉色平淡的就好像只是在講故事,道:
“大都督似乎忘了一件事”
“哦?那吾可要聽聽了。”
周文淵故意賣了個關子,輕輕地點了點北邊山脈的位置,帶著一絲調侃的語氣,繼續說道:
“大都督忘了,這北邊,并非全是山地沼澤啊。你說是也不是?”
周瑜其實已經動搖了,他雖然沒有司馬懿那樣多疑,但是在諸葛亮手里吃過一次虧的他深深地明白一個人不懼死亡時必定有所依仗的道理。
他瞇了瞇眼睛,深吸一口氣,壓住了心底被冒犯的怒氣,將長劍歸鞘,帶著些好奇地走到地圖前,仔細地再次審視著地圖。
不多時,他的臉色由剛才的將信將疑,變得異常凝重。他深深地看了一眼下面好整似暇的周文淵,聲音低沉,嗓子似乎一下子就沙啞起來,嘴里一個字一個字的蹦出來一個耳熟能詳的地名:
“華容道……”
沒錯,赤壁北方確實大多都是山脈不假,但是其間有一條山谷可以直通華容縣,到了華容縣,再往被就是一片平原了。
這里雖然一樣道路泥濘,但是長度實在是少了很多,這條道路也因作為“通往華容之道”而被命名為華容道。
眼見周瑜已經開始思考這件事了,周文淵決定加一把火,反正情況不能再糟了。
他走到周瑜跟前,緩緩說道:
“華容道多泥濘,戰馬不能行,曹賊定會以糧草鋪路,以求迅速通過。大都督可要想好啊!”
周瑜沒有計較他的無禮,顯然,他也想到了這一點。看著眼前的地圖,他不由自主地像往常一樣自言自語著:
“派人燒了他的糧草……不可……時辰不足了”
“劉備那廝定不可能去前方相劫,而我手中亦無可用之兵,再者也不可于此擊殺曹賊……”
孫劉兩家本就是聯合起來想要據曹操與長江天塹,但是其實誰都不希望殺掉曹操,因為一旦曹操死亡,那么局勢就會想不可控的方向發展,這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
在原來的歷史中,大概也就是這個原因,在曹操出華容之后,兩家都沒有派出兵力去前方設伏,而是僅僅跟在曹操的后面,看著他兵敗逃回許昌。
周瑜此時陷入了糾結,他在思考著,這一戰到底要不要繼續這樣打下去……
亦或者……
在華容道再次削弱曹操的軍隊。

水韻芳華
這章寫的賊費時間,不知各位看官覺得如何?有那味兒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