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魁并不是依照游女的等級一步步往上爬,而是從被賣到游廓中的沒落貴族的女兒或是民間的女孩中挑選具有資質、極端美麗的,從小加以精英訓練,包括:文學、書道、茶道、棋藝、三味線等等訓練。成長過程中也極端地限制飲食種種,確保能長成一流的美女,當然還有其他種種訓練。
所以,養成一位花魁要花上極高的成本,也因為如此,花魁與其他等級的游女不同,不會在格子之后等待客人。如果想接近花魁,則必須到稱為“揚屋”的茶店中尋找機會??腿说搅藫P屋以后,得先灑下重金飲食、招喚藝者來顯示自己的財力。這時老板娘會探探客人的底細,看看適合哪一個等級的花魁,再寫一張“揚屋差紙”,請指名的花魁前來,這時重頭戲才開始。
花魁往揚屋的路程稱為“花魁道中”,在隊伍最前方的是拿著印有專屬于該位花魁定紋(類似家紋)燈籠的男人,接著是兩位“禿”(指游廓中10歲前后幫花魁打雜的小女孩),手上拿著花魁的用品。再來才是穿著厚重,腳踏高五到六寸木屐的花魁,其后還跟著數位“新造”(年紀較“禿”為長,但還未能接客的女孩),以及保鏢等人。
由于花魁身穿約20公斤的衣裳,腳踏奇高且重的木屐,所以有“花魁走路比牛車慢”的諺語。走路的方法又分為“內八文字”與“外八文字”,吉原的花魁主要以外八文字為主,不過不管那一種傳說都要花上兩三年的時間練習。永井荷風的俳句這么比喻:
八文字(はちもんじ)
踏むや金魚の
およぎぶり
到了揚屋以后,要是花魁看客人不順眼,大可掉頭就走。如果看對眼了,這也只是“初會”而已。客人得用盡方法顯示財力及魅力贏得花魁的好感,當客人為求這一面,也許已經灑下了幾十萬至百萬,卻仍得屈居下位,離花魁所坐上位遠遠的。第二回見面的“里”也是如此這般,如果兩情相悅,第三回見面,如果花魁準備了寫著客人名字的筷子,這時才代表兩情相悅,該晚才能一親芳澤。這三次的見面就如同相親、下聘、結婚,不過關系卻相當的不對等,如果客人在這之后找了吉原內其他的游女,輕則花錢消災,重則受到游女屋的保鏢一陣毒打;但花魁則可以有許多熟客,如果花魁沒空接見,則有稱為“名代”的新造接待,不陪睡之外,客人還是得乖乖的掏出錢來。
如果游女能有錢贖身,就可以離開吉原。但是就算是令人一擲千金的花魁,由于在各式教育上的投資也相當可觀,所以如同多數的游女一般一生出不了吉原,游女年華老去以后,通常再以打雜、煮飯的下女身份雇用。感情上游女能有稱為“間夫”的小白臉,不過這是暗默的了解,不能公開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吉原并不是一般概念中的花街柳巷,而是江戶最大的社交場所,幾乎相當于今天的文化藝術中心。這里有優美的工藝美術品和名花名曲可供鑒賞,游客還可以參加俳諧與茶道的聚會,許多著名的文人學者和浮世繪畫師也是吉原的???。除了從事色情業的游女之外,在吉原活動的還有許多職業藝人,以及大量從事服務行業的職員。吉原有著自己的年間節慶,被稱為“仲之町”的中央櫻花大道是吉原文化的中心地區。許多源自吉原的樂曲成為江戶坊間的流行曲,許多歌舞伎劇目都以吉原故事為題材,浮世繪等繪畫形式也以吉原為奢華的舞臺。
浮世繪美人畫大師喜多川歌磨的作品《吉原之花》,表現的就是吉原茶屋周圍在櫻花盛開的3月的賞花情景。左下方的街面上三位“花魁”正在侍女們的簇擁下款款而行;二層正在舉行歌舞表演,鼓樂齊鳴,婀娜多姿。全畫共出現約五十位人物,光彩照人的服飾與櫻花競相媲美,極盡奢華。這是當年吉原的真實寫照,也是浮世繪畫史上唯一一幅全景式表現吉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