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后,金銘去辦公室找李鄉長。李胖子對金銘沒有在會上伙同其他人一起向他發難深為感激,他表揚地說:“來,小金,快坐,小伙子不錯,懂得大局。”
金銘看著他那張胖面,真想揍他一拳,心里罵道:“死胖子,真不是東西,專做不是人干的事。”但他忍住了,打著啊哈說:“服從大局嘛,這個意識必須的。”
“說得不錯,等會兒與我一起在食堂吃過中飯后再回去。”李鄉長熱情地說。
“謝謝您,我馬上就要回村,我是來問您,郭書記什么時候回來?”金銘問。
“你找他有事?”李鄉長有點不高興地問,有什么事非要找郭書記,難道他這個鄉長作不了主?
“上次提起的徐大洋一家騙低保之事,不是說要等郭書記回來決定嗎?我等不及了,村里出事啦。”金銘說。
“出了什么事?”李鄉長詫異地問。
金銘把徐光榮自殺的事說了一遍,他接著說:“象徐光榮這種情況的不能享受低保,而徐大洋一家七個人同時享受低保,這實在不公平了,村民反響很大。”
聽金銘這么一說,李鄉長知道自己誤會了他,他一臉正氣地說:“有這等事發生,你做得對,要不是你提醒我差點忘了有這回事,行,聽說他這個星期就能回來,他一回到鄉里,我就通知你過來,這件事必須嚴肅處理。”
“謝謝鄉長。”
“小金,你明白會上我的提醒嗎?”李鄉長突然問。
“就是開墾新農田的事?”金銘說。
“對,這朱主任欺你不清楚村里的事,差點算計你,你要是順著他的思路報上十八畝,你就落套啦。”
“這里面有文章?”金銘不解地問。
“你村的情況我還是知道一些的,能開墾的土地早已用得差不多了,雖然國土部門上門驗收只是做做樣子,但是這個樣子還是要有的,如果你主動報上十八畝,到時完成不了任務,你就有騙取財政補貼之嫌,并且年底績效考核要扣分的,所以不能光想著錢而不顧實際條件。”
“原來是這么回事呀。”金銘明白過來,他說:“謝謝鄉長提醒。”
“不用客氣,作為領導,我有責任保護年輕同志,這個朱主任嘛,你今后防著他點。”
“我知道,李鄉長,我回啦。”
“不吃中飯啦?”李鄉長客氣地問。
“不啦,我回村里吃。”
“好,那你慢走,養殖生豬的事你上點心。”李鄉長吩咐他。
“我知道,保證完成任務。”
李鄉長滿意地點頭,這小伙子,真不錯,能干事。
回到村里已經晌午了,金銘直接將車子停在王曉燕店門口,沖著王曉燕喊道:“嫂子,來一份妙年糕。”
“你干嗎來呢?都錯過中飯啦。”王曉燕問金銘。
“鄉里開會哪。”金銘進門說。
“怎么?開會不管飯。”王曉燕邊忙邊問。
“現在開會不能管飯的,說實話,鄉食堂的飯菜還不如嫂子燒的好吃。”
“是嗎?不會騙嫂子吧。”
“嫂子,你要不相信,下次我帶你去鄉食堂吃吃你就知道嘍。”
“我哪有機會呀?”王曉燕笑著說。
“哎,嫂子,我問你個問題。”
“什么問題?你問吧。”
“如果讓你養豬,你會養嗎?”金銘問她。
“不是說保護飲用水源不讓養嗎?”
“現在允許養了,你會養嗎?”
“這?豬圈什么的都拆除了,拿什么養呢?”王曉燕說。
“重新蓋呀,政府有優惠政策,養三頭以上的,每頭可補貼一千元。”
王曉燕干活利落,轉眼間一大盆炒年糕端上桌子,她對金銘說:“好呀,豬肉這么貴,養頭豬自己吃可以的呀,但養三頭以上是不現實的。你不知道,養頭豬是不容易的,買一頭豬崽需要二千多元,現在很少人種地了,哪有飼料啊?”
“從市場上買唄?”
王曉燕笑著說:“你真是城里來的少爺,不知民間疾苦,如果全部買飼料來養不劃算,你知道飼料多貴呀,四五元一斤,一天需要上百元,養上一年半載的,你算算需要多少錢哪?加上人工、殺豬工等各種費用,還不如買點來劃算。”
“原來這樣啊。”
“你這樣干吃,需要來一碗紫菜湯嗎?”王曉燕看著他問。
“行,真有點口渴,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