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寒窗苦讀的學生來說,想要徹底的改變自己命運,沒有別的想法,只有真真正正的參加一次高考,通過這個相對還算公平的“游戲規則”,進而贏得改變自己的命運機會和可能。
許清優自上學以來,就被她的爸爸教育說是,不希望她將來有多大的成就,但是至少自己不后悔。
自古至今的名家訓言就告訴我們,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對于家庭經濟狀況處在小康水平中下游的社會階層來說,幾乎所有的家庭父母都想要讓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通過這條路的短暫成功,能夠讓自己不再被別人瞧不起。
這是一種來自心理的比較,也是一種表面上說服和治愈自己的暗示的小方法,但是有多少人毀在了這種所謂的“驕傲和自豪”,這其實是一種病,是一種精神上的不干凈。
就像是在自己小的時候,和別人比較父母、比家境、比出身、比一切外在的東西,甚至于和一些經常被別人提到的但是不傷及自身的、沒有什么實際意義的東西。在逐漸長大了之后,在自己身上沒有得到價值體現的東西,就會自然而然的落到自己的下一代身上。
進入高三,已經有很多人開始想方設法為自己的燦爛明天找尋出路了。別的地區許清優沒有特別注意,重要的是繁重的學習壓力和生活安排,已經不能夠允許作為一名高三學生,也是一名“準大學生”(如果想要依靠繼續上學來為自己某一個相對光明的前途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