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古代言情

奇異人生之快穿之旅

十七、狄公

奇異人生之快穿之旅 2019無解 2029 2020-06-06 18:20:11

  羅連城在家中將養了兩個月仍不能下床,并且喉嚨受到損傷,太醫說,今后說話都是啞嗓子了。棲霞也一改從前的清冷性子,三不五時就來公主府串門,有時還帶著孩子。

  沈夢昔覺得某種程度上,棲霞和自己很像,不逼到份兒上,是不肯做這樣屈就的事情的。就好像她這次刻意說些武帝愛聽的話,假裝親密,因為她怕了,三個月前,她的親侄子,武帝的嫡長孫因謀逆罪被斬首。

  都說父愛是有條件的,誰符合他的利益,他就喜歡誰,而母親是無條件的、無私的,經歷了懷胎十月和一朝分娩,母親無時不刻不愛著那個從她身體分離出去的一部分。

  但沈夢昔不信,因為皇家無親情。

  但人總是要學著識時務的,安寧已被王家送到城外莊子上養病,還有更多的李氏女都死掉了,或者自盡,或者病死,李氏女只太平還好生生的,且能去監獄撈人。

  相比來說,棲霞也是幸運的,她的確不應抱怨。

  ******

  武帝信奉道教,信奉擷陽補陰之道。也許這就是她健康活到八十幾歲的原因吧。后宮的面首越來越多,宮中為此還專門成立了控鶴監管理后宮面首。

  世族門閥以此為恥辱,但并無人敢出聲反對。自己一時激憤罵就罵了,死就死了,后面跟著的幾百口家人都跟著斬首流放,就得好生考慮一番了。

  這些面首們個個年輕英俊,有的會彈琴,有的會吟唱,有的扇舞,有的善弈,有的是別人送給武帝的,有的是自薦的,甚至,有一個是親生父親送上門的。

  這天,沈夢昔去宮中請安,見到一個儒雅的男子坐在武帝身后,見她進來,起身行禮。那男子四十歲左右的年紀,面容清瞿,蓄著胡須,一身白袍甚是飄逸,想必這就是最近武帝的新寵了。

  果然,武帝笑著說他叫沈南璆(qiu二聲),是太醫署的太醫。沈南璆并不抬頭,規規矩矩地對著沈夢昔又行一禮,口稱殿下。

  這一款與懷義和尚截然不同,懷義和尚粗獷市井,帶著野性不羈,帶著陽剛朝氣,而這個太醫,溫文儒雅,成熟穩重,大概是皇權穩定后的武帝的心境寫照吧。

  后宮三千佳麗和三千面首的差別是什么,細說沒有什么差別,那個最高的位子,無論是誰坐上去,都會迷失。大概是出于動物本能吧,登上高位的第一反應就是,占有更多的異性。

  女人一旦到達可以為所欲為的地步,就會更狠絕一些,于國于民于她自己,都是災難。

  坊間傳聞,武帝的面首還包括一干臣子,這一點,沈夢昔不能確定,她認為以武帝重視朝政的程度看,還不至于對朝臣下手。

  大臣中不乏睿智出色的人才,若說武帝欣賞心悅倒是可能的。比如狄仁杰。

  一個月前,武承嗣與狄仁杰因朝政發生爭議,一個是武帝親侄,一個是當朝宰相,兩人在朝堂對峙,互不相讓。事后武承嗣懷恨在心,使人暗地舉報狄仁杰等六位大臣謀反,其中狄仁杰、李有道、袁志宏等人都是新上任的宰相和重臣。

  武帝素來欣賞狄仁杰,接到舉報并不相信,但按律,有人揭發檢舉,就得進行調查審查,即便被揭發對象是當朝宰相。于是,武帝明令來俊臣查明真相,不許動刑。

  來俊臣與武承嗣早已勾結聯合,來俊臣一見狄仁杰成為階下囚,心情大悅,并不審問,而是命人直接用刑,已經六十多歲的狄仁杰哪里熬得住,兩個回合下來就昏死過去。

  救醒后,來俊臣誘供狄仁杰,說初審認罪則可免于死刑,并可不牽連家人。自知不能善了的狄仁杰當即認罪,來俊臣以為得計,將狄仁杰送回大牢。

  隨后判官王德山又來到大獄,企圖誘騙狄仁杰牽連陷害崔瑾,崔瑾就是崔祭酒的兒子崔九,曾在豫州任職,是狄仁杰的下屬,與王德山有過齟齬。狄仁杰聽后大怒,他為了家人可以自己認罪,但讓他誣陷他人,就超越底線了。干脆地一頭撞向牢獄墻壁,頭破血流,寧死不從。

  這一切,武帝還絲毫不知,沈夢昔聽聞來俊臣審查狄仁杰,就知道狄仁杰要倒大霉了。今日入宮請安,就是為了搭救狄仁杰。

  她不出手,狄仁杰應該也會解困,不過是多受一些苦罷了。但是機會擺在面前,既可結交狄公,又可打擊來俊臣,何樂不為?元芳你怎么看?

  沈夢昔咳了一聲,又看看沈南璆,武帝會意,讓沈南璆出去了。

  “阿娘,月兒聽說連狄仁杰都進推事院了,狄公六十歲了,又無美貌妻妾,來俊臣抓他為何啊?”

  “休得胡言,是有人舉報謀反,來俊臣才奉命審查的。”

  “那狄公會不會被打死啊?”

  “我已命令來俊臣不得施刑。”

  “真的嗎?我不信!不如月兒和阿娘打個賭吧,我賭來俊臣肯定用刑了,賭四百兩黃金!”

  武帝哭笑不得,“這是朝中大事,不可兒戲!”

  沈夢昔哼了一聲,“我就看不得那無賴得意,仗著阿娘看重,連我這個公主都不放在眼里,現在想起他那眼神,還覺得臉上爬過了蟲子一樣惡心!”

  武帝聽了不禁又看了沈夢昔一眼,“不要開口閉口無賴!”

  “阿娘,月兒只是為狄公擔心,國之重臣,若是毀于無賴...毀于那賤奴之手,是大周的損失,是阿娘的損失啊!”沈夢昔說完看看武帝臉色緩和,“阿娘,不如再派都察院去推事院共同審案。”

  一席話,說得武帝也有些擔心了,“明日再說。”沈夢昔退下,武帝陷入沉思。

  沈夢昔回到公主府,在府門前剛下馬車,就見一個男子撲到車前跪下,護衛迅速擋住沈夢昔,還有兩人上前制住那男子。男子四十歲左右,中等身材,面貌端正,下巴蓄著胡須,高聲喊著:“公主救命!我乃狄仁杰之子狄光遠,家父遭遇奇冤,屈打成招,求公主救命,將家父冤情上達天聽啊!”

  敢情撈了一回羅連城,就被人視為救命菩薩了。

  有鄰居家的仆婢好奇遠遠地觀望著,沈夢昔頭戴帷帽,站在狄光遠身前,朗聲說:“狄公一向勤謹忠君,光明磊落,本宮深信狄公是無辜的,陛下英明,定會還狄公一個公道!”

  狄光遠聽了這一套說辭,眼含絕望,仰頭看著沈夢昔,無奈隔著帷帽,什么都看不到。忽聽公主低聲說:“明日都察院介入。狄公性命無憂。再無進展,就找人面圣當面舉報來俊臣。”

  沈夢昔施施然進了公主府,只留狄光遠呆呆地跪在門口。

  第二日,武帝突然駕臨推事院,措手不及的來俊臣來不及遮掩,讓武帝見到了一身傷痕、額頭血痂的狄仁杰。

  武帝勃然大怒,直接將來俊臣貶為刑部郎中。案件也推倒重審,半月后,六名官員謀反罪均名不成立,全部釋放,但仍未能官復原職,而是貶到各地任地方官。

  不知覺中,洛陽的秋天到來了,黃葉無風自落。

  洛陽城南外十里長亭,胡須花白的狄仁杰,額頭還有明顯傷痕,他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勸著崔瑾:“懷瑜,送行千里,終須一別,就到這里吧。”

  崔瑾側身也將酒干杯,“狄公高義,崔九此生不忘!此去路遙,不知何年再見,狄公珍重!崔九本當親自護送,奈何公務緊要,不得脫身,這里有四名護衛,交由狄公差遣。”說完指了指路邊四騎人馬,那四人立刻翻身下馬,過來與狄仁杰見禮。

  狄仁杰真是輕車簡從,兩千里路程,只帶一輛馬車,兩三個仆從,這一路除了在城門有兩人相送,也就是如今在狄仁杰身邊不停拭淚的狄家子孫了。

  “懷瑜今后要小心那王德山之流,他們定不會善罷甘休的。”狄仁杰想說的是,來俊臣早晚還會被武帝啟用。

  “狄公放心,那幾頭賊獠均被陛下貶職,已再無能力翻身!”

  狄仁杰嘆氣一聲,不待說話,洛陽方向過來一隊人馬,動靜甚大。華麗麗十輛馬車,雄赳赳兩百護衛,車馬踏踏,浩浩蕩蕩,揚起官道上滾滾塵土。

  狄光遠忙命車夫將馬車趕到長亭邊讓路。

  那大隊人馬,行至長亭,卻停駐不前。

  一個將官下馬進入長亭,對著狄仁杰拱手施禮,“原來是狄公遠行!”又與崔瑾互相見禮。狄光遠認出盧統領,啊的一聲,疾步走向最前頭的馬車,隔著車簾行禮致謝。

  “盧統領,這是......”崔瑾疑惑地看著路邊的大隊人馬,也驚異于狄光遠的舉動。

  “公主殿下說,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適逢秋高氣爽,就帶著家中阿郎和娘子遠游,漲漲見識。不想,在這里竟遇到狄公!”說完又朝狄仁杰拱手致敬。

  “哦?不知公主去往何處?”崔瑾聽了連忙問。

  “適才公主說,打算去往廬州,或再去杭州、福州一帶,回程路線還未確定。”走回來的狄光遠興奮地說。

  崔瑾眼睛一亮,看看狄仁杰,又看看路邊的馬車,低聲說:“盧統領,狄公此行彭澤,一去兩千里,路途艱辛,不知能否容許狄公馬車跟在車駕后面,也免去遭遇草寇襲擊。”草寇打劫是難免的,但只要不落單,與人結伴搭伙而行,安全還算有保障,崔瑾是怕是有奸人報復。

  盧統領聽了,連忙去公主馬車前詢問,稍頃回來說:“公主敬佩狄公已久,此行可以同路,實乃幸事。狄公行路閑暇,若能指教一下我家大郎一二,就更感激不盡了。”

  “狄某才薄智淺,蒙公主殿下和大郎不棄,不嫌狄某誤人子弟,狄某定竭盡所知,不負公主。”狄仁杰對著官道上的馬車一禮。轉身就與崔瑾告辭,又對著哭泣不止的兒孫揮揮手,上了馬車,跟在大隊人馬后面,朝著東南而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