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長樂給徐教授他們去了電話后,就把孟平等技術骨干召集到了會議室。
“董監高的人選,就這么決定吧?!蹦唛L樂端起大瓷缸喝了一口紅茶,“最重要的,還是股份。財務總監還沒到位,咱們先把方向理一理。”
剛才,他已經把股份稀釋的事簡要說了說。至于分配15%股份給甘亮的事,只是提了一下。
這個會議并不是臨時股東會,相當于股改的吹風討論,所以也沒有把甘亮叫過來。
周朗第一個發言:“既然都股改了,我擁有的20%川騰控制股份就拿掉吧,畢竟是全資子公司,股權關系不能太復雜了?!?p> 倪長樂微微點頭:“公司不能讓你吃虧,具體轉換成多少總公司股份比例,等財務總監到位,資產評估所出具報告后再定?!?p> 這個轉換確實有點復雜。
現在川騰控制的銷售額蒸蒸日上,就快占了總體銷售額的三分之一。PLC、小伺服、注塑機伺服等等還沒有完全發力。
其中最大塊的業務就是注塑機專用伺服系統。
倪長樂預估過,2010年川騰控制的銷售額應該會超過1億元,而總體銷售額會在3億左右。
在這種情況下,周朗的股份轉換就得謹慎些了。
周朗笑了笑:“我可不會吃虧。倒是倪總您的股份這么一稀釋,加上甘亮的才40%,不怕將來有隱患么?”
孟平等人紛紛點頭。
現在倪長樂就相當于公司的精神領袖,他的專業專注和前瞻性、敏銳度是旁人比不了的。
對于未來,誰也不能預知太多。萬一倪長樂失去絕對控制權,公司很有可能在發展方向上出現大問題。
全球正處于和平的大時代,國內經濟的發展速度位于全球之首,行業之外的誘惑實在太多了。就像孟平之前坦言的一樣,如果有風投勸他進入光伏領域,他真的可能就同意了。
倪長樂笑著說:“公司員工大多心眼實在,尤其是在座的各位始終不離不棄,應該一同分享公司快速成長帶來的收益。
我研究過一些穩健的大型公司,規模越大,實控人的股份比例就越低。
越是發展到后面,實控人往往變成多名合伙人,結成一致行動人?!?p> 孟平推了推金邊鏡框,接過話題:“確實如此。咱們的業務領域基本上覆蓋了所有的工業。
要想快速發展,就得抱團。
比如前陣子,我編寫的Z100源碼出現很多BUG,靠我個人沒法解決。但周總來了后,他有更好的算法和經驗,很快就讓Z100大放光芒?,F在咱們在注塑機伺服這一塊,幾乎沒有國內同行能跟得上。
所以我很贊同倪總的說法,不能讓周總吃虧?!?p> 周朗等人聞言,都笑了起來。
倪長樂:“前陣子接觸風投,我就有了這些想法。咱們這是頭一遭股改,干嘛要分利益給風投呢?
我們有穩定的現金流,有豐富的技術沉淀,讓一幫不懂電氣驅動的投資人進來摘桃子,還不如步子穩一些靠自己上市。”
會議室里,都是擁有股份的技術人員,也是公司現在最核心的班子。
倪長樂帶頭稀釋股權,林青松和馬東林等后來加入的研發經理雖然認同,但還是有點擔心自己的股份也要稀釋。
半晌,負責起重技術的胡明寶問:“我們幾個股份要跟著倪總您一起稀釋嗎?”
孟平等人立即齊刷刷把目光投向倪長樂,這個問題,其實大家剛才都憋在心里。
倪長樂:“大家的股份不用稀釋。我稀釋出來的股份,也不是干股,而是要凈資產折價入股。
但是將來的薪酬設計,可能和股份結合得更緊密一些?!?p> 公司現在的薪酬設計還不夠完善,倪長樂打算引入一家顧問公司來合作。否則,單憑楊麗現在這點人手和水平,很難做得完善。
葛進撓撓小平頭,笑著說:“我就說嘛,倪總才不會惦記咱們這點股份呢?!?p> 眾人皆笑。
倪長樂:“雖然這幾年分紅不多,主要利潤都用來發展,但大家可別小看現在的股份。一旦市值過了百億,1%的股份,身價都有1億了?!?p> 百億市值?
所有人的血液都沸騰了起來。
要知道,川騰發展到現在才短短六年多,這要換成其它行業,是很難想象的。
倪長樂跟著說:“這就是先摘行業桃子的好處。按公司現在的發展速度,初始募集資金也不會低。
稀釋出來的35%股份,一部分用在內部各部門,一部分用來吸引技術人才。還有一些構想,我有點不確定,需要咨詢券商的意見才能定奪?!?p> 35%的股份用來內部激勵和吸引人才?
孟平等人心中非常感動。
股份設置對于很多公司來說,是個關鍵的難點。從公司治理上說,這主要取決于創始人的想法。
絕大部分公司創始人是沒有“分享”“共同造富”想法的。
一方面,行業特性決定了像電子電器、飲料等行業,容易分化。一旦曾經共同打拼的伙計有了錢,就容易另立山頭。
這和國人“寧為雞頭不為牛后”的一些傳統狹隘思想有關。
另一方面,有些創始人只是單純地做生意,很少會去思考企業核心競爭力這種戰略層次的事。
比如服裝、化妝品行業,只要有點資金有點想法,就能切入去做。如此,賺錢才是生意的重點,也沒多少創始人會真正去想做百年品牌。
倪長樂的這一決定,就意味著公司的大部分員工都可以買到股份。
至于凈資產如何作價這些細節,已經不太重要。誰都知道,上市后二級市場的股份價格肯定是遠遠高于一級市場的。
周朗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壓根不擔心他會吃虧。
倪長樂看到眾人表情,就知道股份這塊是沒什么太大問題了。接下來,就是要考慮哪些員工才能有資格購買股份。
“其他員工的入股資格,大家都說說自己的意見吧?!蹦唛L樂喝了一口紅茶。
“這事,恐怕要請HR設計一個合理的方案才行?!泵掀秸f:“現在公司只是分了技術、管理、銷售、服務和普通崗位,我認為遠遠不夠細?!?p> 接下來眾人就熱議了一會。
一致的意見就是,入股資格優先傾向于工作年限長、技術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