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絳初來南方,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跟倫敦的混沌霧霾不同,南方的清晨的霧,透著輕薄,就像絲綢一樣,撫在人的身上,就連呼吸,都是清透的,裊裊蹁躚,在太陽還未出來之前籠罩在院子里。
飽飽的睡了一夜,李姝絳精神大好,顯得格外的玉樹臨風的精神;用過了早點,她興致很高的去找李昌茂。南方的早點跟京城也可謂是大不同,豆腐腦兒更清口,順滑,咸口兒的;就連咸菜也是透著些甜兒,爽口;可是出門便碰到了老金。
“老金叔,早安!”
“四少爺,給您請安了,奴才正準備去給您報備,大少爺天不亮就出門了,說是今兒您先自己逛逛,去買些日常用物,怕是奴才準備不周。”
李姝絳知道,大哥怕自己需要一些女孩子要用的東西,不方便;可是他不知道自己其實想做的卻是幫他啊。也罷,自己總要一步一步的走。
“大哥想的周到,我們此次來杭州確實有些著急,行李都沒來及仔細準備;我也該出去采購些特產玩意兒來送我京城的朋友,老金叔,你也不必派人跟著了,我們自己到處走走即可。”
“這……”老金有些為難。
“不用擔心,我們盡早回來。”
“那好吧,大少爺讓我囑咐您,這杭州城里有幾家鋪子是咱們自己的產業,這里有塊腰牌,但凡是掌柜的腰上有此牌著,不管材質,便都是我李家的,您有事盡管吩咐差遣。”
“好,我收下了!”李姝絳接在手里,沉甸甸的,竟是塊上好的羊脂玉,窩在手里似流動起來,可謂上乘。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最富庶熱鬧的便是西湖邊涌金門一帶;商鋪林立,車水馬龍。
小梅跟著李姝絳慢悠悠的逛,碰到各種各樣的新奇玩意兒都要摸一摸看一看,她自小生長在京師,從未離開過,也算是開了眼了。到處都是叫賣茶葉的,都說是明前龍井,誠然,清明節氣之前開采的茶葉,便是明前茶,可稱得上是龍井的又有多少呢?這龍井有獅峰龍井、梅塢龍井,云棲龍井四大產區之別,各有所長,加上各家制茶的手藝又怎么相同。李姝絳一家家的看過去,她雖不如大哥那般專業,也看得出來,這些茶葉大都品級一般。幾家略有些成色的也都是李家的茶葉,價格也貴出許多。還有很多絲綢鋪,糕點鋪,酒樓茶肆,藥莊。竟有許多都是李家的;李姝絳發現這些掌柜的腰上都有一塊銅質的牌子,就連跑堂的伙計都有一塊木質的牌子。李姝絳不得不佩服大哥的經營才能。
“少爺,逛累了,我們先去用些午膳,再接著逛吧!”
“如此甚好!”李姝絳也感覺腹內早就空空,折扇一收,便決定先去大餐一頓。
“奴婢早就打聽好了,要說這杭州第一名店,當屬這西湖之上的樓外樓。不如咱們就去這樓外樓。”
“我倒不這么認為,如此名氣大都噱頭為多,要說這地方口味,還要去尋那地道小店。只是你我不熟這里,怕是會尋不到。”
“少爺,福來客棧!”小梅指著前面的門店道,“少爺,這不會就是咱們在車上認識的那書呆子口中的福來客棧吧?”
小梅剛說完,從店里走出兩個男人,其一不是方懷仁又是誰,他一眼便發現了李姝絳,頓時整個人都猶如沙漠玫瑰般的活了起來,不理會旁邊那人的話語,跑了過來。
“小兄臺,我就知道你會來找我的。”方懷仁驚喜道,他才不確定李姝絳會來看他,所以他在車站尋了好一陣,直到車上的人都下來的差不多了,才無精打采的離開。入住客棧后,又不敢隨意的走動,生怕錯過;他早就跟掌柜的打過了招呼,如果有人找他一定要通知他;可是整整一個上午過去,他由期待到失望,就連好友來請他去吃飯,都沒有心思去應酬。好說歹說的被拉出來,沒想到,出來便見到了李姝絳。
“你好,方懷仁!”李姝絳有些不好意思了,她不是特意來看他的,可是見他如此的高興又不好戳破他的興致。
“懷仁兄,這位是?”那男人也是一位儒生氣息很重的男人,跟方懷仁差不多的年紀,倒有些南方人的孱弱白凈,跟李姝絳倒有幾分相像,所以,他對李姝絳有些好奇,什么樣的相遇會讓他的朋友如此的牽腸掛肚,不敢離開半步,生怕錯過。如今看來倒理解了,這位年輕公子氣度不凡,姿態灑脫,又溫和謙卑,透著一股新派兒人兒的味道。
“哦,李公子,我一直稱呼你為小兄臺,可我也不能一直只小兄臺小兄臺的叫你,你還未告知我你的名字。”方懷仁有些羞赧的說道,讀書人的自持令他不能表露出太多的心思,可是他又忍不住想早些知道她的名字。所以方懷仁便自顧的介紹道“黃兄,讓我來引薦,這位就是我在車上相識的李賢弟;這位是我在京師學堂求學時的好友,祖籍就是這里,黃劍平,黃兄。”
“見過黃兄!實在是小弟之過,尚未自報家門,在下姓李,名姝絳。”
“李兄不必多禮!”黃劍平上前虛扶了一把,也作揖還禮。
“姝絳,你可用過了午膳?”方懷仁問道,這兩個字念在自己的嘴里,竟然令他覺得如此的窩心,仿佛再自然不過。
“尚未!”
“那正好,劍平兄知道有好地方,你只需跟著我們走吧!保管你吃到地道的浙江名菜。”
“那就卻之不恭了!”
李姝絳心里竊喜,自己方才還在惋惜不知道何處有名菜,現在便心想事成了。
李姝絳小梅二人跟著方懷仁兩人,走在杭州的青石路上,巷子深深,院子錯落,早就不知道身在何處了,李姝絳都想不到這種地方竟然還有會店家。
“就是這里了!”黃劍平停在了一家院門口。
“這里不是民宅嗎?”小梅實在忍不住困惑了。
“對啊,此處就是一家民宅,可是出去巷子不遠便是一個小碼頭,這家的阿婆跟媳婦兩人便做了些吃食供給碼頭上做工的工人,生意也是俏的很。”
說完便見幾個工人模樣的男人從里面走出來。黃劍平領著幾人走了進去。
里面別有洞天。
幾張簡單的桌子放在院子里,坐著幾個人,在吃著東西聊著天。聲音粗狂,倒有些北方漢子的神韻,廚房里兩個婦人忙碌著,鍋灶上的蒸籠冒著白煙。院子打掃的很干凈,角落里的那顆柳樹已經抽出了嫩芽。
簡單,干凈,有煙火氣,倒有些文人騷客筆下的江南風韻了,李姝絳迫不及待的想要嘗嘗味道了。
“阿婆,我們來了!”黃劍平很熟熟稔。一直忙碌的婦人只是朝著他點點頭,便又埋頭忙碌了。
“這家的筍干燒麥最俏,來的晚了就沒了。”
李姝絳本就對吃有一分執著,尤其今天又能吃到地道的江浙小吃,她的耐心尤為的足。
果然,李姝絳今天吃的心滿意足,筍干鮮嫩,燒麥的皮兒晶瑩剔透,一口咬在嘴里,滿口的汁水,筍干的清脆,咬在嘴里,嘎吱嘎吱的;還有一碗小餛飩,更是順滑鮮香,小蔥的味道,提鮮,蛋絲兒纖細,李姝絳愛吃極了,一碗下去,連一滴湯水都不剩。吃的李姝絳頭都抬不起來,連吃相都令小梅覺得大為的不妥,幸好小姐今天是男裝,不過,這江南的口味跟京城真的很不一樣,她也很喜歡。
吃完了午飯,黃劍平便帶著李姝絳一行去參觀當地的一些名勝,西湖,還有一些故居,李姝絳第一次見到西湖,一片平靜的湖面上,一片一片的輕舟;岸上低垂的柳樹,垂到了湖面上,顯得湖水更翠綠了。遠處的塔,山,掩映著,人穿梭在街道里。
“西湖,最美四月天,可是晴西湖不如霧西湖,霧西湖不去雨西湖,雨西湖不如雪西湖啊,所謂斷橋殘雪,可遇不可求啊!”黃劍平說道。
“西湖會下雪嗎?”李姝絳好奇。
“會,很少,所以可遇不可求啊!”
“那有機會定要來見見!”李姝絳感嘆道,她就知道自己會喜歡上江南。果然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