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圣明!若任由這些豪強與韃虜內(nèi)外勾結,蠶食百姓,長此下去,民必反!國必亡!”
王守仁看了毛紀一眼,他沒想到毛紀會這么消極,不得不把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
朱厚照點了點頭:“王卿所言甚是。”
在朱厚照看來,王守仁的預言無疑是準確的。
歷史上北方的李自成不就造反了嗎,雖然直接原因是崇禎帝裁撤驛站,但根本原因也是明朝邊防財政開支太大加上北方土地兼并嚴重導致的。
毛紀如看天真年輕人一樣看了王守仁一眼,然后對朱厚照說道:“區(qū)區(qū)俺答,不過芥蘚之疾,只要天子圣明,滅不了皇朝,區(qū)區(qū)民變也釀不成大禍!”
而毛紀說的也沒錯,歷史上俺答遇到的明朝帝王是雖好煉丹但并不昏聵無能的嘉靖,因而也沒有對大明終究造成滅國之患,而不是像建奴一樣遇上各種好運氣,從而入主了中原。
“朕乃天子,不能不考慮百姓死活,民能載舟,亦能覆舟,朕寧可學太祖,也不能任由這些豪強壞我大明根基。”
但朱厚照還是回了毛紀一句,就算他可以不在乎俺答,但他不能不在乎一百多年后亡于胡人之手的國運啊。
“陛下是靠士大夫坐江山,而非靠百姓坐江山,所謂民乃士大夫也,非草芥之民!陛下何必在乎百姓生死。”
毛紀回了一句。
“毛公此言謬也!非圣人良知之言!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
王守仁直接在御前忍不住反駁起毛紀起來。
對于有點理想主義的哲學家王守仁而言,毛紀這話讓他很是不能忍,盡管他自己和毛紀是一個階級的。
然后,王守仁才朝朱厚照拱手道:“陛下能為天下生民考慮,乃明君也!臣深感有幸為陛下之臣,臣認為大明欲民殷國富,需損士大夫之有余補庶民之不足。”
朱厚照很欣慰地笑了笑,心想任何時代都有沒那么自私的可愛的人,即便他們是屬于既得利益者階層,如王安石、張居正,而現(xiàn)在的王守仁有點這樣的潛質(zhì)。
“陛下!臣認為王守仁乃書生之見,陛下切勿信之!”
毛紀直接和王守仁針鋒相對起來,他沒想到王守仁會這樣說,又道:
“臣今日冒死肺腑言之:即便大明國滅,士大夫則依舊還是士大夫,百姓還是百姓,能讓一民富有者只能是他自己,即便是陛下亦不能讓其富有,即便陛下賜其萬金,他也能轉瞬揮霍掉!民殷國富不過書上虛言,陛下切莫信之,草芥之民不餓死之朝便已是堯舜之盛世也!”
毛紀也立即反駁起來。
王守仁不由得怒問著毛紀:“依毛公之見,朝廷真不需管草芥之民死活?”
“草芥之民之所以為草芥之民,蓋其心如草芥,無大志無德行,懶惰偷奸,被視為草芥也是活該,若不甘為草芥,則必為公卿也!”
毛紀回了一句。
朱厚照笑了起來,他覺得毛紀這番話和后世一些富人認為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自己不夠努力而不是因為富人占據(jù)了更多社會資源的理論很像。
“好啦!”
朱厚照這時候大喝一聲,制止了他們的爭論,道:“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漢室江山如此下去,又能被折騰幾年,難道諸位愛卿真想將來盡認胡人主嗎?”
“陛下,入主中國者則為中國主。”
毛紀回道。
朱厚照怒瞪了毛紀一眼,心道:“你們?nèi)寮议T徒都是這么看的?難怪會有士大夫為蒙元盡忠。”
這個時代還沒有多么強烈的民0族意識,畢竟社會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而儒家更在乎的君臣父子之倫,只要皇帝能讓他們當官,他們才不會皇帝是胡人還是漢人。
因而毛紀也沒覺得自己的觀點有多么可惡,見皇帝陛下瞪他,他甚至還有些想不明白,暗道:“我說的有問題嗎,連太祖都承認大明是繼承蒙元正統(tǒng),蒙元之所以被滅是因為朝廷無道,天命歸于大明。”
朱厚照這時候回過神來,他知道自己不能以一個后世人的三觀來品評這個時代的人。
“難怪中國歷史上有那么多漢奸,儒學在這里面功不可沒。”
朱厚照腹誹了一句,就道:“此事就議到這里,王守仁,說說軍事學堂的事籌備的怎么樣了?”
“是!陛下!”
王守仁回了一句。
“臣已經(jīng)選好了大明軍事學堂的位置,已按照陛下要求下鈞旨令天下愿從軍者進京受考進學。”
朱厚照點了點頭:“最近錦衣衛(wèi)在提供消息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讓朕很受啟發(fā),以后錦衣衛(wèi)的力量還得加強,不能后繼無人,你擬一道旨,著宗室子弟與武勛子弟可以在入學時申請進入錦衣衛(wèi)特別訓練班,以后大明的錦衣衛(wèi)得由他們組成,他們是和大明的命運息息相關的人,會更忠于大明,同時也算是讓他們?yōu)槌⒊隽Γ皇侵恢蓝冯u走馬,白拿俸祿;特別是那些沒有爵位的宗室子弟,得給他們一條謀生成才的途徑。”
“陛下圣明!臣這就去辦!”
王守仁很贊成朱厚照不把宗室子弟和武勛子弟當廢物養(yǎng)的政策。
畢竟隨著宗室成員越來越多,宗室開支已經(jīng)越來越大,這些人如果不利用一下是真的浪費,雖然這些宗室成員能力可能會參差不齊,但的確是和大明命運息息相關的,因為大明要是亡了,他們什么都不是。
而大明軍事學堂的招生工作因此也正式開始,整個軍事學堂被分為高級班、中級班和初級班以及錦衣衛(wèi)特別訓練班四個班。
高級班培養(yǎng)參將以上的高級武官。
中級班培養(yǎng)千總以上的中級武官。
初級班培養(yǎng)初次入伍的軍官生,而這些軍官生則面向大明社會各階層招考。
但除了中級班和高級班由總參謀部安排天下武官進京進學以外,初級班的軍官生應考者很少。
不過,朱厚照也沒有對此感到多意外。
畢竟這個時代的人都重視科舉,因而愿意從軍的人自然很少,即便是普通軍戶家庭的子弟也更愿意走科舉,如夏言和張居正都是軍籍。
即便是出身就注定要做軍官的武勛子弟也沒有多少來應考。
對于這些養(yǎng)尊處優(yōu)的武勛子弟而言,他們即便不入學都能獲得官職,又何必進學軍事,還不如學習算賬做生意的本事。
但朱厚照也沒有因此感到沮喪,萬事開頭難,他相信時間會改變這一切。
因為只有朱厚照自己才知道他要培養(yǎng)的是超越這個時代的軍官,是真正的將軍,而不是只知沖鋒陷陣的勇夫。
“大明軍事學堂培養(yǎng)的是未來能運籌帷幄能獨當一面的將軍,而不是莽夫,著重培養(yǎng)他們帶兵打仗的能力,而不是像訓練士兵一樣,讓他們變成一個模子,應考的人少沒事,能來的說明是有眼光的,而且,我們還不能放水,寧缺毋濫。”
朱厚照對王守仁說道。
王守仁點了點頭:“臣明白,陛下之前給的軍官生培訓手冊,臣已經(jīng)拜讀幾遍,臣認為大明軍事學堂以后培育出來的將領肯定會要比之前開武舉時選出來的武官更卓越!”
……
“毛公,、最近新開的大明軍事學堂,您怎么看?”
這一天,禮部尚書楊潭主動問著毛紀關于軍事學堂的事。
毛紀則回道:“之前陛下下旨將武舉提到同文舉一樣的規(guī)格,也設“會武宴”定武狀元和武進士,考選出的都是什么樣的將才,楊公也不是不知道,不過是些愚昧勇夫而已,依舊被我們文官壓制得服服帖帖的;
再說將才難得,僅憑一軍事學堂能選出幾個武穆公一樣的將才來,沒看見應考者寥寥嗎,名將多出自將門,可將門之家又哪里需要來這軍事學堂,僅憑家學便已足矣,所以不足為慮,就當陛下一時心血來潮吧;
仆可斷言,不出十載,大明軍事學堂必形同虛設,不出二十載必被裁撤。”
楊潭聽毛紀這么說笑了起來,因喝了花酒而有幾分醉意的他一時放浪形骸起來,只說道:“也是,看來,不過多幾個江彬這樣的佞臣而已,北宋時有六賊,我大明朝也不知如今會有幾賊乎?”
毛紀沒有直接答楊潭的話。
而楊潭則繼續(xù)說道:“不過,不管有幾賊,等大兵圍城時,會有人逼陛下除賊的。”
毛紀聽楊潭這么說,嚴肅問了起來,聲音壓得很低:“你這話是什么意思,你和那些北方豪紳也有來往,參與了進去?”
“我哪有!但我能猜到,甚至已經(jīng)有所風聞,不過,閣老,您說,俺答真能威脅到大明甚至滅了大明嗎?”
楊潭問了一句。
毛紀則道:“當今陛下雖寵信奸佞,但不昏聵,俺答即便能來也不過是在京畿洗劫一番而已,把京郊的莊園能賣就賣了吧,全變成銀子轉移到城里來,別便宜了韃子!”
“受教!”
楊潭回了一句。
……
“陛下,這是今晚東廠匯報來的關于毛閣老與禮部尚書楊潭幽會的談話內(nèi)容。”
陳敬這時候?qū)χ旌裾辗A報道。
朱厚照看了看后哼了一聲,心道:“竟然將朕比作是宋徽宗!這個楊潭,朕早晚要抄他的家!”
……
與此同時。
王守仁這邊也已經(jīng)開始對報考大明軍事學堂的初級班軍官生進行面考。
“姓名?”
“俞大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