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實現高出力模式同時減緩后坐力,此時的機體早就已經切換為機動裝甲模式保持亞音速飛行,機身上的封閉散熱口也打開做好冷卻準備,四個大型菱形翼面調整角度來控制廢氣避免影響發動機的進氣口。
機體的菱形頭部是傳感器集成在一起,指示燈閃爍著紫白色的光,光電系統不斷追蹤捕獲那兩架戰斗機的軌跡。
「目標接近,078…072」
換做以往的話,這個距離科城是選擇猶豫的,不僅是對射擊的不自信,更多的是缺乏經驗,但現在的他面無表情,放在側桿上的手也十分平穩。
「即將抵達建議的射擊距離,剩余21…15」
機載AI“諾艾爾”提供的計算是建議在50公里內射擊,這樣敵人的反應和規避的時間就更少,從而有更高的命中率,但隨著距離的拉近,對方的EODAS(分布式光電系統)就會有很大概率捕獲到自己的位置。
“誤差修正就拜托了。”
「是。」
科城開口后的剎那摁動射擊按鈕,頓時從炮口噴射而出的高速等離子體不僅速度更快,殺傷力也更強,在六十多公里的距離外發動超視距炮擊。
粗壯的電漿在低空的空氣影響下威力損耗的很快,僅僅兩秒不到的時間就有較為明顯的分散,但高出力模式發射的等離子流依然具備強大的殺傷力。
兩架「獵隼」戰斗機的機載告警系統反應的很迅速,在科城發動炮擊的半秒內就發出高熱源提示,但一切已經晚了,留給他們拉動操作桿機動規避的時間僅有一秒多時間。
飛在最前方的第一架“獵隼”是這兩架戰斗機編隊的僚機,直接被一道紫色的等離子體光束貫穿了機身,駕駛員甚至都沒有機會彈射,他被光所吞沒,整架機體直接領空損毀并爆炸。
「對方發射了中距彈,請注意。」
第二架「獵隼」就顯得經驗老道的多,他目睹了僚機的毀滅后并沒有心慌,而是拉動側桿打開加力燃燒室讓「獵隼」戰斗機加速和爬升,在做出一個翻滾機動拋射一輪雷達鋁箔干擾彈后,從其打開的彈艙和掛架上不斷發射中距空對空導彈。
四枚中距空對空導彈不斷加速,但受限于作戰高度不足,沖壓式導彈沒有發揮最大性能,可它依然致命。
「CIWS已啟動。」
科城并不打算規避,而是直接想讓CIWS(近距離防衛系統)來攔截,從機體肩部展開的內置式20毫米口徑炮口在短短兩秒內打掉一半的彈藥,同時位于機體后肩的火箭干擾彈也發射出數枚。
火力彈幕雖然很小,但是精度卻很高,CIWS輕松的攔截掉兩枚走高空彈道最先抵達的“粉碎3”空對空導彈,剩下兩枚則是被干擾火箭彈所攔截。
「等離子體壓縮剩余時間003…」
他在等到AI提示到最后一秒的瞬間,再次的摁動扳機,紫白色的電漿再次從炮口噴射而出飛向已經突破音速的「獵隼」戰斗機。
但是這一次并沒有能命中,高速等離子體從戰斗機的下側不過十幾米飛掠而過,不過卻給「獵隼」戰斗機駕駛員極大的震撼,他有些吃驚的看了一眼下方掃射而來的光束。
「修正16、負3。」
科城依然表情冷靜,就連一點汗都沒有留下,而是目標明確又自信的后拉推進桿打開腰部的矢量射流噴口,讓機體反推后向機動。
連續短時間的兩次高出力模式讓FCS05電漿炮處于高熱狀態,需要時間的冷卻,同時電容器的消耗速度也相當的快。
“不會讓你再逃了。”
他盯著鎖定畫面里的那架繼續爬升的「獵隼」戰斗機,帶著冷酷又自信的語氣自言自語上一句。
先是調整炮口方向,然后將「海翼M2」的全部彈艙打開,沒有選擇掛架發射,而是全都采取壓氣拋射,8枚近距離格斗導彈發射出去并點火,在燃氣舵和紅外主動引導頭的控制下飛向高處不斷接近的「獵隼」戰斗機。
「距離極限時間預計剩余10秒。」
機載AI“諾艾爾”的提示音再次響起,語氣顯得緊迫。
說起來最早這架「海翼M2」機載AI“諾艾爾”的語音包就是科城早在五年駕駛「鐵翼」就聽過的那款,但后來不知什么原因被改成了寧祈拓的語音,這也是科城愿意聽和專注的原因。
“…命中。”
之前發射的8枚近距離格斗導彈飛向以超音速沖刺而來的「獵隼」戰斗機,這架戰斗機的駕駛員倒是沒想到對手竟然會那么早發射紅外格斗導彈,因為這個距離可以輕易規避掉,即使數量夠多,但能量消耗的也十分快。
所以他選擇再繼續通過機動規避和紅外干擾彈來躲開,事實也是他完美的規避開來,8枚導彈僅僅是讓處于這架戰斗機的速度和高度降低,沒有一發能夠命中。
可這已經達成了科城的目標,當這位駕駛員打算摁動發射按鍵讓“獵隼”戰斗機側彈艙掛架上的兩枚格斗導彈發射出去時,他沒料到科城發起了第三次的電漿炮的炮擊。
“糟了!”
他立刻放棄攻擊的想法,直接快速的拉動后右側桿進入緊急彈射,因為他知道自己被鎖定了,剛剛規避所消耗掉的能量讓如今這架戰斗機已經如空中掛肉一般。
“獵隼”戰斗機的艙蓋被導爆索炸開,彈射座椅的火箭發動機點火快速升空的下一秒,從「海翼M2」電漿炮的炮口發射的高溫、高壓、高速等離子體將被它拋棄掉的戰斗機所撕碎,后邊機翼和翼身融合處是被直接命中的位置。
很快戰斗機就化為一只“火鳥”不斷下墜和解體,所幸于逃避時的判斷正確,這位駕駛員被彈射座椅和降落傘救了一命,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座駕被摧毀,同時對自己被一架機動裝甲所擊落感到震驚,更多的還是對東亞共和國軍方的科技水平所折服。
他早就在半分鐘多前就通過光電系統看清晰了那架機動裝甲,那是自己從未見識過的型號,最吸引人的就是那菱形頭部指示燈的紫白色閃光,
「出力解放系統已結束」
「在電容器充能完畢前,無法攻擊。」
雖說是預計300秒的使用時間,但實際上卻結束的更快,這也是電力消耗比預計的要高得多的原因,由于有保護機體的設計冗余,“出力解放”機能被系統自動關閉了,這是為了防止內部線纜過熱引發短路而導致機毀人亡的可能。
電容器超過承載極限而發生短路燒蝕的事故,科城自己也印象深刻,那是在“埃塞亞尼克戰爭”期間,「鈦姆工業號「的甲板上,駕駛員「天巡者B」的人是謝永晝,高負荷的輸出引發機體內部短路,引起一場不小的火災,駕駛員本人也被燒傷和缺氧引發的休克緊急送往醫治。
“電容充能時間呢?”
科城望著那架已經化為“火流星”下墜的“獵隼”戰斗機幾秒后,他稍微扭頭看向別處正在接近的友軍機影,那是季透上尉駕駛的「空翼」,同時開口詢問AI。
「預計時間1670完成充能。」
為了實現高出力模式同時減緩后坐力,此時的機體早就已經切換為機動裝甲模式保持亞音速飛行,機身上的封閉散熱口也打開做好冷卻準備,四個大型菱形翼面調整角度來控制廢氣避免影響發動機的進氣口。
機體的菱形頭部是傳感器集成在一起,指示燈閃爍著紫白色的光,光電系統不斷追蹤捕獲那兩架戰斗機的軌跡。
「目標接近,078…072」
換做以往的話,這個距離科城是選擇猶豫的,不僅是對射擊的不自信,更多的是缺乏經驗,但現在的他面無表情,放在側桿上的手也十分平穩。
「即將抵達建議的射擊距離,剩余21…15」
機載AI“諾艾爾”提供的計算是建議在50公里內射擊,這樣敵人的反應和規避的時間就更少,從而有更高的命中率,但隨著距離的拉近,對方的EODAS(分布式光電系統)就會有很大概率捕獲到自己的位置。
“誤差修正就拜托了。”
「是。」
科城開口后的剎那摁動射擊按鈕,頓時從炮口噴射而出的高速等離子體不僅速度更快,殺傷力也更強,在六十多公里的距離外發動超視距炮擊。
粗壯的電漿在低空的空氣影響下威力損耗的很快,僅僅兩秒不到的時間就有較為明顯的分散,但高出力模式發射的等離子流依然具備強大的殺傷力。
兩架「獵隼」戰斗機的機載告警系統反應的很迅速,在科城發動炮擊的半秒內就發出高熱源提示,但一切已經晚了,留給他們拉動操作桿機動規避的時間僅有一秒多時間。
飛在最前方的第一架“獵隼”是這兩架戰斗機編隊的僚機,直接被一道紫色的等離子體光束貫穿了機身,駕駛員甚至都沒有機會彈射,他被光所吞沒,整架機體直接領空損毀并爆炸。
「對方發射了中距彈,請注意。」
第二架「獵隼」就顯得經驗老道的多,他目睹了僚機的毀滅后并沒有心慌,而是拉動側桿打開加力燃燒室讓「獵隼」戰斗機加速和爬升,在做出一個翻滾機動拋射一輪雷達鋁箔干擾彈后,從其打開的彈艙和掛架上不斷發射中距空對空導彈。
四枚中距空對空導彈不斷加速,但受限于作戰高度不足,沖壓式導彈沒有發揮最大性能,可它依然致命。
「CIWS已啟動。」
科城并不打算規避,而是直接想讓CIWS(近距離防衛系統)來攔截,從機體肩部展開的內置式20毫米口徑炮口在短短兩秒內打掉一半的彈藥,同時位于機體后肩的火箭干擾彈也發射出數枚。
火力彈幕雖然很小,但是精度卻很高,CIWS輕松的攔截掉兩枚走高空彈道最先抵達的“粉碎3”空對空導彈,剩下兩枚則是被干擾火箭彈所攔截。
「等離子體壓縮剩余時間003…」
他在等到AI提示到最后一秒的瞬間,再次的摁動扳機,紫白色的電漿再次從炮口噴射而出飛向已經突破音速的「獵隼」戰斗機。
但是這一次并沒有能命中,高速等離子體從戰斗機的下側不過十幾米飛掠而過,不過卻給「獵隼」戰斗機駕駛員極大的震撼,他有些吃驚的看了一眼下方掃射而來的光束。
「修正16、負3。」
科城依然表情冷靜,就連一點汗都沒有留下,而是目標明確又自信的后拉推進桿打開腰部的矢量射流噴口,讓機體反推后向機動。
連續短時間的兩次高出力模式讓FCS05電漿炮處于高熱狀態,需要時間的冷卻,同時電容器的消耗速度也相當的快。
“不會讓你再逃了。”
他盯著鎖定畫面里的那架繼續爬升的「獵隼」戰斗機,帶著冷酷又自信的語氣自言自語上一句。
先是調整炮口方向,然后將「海翼M2」的全部彈艙打開,沒有選擇掛架發射,而是全都采取壓氣拋射,8枚近距離格斗導彈發射出去并點火,在燃氣舵和紅外主動引導頭的控制下飛向高處不斷接近的「獵隼」戰斗機。
「距離極限時間預計剩余10秒。」
機載AI“諾艾爾”的提示音再次響起,語氣顯得緊迫。
說起來最早這架「海翼M2」機載AI“諾艾爾”的語音包就是科城早在五年駕駛「鐵翼」就聽過的那款,但后來不知什么原因被改成了寧祈拓的語音,這也是科城愿意聽和專注的原因。
“…命中。”
之前發射的8枚近距離格斗導彈飛向以超音速沖刺而來的「獵隼」戰斗機,這架戰斗機的駕駛員倒是沒想到對手竟然會那么早發射紅外格斗導彈,因為這個距離可以輕易規避掉,即使數量夠多,但能量消耗的也十分快。
所以他選擇再繼續通過機動規避和紅外干擾彈來躲開,事實也是他完美的規避開來,8枚導彈僅僅是讓處于這架戰斗機的速度和高度降低,沒有一發能夠命中。
可這已經達成了科城的目標,當這位駕駛員打算摁動發射按鍵讓“獵隼”戰斗機側彈艙掛架上的兩枚格斗導彈發射出去時,他沒料到科城發起了第三次的電漿炮的炮擊。
“糟了!”
他立刻放棄攻擊的想法,直接快速的拉動后右側桿進入緊急彈射,因為他知道自己被鎖定了,剛剛規避所消耗掉的能量讓如今這架戰斗機已經如空中掛肉一般。
“獵隼”戰斗機的艙蓋被導爆索炸開,彈射座椅的火箭發動機點火快速升空的下一秒,從「海翼M2」電漿炮的炮口發射的高溫、高壓、高速等離子體將被它拋棄掉的戰斗機所撕碎,后邊機翼和翼身融合處是被直接命中的位置。
很快戰斗機就化為一只“火鳥”不斷下墜和解體,所幸于逃避時的判斷正確,這位駕駛員被彈射座椅和降落傘救了一命,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座駕被摧毀,同時對自己被一架機動裝甲所擊落感到震驚,更多的還是對東亞共和國軍方的科技水平所折服。
他早就在半分鐘多前就通過光電系統看清晰了那架機動裝甲,那是自己從未見識過的型號,最吸引人的就是那菱形頭部指示燈的紫白色閃光,
「出力解放系統已結束」
「在電容器充能完畢前,無法攻擊。」
雖說是預計300秒的使用時間,但實際上卻結束的更快,這也是電力消耗比預計的要高得多的原因,由于有保護機體的設計冗余,“出力解放”機能被系統自動關閉了,這是為了防止內部線纜過熱引發短路而導致機毀人亡的可能。
電容器超過承載極限而發生短路燒蝕的事故,科城自己也印象深刻,那是在“埃塞亞尼克戰爭”期間,「鈦姆工業號「的甲板上,駕駛員「天巡者B」的人是謝永晝,高負荷的輸出引發機體內部短路,引起一場不小的火災,駕駛員本人也被燒傷和缺氧引發的休克緊急送往醫治。
“電容充能時間呢?”
科城望著那架已經化為“火流星”下墜的“獵隼”戰斗機幾秒后,他稍微扭頭看向別處正在接近的友軍機影,那是季透上尉駕駛的「空翼」,同時開口詢問AI。
「預計時間1670完成充能。」
除了電容器需要充電時間外,還有的就是冷卻系統的降溫,系統結束的開始,整架機體的散熱噴口就在噴射熱廢氣,導致機體附近產生大量的水霧,這是熱廢氣遇冷液化所致。
在散熱的時候,機體還不能使用輔助的矢量射流推進噴口,還不能夠加速和較大的機動,這是因為循環發動機的進氣口被可動封閉艙蓋所遮擋一部分,為的是防止和減少廢氣的吸入而影響發動機結構的壽命和安全,防止空中停車。
所以「海翼M2」此時就像是宕機了一般緩緩降低高度和速度,只有頭部的傳感器閃爍著光在示意狀態。
「抱歉,來晚了。」
接通聯絡后,季透開口,他的語氣還是一如既往的平淡,或者說是跟自己說話都是這樣的語氣。
“車隊撤離的怎么樣?”
科城也是同樣的平淡語氣回復,他們兩個人都是早就已經習慣這樣直接說正事,絲毫不拐彎抹角。
「你掩護的很好,剛剛情報通知就是南澳聯合體有兩架“獵隼”戰斗機打算掠襲車隊。」
“那就行,我打算暫時返回「無限邊際號」補給,接下來拜托你了。”
「放心吧。」
通過剛剛的戰斗,這架機體的燃油消耗十分的快,即使用“氦-3聚變反應堆”提供幾乎永久的電力,但飛行使用的燃油可沒辦法,只能通過補給,而且彈藥也所剩無幾了。
這是科城來到前線參與的第一次交戰,沒想到比想象中的來得更快,在返航的途中不由得回想起了自己來前線之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