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燕梔思及陳壽,便想到其實很多資料都是被選擇編入史冊。
雖然很多大體可以推敲出個全貌,但到底是不完整的,對現代的專家來說還是帶來了很多困難。
自己既然有機會到達了東漢末年,見到了歷史上叱咤風云的劉備,拜了千古奇才諸葛亮為師,反正都不打算改變歷史了,不如就寫一些日記記錄他們的生平和家世。如果能被后世的專家看到,還能給他們一些參考。
雖然很想用隸書來寫,但是很多詞語和字的意思燕梔并沒有辦法做到完全理解,為了真實性不能暴露自己穿越者的身份。燕梔只能先用隸書寫著,不會的字詞用簡體字替代,抽空找諸葛亮請教。
古人都是有字的。喊字顯得更為親近。
劉備,字玄德。諸葛亮,字孔明。燕梔,字....
在古代直呼其名是毫無禮貌的行為,甚至可以認為是侮辱。
可以把字理解成小名的意思,燕梔想了想,便去諸葛亮書房,敲門后直接進入。
一見到諸葛亮就說明來意。
諸葛亮聽后點了點頭,直言自己疏忽了。
“還請師父你賜字。往后,我希望師父能稱呼我的字。”燕梔強忍內心的激動,盡力維持平穩的面目表情。只是微微上揚的嘴角怎么都壓不住。
諸葛亮眼含笑意,拉著燕梔放在身側緊握的雙拳,示意張開手掌,用如玉般的食指輕輕劃過燕梔白嫩的手掌,燕梔緊張不敢正眼看向諸葛亮,閃躲著諸葛亮的眼神,砰砰直跳的心臟聲卻顯得格外清晰。
“繆,微”諸葛亮慵懶的輕吐出聲,微微上揚的嘴角顯示出極好的心情。
“繆為錯誤,微為少,希望你此生極少犯錯,不過想來你跟在我身邊,對你多加約束,應該也是沒有機會犯下打錯的”諸葛亮知曉燕梔的半吊子水平,耐心解釋道。
燕梔含笑應道“我只聽師父的話,師父也沒有機會怪我的。”
才不會步馬謖的后塵,犯錯送命。
“若你如此,再好不過。”諸葛亮點了點頭,隨后好似無意提起一句,“之前宴會的主婚詞,你可想好了?”
主婚詞?!糟了燕梔一愣,隨即想到自己好像被蒯鈞那小子擺了一道,要自己寫證婚詞。
哭喪著臉,也不是寫不出來,只是燕梔不想盜取他人的知識成果,自己又寫不出來,陷入兩難之地。
“師父,不是我推脫,我從未見到高門大戶人家成親的場面,對其中的寓意和避諱知之甚少,讓我來寫主婚詞,實在是難如上青天。”
“孺子不可教也。他們家族怎會選你做主婚人呢,流程都有專門的人員安排。你不過是寫幾句祝愿夫妻恩愛的話罷了。”
“這可是人生一件大事,萬一我給搞砸的話,豈不是人頭不保!”
燕梔一想到自己的文采就覺得難受,諸葛亮顯然也看出來了,無奈嘆了口氣。
“罷了,你寫完后我來過目,想來如此就不會出錯了。還有一件事,去年黃先生的壽辰我去的匆忙,沒帶你同往,這次主婚詞寫完后差不多三個月左右就是黃老先生大壽。你準備準備,想來黃老先生看到你也會高興的。”
諸葛亮一副你要好好表現,不可丟我臉面的傲嬌樣,看得燕梔手癢癢。
黃老先生?那估計就是黃承彥了,這一年以來,黃月英倒是憑著各種理由,來過不少次。
轉念一想,按照時間線,還有半年兩人就要成親了,而自己卻什么都做不了。
作為歷史的旁觀者,知道所有人的結局,卻無能為力,這種感覺讓人真是憋屈。
燕梔甩了甩頭,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自己能來諸葛亮身邊已經是賺到了,不可以再生貪念,便輕輕扯動嘴角,答道“師父可不要小看我,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嗯,拭目以待。先提醒一下你,這次是黃老先生60歲生辰。”
諸葛亮看著‘呆呆笨笨’的燕胥好心提醒道。
“所以?師父你想表達什么意思呢?”燕梔不明白了
“我上次給黃老夫人把過脈,她身子已經不行了,衰敗極快。估計黃老先生這次想大辦壽宴沖喜...”
這?!黃承彥有史記載是218年去世,諸葛亮181年出生,如今孔明已經24歲,所以現在是205年....
也就是說假如黃老夫人真的不行了,黃承彥會孤獨得過13年,之前在酒樓打探消息就得知,夫妻兩人鶼鰈情深,雖然夫人只生下一女,卻無納妾...真的不敢想象黃老夫人去了以后,黃承彥會怎么樣。
而對于黃承彥,燕梔的感情也很復雜,一方面他是黃月英的父親,也就是諸葛亮的老丈人,如果沒有他,諸葛亮就不用娶他女兒了。
但是另一方面,也是黃承彥的幫助,自己才能拜得諸葛亮為師。
一想到那個和藹可親,永遠一副笑瞇瞇的老人,今后可能會經歷喪妻之痛,燕梔不知怎么的自己也有一些難受。
“師父,我知道了,這次黃老先生大壽,我會好好準備的。”燕梔握了握拳頭,在心里默默下定決心。
諸葛亮看著燕梔心情似乎有些沉重,輕輕拍了她肩膀“死生有命,也別太往心里去。”
燕梔應了一聲,便回了臥房。掏出一本厚紙,打算開始寫日記,順便寫下從到古代至今的大事件。
第一頁工整得寫上了繆微隨筆四個大字。便開始準備前言部分,表明寫作意圖。
‘感慨于古代名人奇士,于成名前多無人記載,其事跡不可考察。今日有幸跟隨臥龍先生為之徒,身逢亂世,遂寫隨筆,若有幸為后人所得,可為其參考,以解之惑也...’
過了約莫半個時辰,燕梔將前言寫完,并仔細檢查了一遍,
伸了個懶腰,夜色已晚,推門來到庭院中看看花草,休息一番,便見到諸葛亮一個人默默坐在庭院中。
奇怪的是從來沒有見到諸葛亮拿著演義里面那把羽毛扇,難道羽毛扇也是后人杜撰的嗎?
只是為了凸顯其瀟灑和神秘?燕梔把疑問壓在心里,在離諸葛亮數步之遠的位置停了下來,默默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