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
歷經120天終于迎來了大結局,雖然結局不算太完美,但很符合當前潮流,既有懸念也有彩蛋。
第一卷開篇節奏太過緩慢,情節比較拖沓,當然這也和寫作的初衷有關,話雖如此,但是開篇包含了許多社會所聞,個人認為還是有很大閱讀價值的。
第二卷是我最滿意的一卷,該部分內容涉及了不少專業知識,當然也有疏漏,不過太過專業的內容也很枯燥,請讀者不要苛求嚴謹無疏,故事情節才是重中之重。
針對結尾中格格出現在作者家鄉這件事,很久很久前就已埋下了伏筆,只是主角當時并沒有留意,中間還出現一次伏筆,主角依然沒有留意。讀者們,你們是否留意到過文中的兩次伏筆呢?
至于主角和格格能否跨過世俗阻礙而走到一起?就當作者留給讀者的一個懸念吧。
2020年由于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使得全社會、甚至于全世界一度陷入了恐慌,慶幸的是我國及時地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再加上眾多醫務工作者不顧艱險的無私奉獻,終于將要將國內的疫情消滅殆盡。在此,作者忍不住再次想對廣大無私的醫務工作者報以深深的感謝,有你們的付出,我們才能安心地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再次回到文中,本來作者想要寫一部以旅游為主線的攻略性故事,讓大家可以一邊看故事一邊看攻略,后來寫著寫著,不知不覺中跑偏了,寫成了都市情感類小說。
跑偏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每次寫景區所見所聞,總覺得自己在反復地記錄非常相似的景致,越寫越覺得乏味,所以終于還是在作品中加入了情感成分。
即便吸引到的讀者寥寥可數,可作者依然不想放棄旅游內容,于是本著不忘初心的原則,情感和旅游并重地對大綱做了調整。每次寫到一個景點總想把這個地方的景色寫地細致入微一點,然而又覺得如果不能做到圖文并茂,很多風景都很難表述到身臨其境那種境界,描述太多反倒成了贅述,甚至于給人一種字不夠胡亂湊的感覺,所以只好盡量做到點到為止。
比如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該園區非常大,到處綠意盎然,各類花卉爭奇斗艷,可是一直描述下去,難免詞窮,甚至于有些詞匯必須反復使用,寫著寫著更有了記流水賬的感覺,唉,看來這樣的寫作方法不可取。
再后來,我加入了很多都市成分,有相親趣聞,有詭異經歷,有社會百科,也有街頭所見,總之故事包含了不少有用的成分。
終于,感情線成了文中的主線,順帶夾雜著寫了一些旅游所見所聞,書中真正能把自己帶入其中的還是最后的部分,甚至于在寫的時候很多次都把自己寫哭了。
作者認為最有爭議的人物還是方格格和月靈溪,如果讓你們選,大家更愿意讓男主和誰在一起呢?
起初,作者將書名確定成了《春城情緣》,可總覺得這個題目太過隨意,反復想了許久還是修改了書名,重新確定為《春城滿城春流水隨水流》,看似好像是故意湊的對仗性回文,實際上前一句是在說春城風景,后一句表述了一種自然現象,以此來映襯凡事應該順其自然,不要過分強求。在文中月靈溪也曾說過一句“流水隨水流”,其實就是對書名的解答。
完結后,一直身具各種疑點的月靈溪并沒有出現,她身上埋下的眾多伏筆,作者只道破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并沒有做出解釋,很多讀者肯定還會心存疑惑。
其實作者是這么想的,因為這部書開頭太過平淡,已經有了撲街的跡象,而月靈溪的故事非常有傳奇色彩,作者并不想讓這么精彩的故事被本書的平淡埋沒,所以放棄了在該書中答疑解惑,那就讓她成為一個彩蛋內容吧!
蘇琪是一個非常好的女子,她最終到底何去何從,也是一個謎,但是作者不能兼顧每一個人的想法和情感,終究還是要有慘淡收場的人物。
陳詩怡,由于自己的含蓄,錯過了一些什么,其實這就是所謂的有緣無分。
張玲因為有杜辰的鼓勵和無心之舉,才實現了丑女大翻身的壯舉,另外加上其非常優越的家境,一度成了眾人矚目的女神級人物,她對杜辰的感情也是十分情深義重的,可是還是那句話,有緣無分。
至于大大咧咧的趙艷雪、以及如同過客的李凱馨,完全成了一個客串人物。
總之,這本書寫到這里,可以理所當然的結尾了,再寫下去,只能是另外一個故事,既然如此,我們就等待下一個故事的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