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子
北宋年間,修仙之風盛行。
上至帝王顯貴商賈巨甲,下到平民百姓三教九流,文人墨客、武將士卒皆無可幸免。
人人對修仙得道趨之若鶩,但修仙之道一看機緣,二看資質,所費時日甚巨,非毅力堅毅之人莫能成功。
因此雖修仙之人眾多,但其修為深淺相差甚遠,強弱之間更有不可逾越之鴻溝。
世間大道,萬法歸一。
然修行之術卻不盡然,各種奇特法門,霸道神功,無不有其所長,更有屬性相克者,勝負高低難以預料。
這其中派系又以道、佛兩家最為顯赫。
道家修大道,重奇術,以丹藥、符咒為輔,追求黃老之術大成,然后羽化成仙,是為玄仙。
佛家修圓滿,重寶器,以練體修心為無上法門,講究入世歷劫斬心魔斷因果,修得正果立地成佛,是為圣佛。
這兩家派系弟子眾多,修煉法門更是多如牛毛,更有先輩成仙成佛者不計其數。
因此世人更加向往,信徒教眾積年日盛,聲望名望如日中天。
且說江寧府上元縣有一座寶剎名曰藏龍寺,史傳因漢光武帝曾于此藏匿避難而得名。
藏龍寺經歷風雨千年不倒,又經過歷代擴建,規模更比從前強盛十倍,寺中修行弟子數千人,更有入世修行者不計其數。
在藏龍寺中有一老僧,法號空明,自襁褓中便被寺院老主持收養,從此一生都在寺中修行。
這一日,夜空賊星劃過,接連往復不勝其多,一時令群星失色。
空明似有所悟,次日即辭別新進上任的主持師侄道:“天有災星下凡,世間恐起災禍。吾修行一甲子,正待機緣正果。此去吉兇未卜,成則修成正果,敗則身死道消。只是我尚有一名弟子正在入世修煉,若有機緣,還請主持幫扶一二。”
主持法號靈隱,深知寺中長老之中,唯有眼前之人或可窺破正果大道。
藏龍寺千年寶剎,修行弟子千年來數以萬億,卻無人可以修成正果成為圣佛,此乃臧龍寺不可對外人言說之痛。
既然空明師叔有此機緣,靈隱自然會全力免其后顧之憂,助其正道成佛。
當即抄謄名錄,驗看寺籍,待驗看無誤,便將名錄置于佛臺之上以備不時之需。
而空明只身出寺,一路往北云游,從江寧府到揚州,又從揚州到應天府,途徑開封府、大名府,一路斬妖除魔,積下無數功德。
空明之威一時傳遍天下,尤其是空明于河間府五行山空手斬殺十萬妖魔之戰,更讓天下修行之士頂禮膜拜,空明以佛法圓滿之道成就不是圣佛勝似圣佛之威。
忽一日,空明到達燕地,見燕地破敗,全無中原風采,不禁感嘆燕地自割與遼國已逾百年,百姓生計每況日下,才知道業自有天定,某些人事,佛法亦無能為力。
空明已經佛法圓滿,一路風餐露宿,隨心隨性而來,降妖除魔不過順手為之,他此來燕地正是為了因果而來,只有斷了因果,他才能突破圓滿,修成正果。
子夜時分,空明于大同府城樓施展佛法修為,一時佛音梵語浩浩蕩蕩如滾雷轟鳴。
方圓數十里空間激蕩,山間廟宇、繁華寶剎、府衙高堂之中,鐘鼓大呂群起響應,梵音鐘鼓兩廂和唱,響徹在天地之間,余音不絕。
無論是修行者還是普通人,皆被如此道法所驚,一時間修行之地紛紛大亂,普通百姓人心惶惶,稚子小兒驚醒于睡夢之中,嘶聲哭嚷難以勸止。
唯有一人立于飛檐之上遠望,神情蕭索道:“因果終于來了。”
此人正是遼國最強修行者,南陵王蕭高九。
那一夜是無數大同府人的噩夢,一整夜梵音滾滾,其中更有長嘯之聲沖破云霄。
那一夜到底發生何事無人知曉,只是從那一天開始,世間又多了兩個成仙得道的傳說:一是南陵王蕭高九沖破桎梏,到達玄境,羽化升仙。一是藏龍寺空明法師修成正果,在歷練途中坐化成佛。
如此傳說更讓天下修行之士信心倍增,修道煉丹之人更加多如牛毛。
同年,宋金合盟攻遼,五年后,天祚帝被俘,遼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