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三話音剛落,坐在院子里的眾人先是一愣,隨即發出了陣陣笑聲,好像看到趙本山與宋丹丹聯合出演的爆笑小品一樣。
有含蓄不好意思的,抿嘴而笑。有當著幾位領導的面,需要注意形象的,微微一笑。有率真無所顧忌的,咧著嘴哈哈大笑。也有那笑點極低,一點就著的,笑得前仰后翻,差點便從椅子上摔了下來。
胡嘵荷先是一怔,旋即左手和拿著蒲扇的右手都按在了肚子上,彎著腰,臉上表情盡是忍俊不禁,看這模樣,似乎是笑到肚子痛。不過一想到副縣長王余和村長在這里,連忙忍住了笑,只是憋著的模樣,又惹得別人哈哈大笑。
作為村支書的謝剛卻是一臉愕然,看著趙老三一臉認真的表情,半響說不出話來。
副縣長王余也是一笑,自覺失態,旋即忍住了。
陳珂看得一臉不解,小聲的問副縣長王余道:“這位大伯剛才說的什么啊,我一句都沒有聽清?!?p> 王余看著天真無邪,還是大學生的陳珂,語氣有些嚴肅,一本正經的道:“少兒不宜,你還是不知道的好?!?p> 陳珂白皙的臉上飛過一抹緋紅,低頭看著自己手中的筆,問道:“那這記還是不記?”
副縣長王余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了,都說了少兒不宜,你說記還是不記?
不過這話他沒有說出來,因為陳珂是省里直派下來的高材實習生。從來沒有見過農村的陳珂,天天吵著要去基層了解情況,所幸她聽不懂地方方言,王余副縣長才勉為其難的答應了。
前面已經說了,哇,是說的意思,姑者,就是本地方言老婆的意思。這三個字湊在一起的意思是:討個老婆。
貧困戶有找村委會要油要糧救濟生活的,也有要小豬小羊養了發家致富的,找村委會要老婆,還是新娘子上轎———頭一回,這完全是破天荒的事情,徹底刷新了大家的認知,不讓大家捧腹、愕然才真是怪了!
趙老三知道左鄰右舍會笑他,但已經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一旦開口,也就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繼續說道:“我們這個地方,要山有山,要水有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自己的雙手賺錢,那是最實實在在的勞動人民,不說特別偉大,起碼最是光榮,但就是哇不到姑者。謝支書你想啊,老人們常哇成家立業,成家立業,這姑者都沒有一個,叫我們這些光棍怎么立業?”
趙老三四十多歲,由于長期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勞作,從外表看起來,和城里七十多歲的老人差不多。
但他說的確實是本村存在的一個大問題,由于偏僻山區的緣故,村里的光棍很多,并且隨著外面經濟快速的發展,女同胞們的擇偶標準對于男性越來越高,村里的光棍人數逐年上升,已經名副其實的成為了全省第一的光棍村。
這一點作為村支書的謝剛不是不知道,但是取個老婆這種事情,叫村委會如何幫忙解決?自己堂弟的孫子都六歲了,眼看自己兒子也快三十歲,女朋友都沒有一個,自己哪還有心思替別人解決娶媳婦的問題。
但自己說的話又不能收回去,只能有些尷尬的打著官腔說道:“你的這個問題啊!全村都很嚴重,我們村委會已經多次開會討論過了,但是一直沒有統一意見,不過你放心,我們會想辦法幫你和大家都解決的?!?p> 這本是一句極其普通的官腔客套話,但純樸的山里人卻把他當了真。
“什么,村支書還幫忙解決娶媳婦的問題?”五十多歲的吳梅花正坐在角落里拿著澡盆搓衣,聽到這話,好像自己六位數保護著四位數的銀行卡上忽然進了十幾萬一樣,心頭一亮,精神也為之一震,立馬甩了衣服,大步流星的跑到謝剛面前,滿是雕牌洗衣皂泡沫的手一把拉住謝剛的手,神情極是激動,扯著大嗓門只差淚流滿面的說道:“謝支書啊,你可比我親爹還親呀,我家狗娃三十多歲了,一直單身,有你這話,婚姻大事解決了,娃他爸九泉之下也能安息了。”
任是見過一些場面的謝剛如何應對老道,面對著吳梅花只差跪下來磕頭的激動神情,一時間也不知所措了起來。
胡嘵荷在村里多年,看到這情況,立馬走過去,一把拉住吳梅花,邊走邊說道:“妹子啊,有問題一個一個來,今晚還有別的事呢!你說要是耽誤了正經事,豈不是你的事也很難辦?”
吳梅花瞧了瞧胡嘵荷,心里一琢磨,也對,笑靨如花的繼續搓洗衣服去了。走得兩步,回頭扯著大嗓門喊道:“謝支書,男人說話一口唾沫一個釘,我家娃的婚姻大事就包在你身上了!”
謝剛心頭一震,這屋場會開得好好的,怎么還成了保媒拉纖的。
尷尬笑了一聲,謝剛向胡嘵荷投來感激的目光,心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在和老百姓打交道這一塊,后浪沒有前浪強,新姜沒有老姜辣,這要學習的地方,可就多了。
謝剛看了看手機時間,知道時間差不多了,對著早就商量好的張和田說道:“和田老板,你是見過世面的,又做過大生意,你看我們村要如何發展,才能帶領大家脫貧致富?”
張和田,三十多歲,小學畢業,一米七八的個子,長得大腹便便,滿臉橫肉。今天穿著一件嶄新的白襯衫,打著大紅的領帶,頭發像被村前趙六家養的狗舔過一樣,筆直發亮。黑色的西褲顯得不是那么明顯,但平時都舍不得穿的,結婚時才買的紅蜻蜓皮鞋,在昏弱得用了十年仍然舍不得換的、僅有10瓦的電燈泡下顯得閃閃發亮。
不知道張和田的人,只看張和田的外表以及聽村支書謝剛老板、老板的稱呼,定會以為張和田是一個家里有礦的暴發富。但是趙家塝的人都明白,張和田是他們村里希望小學負責炒菜的廚師。
之所以穿成這樣正式,出現在不是他家屋場的趙家塝屋場會上,是村長謝剛的有意安排。
原因很簡單,趙家塝的人也心知肚明。張和田一直想進村委會,但是一沒文化,二沒水平,純樸的大山村人,完全看不上他私下里的幾根黃鶴樓煙,在上一屆村民的選舉大會上,全體村民一致一人一票否決了他。所以他急切需要在村里的一些公共場合表現自己,樹立自己的形象,好在即將換屆的村委會選舉上,能夠進入村委會混個副職當當。
說實話,在大山村里,能人不是沒有,有本事的都在外面做事業,所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边@些人自然看不上村里這點工資,所以留在村里的,都是些佘老太君帶領的娘子軍,清一色老人婦女和孩子。眼看村里的兩個副職干部馬上就要退休,再不補充年輕力量,謝剛非得成為光桿司令不可,于是挑來選去,在村里的也就張和田勉強湊合。
張和田學歷不高,沒有文化和水平也不要緊,人不壞就行,不懂的總是可以慢慢教。
最為重要的是,張和田燒得一手好菜,鄉里縣里領導嘗了,沒有不說好的,還特別能喝,在“村長是打出來的,鄉長是喝出來的”不和諧言論中,一個村委會若沒得一個會喝酒的,早晚得解散與別村合并。
得知王余副縣長今晚親自過來聽取村民意見的消息,謝剛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立馬打電話叫張和田好好準備,希望他在副縣長王余面前表現一番。
張和田聽到謝剛點名叫他,心領神會,將謝剛早就告訴他的話如背書一樣毫無節奏的背了出來,說道:“有位領導說得好,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我們這大山,別的沒有,就是杉樹楠竹多,若是能好好利用一下,將山里的竹子運出去,加工成各種竹制品,也能換不少錢?!?p> 趙家塝四十五人一聽張和田這樣說,稍微有了點興趣。
說實話,大山里的人不是沒有想過利用竹木賺錢,可是竹木在農村根本值不了幾個錢,做出家具什么的,不是沒有人要,而是需求量極少。
謝剛一看眾人若有所思的樣子,心想只要再加把勁,張和田入村委會的事情就多了一些希望,立馬側身佯作吃驚的對副縣長王余說道:“王縣長,這個主意似乎不錯呀!”

古文耕讀
寫小說算是一個新人,望各位老師多提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