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兒,這么多年來多辛苦你了,也難為你了。”
“皇上你不是說辛苦也甜嗎,臣妾都是為了陛下你。”
“我就喜歡你這樣,鰣魚雖然美味無比,但是朕還是喜歡吃鯽魚和鰱子。
天下間的奇異美艷女子多的是,在我心中,仁孝皇后奶奶才是最完美的。
你跟你父親也很像,不驕不餒,你們給朕的幫助都很大。”
“皇上你說的臣妾都不好意思了。”
“有什么不要意思的,你幫朕也是幫助大明朝廷嘛。”
朱瞻基將悅兒一把摟在懷里,這么熱的天也不嫌膩歪。
“皇上,你不熱嗎,我給你準備些果盤。”
“好。”
“皇上,臣妾喂你。”
“你呀,把我當著小孩了。”
“皇上,你想吃奶?”
“你呀,現在也越來越不正經了。”
晚上,皇帝把悅兒弄得舒舒服服的,她還壓著他不愿意睡。
“早想跟你說了,把大丫環賜給祁三,你看她愿不愿意?”
“嗯,我跟她說說。”
“你舅他們生意做的怎么樣?”
“好著呢,陛下,他都當上大掌柜的了,現在京城大藥堂的名氣可不小。”
“你跟妃子們牽把線,拉她們一起合作收取藥材,這樣對大家都有好處。
反正只要有資源的,都可以合作。”
“嗯。”
“你找一個有點來往的,派往到鄭州,以水泥制造技術入股,辦個廠子,可以給予銀行貸款支持一下。”
“嗯。”
“你知道朕為什么要喜歡辦這個廠子,辦那個店鋪嗎?”
“誰到知道皇上喜歡錢!”
“嗯,店鋪主要還是要看位置,賺錢來得快,好管理。
廠子只是示范作用,最好不用管理,直接入股,這樣即能來錢又可以監控。
像船廠、織造所、茶葉場、鐵煤場等等也需要一些,這樣在經濟上就安全了。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也要為鈺兒準備一些。”
“是,皇上你說的總是在理。”
隔日他請來趙王,對他捐贈五萬石糧食一事,要感謝一番。
“三叔啊,在京城里住的可習慣?”
“回皇上,皇都當然好。”
“三叔覺得好就行,朕還要感謝三叔給朕面子,捐獻了大批糧食。
朕常說周王賢良,朕看三叔也不差。
朕就喜歡這樣的場面,內外無憂患,外有強兵,內有賢王。”
“陛下,敢問陛下將如何處置東方大島?”
“那你相信我們所在的地方是個大圓球嗎?”
“難以置信,可又不得不信。”
“嗯,這個太陽照在這個球上,越往中間的地方越暖和,越往兩邊越冷,地方也越小。
這個大島是個好地方,肯定不比大明差,朕也管不上哪里,鞭長莫及,將來的事情也說不好,看看具體情況再說吧。
古之南越,現在不也是挺好的嘛,朕期望二叔也能給我們帶來好消息啊。”
漢王告辭,陳諤來覲見。
“皇上,臣請徹查劉觀。”
“陳公,請坐。”
“劉觀,朕知道,三起三落,頗得皇爺爺的信重。”
“正因為如此,劉觀此人才得以竊據高位,于刑部不秉公執法,還屢有害民之舉。居都察院之首,大肆收受賄賂,敗壞朝綱,其子更是居中聯絡,竟然大言不慚,說:‘沒有他干不成的事。’
都察院本為糾察百官,提督各道之所,卻成為了藏污納垢之地。
為了報復大理寺少卿戈謙的彈劾,命令其下十四道御史彈劾戈謙,使其下獄。
臣請徹查劉觀,以正朝綱。”
“朕聽說父皇曾經數落過他,皇爺爺說朝廷大員當不拘小過,怎么后來反而如此是非不清呢?”
“皇上,這正是此人的圓滑之處,阿諛獻媚于上,使其不辨是非。”
“那就查,就由大理寺判理,再由朕主斷。
楊公,法治敗壞皆始于上,即使皇帝也不能干預司法,這是朕請你這個番禺的聰明人來掌管都察院的原因。
大明的法律過于嚴厲,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常常監獄都裝不下犯人,朕已經命令楊士奇修改。
司法要講究證據,判決可以依照前案,在法律上講究仁慈是要不得的。
法律上的漏洞肯定會有很多,朕可以有幾百種方法牟利而不會受到懲罰。
你要在法律、制度上下文章,形成威懾力,范微杜漸。
比如說,司法官員不可以無故接觸其他官員,一舉一動都要處于監視之下,統一安排住所。
平時多做暗訪,暗察,要有目的、有條理地進行,不能等到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理清舉報體系,保護甚至獎勵舉報人員,發揮民眾監督的力量。
犯罪官員的大量不明財產,也是判罪的一個重要依據。”
“皇上既然如此堅定律法,為什么對于劉觀此案不作重視呢?”
“丟心之人,何足道哉。”
“皇上,臣請查處工部尚書吳中。”
“吳中又所犯何事?”
“吳中利用職務之便,貪污工部之建材,工部其他官員也有參與。”
“秘密查案,獲取證據。”
“遵旨。”
第二天朱瞻基給太后請安。
“聽說那個大聲秀才來了?”
“他要查劉觀和吳中。”
“皇帝打算怎么處置?”
“流放。”
“皇帝既然決定了就好,沒必要為這些人煩惱。”
人們經常將“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當著一個笑話,當官的耀武揚威,就該活生生地剝削和欺壓老百姓嗎?
之后陳瑄賑災完畢,來京匯報情況,朱瞻基任命其為工部尚書。
陳瑄接手之后,工部改革進展順利,他決定讓其加快黃河改道工程。
從河南帶來的五千秀女,從八歲到十八歲皆有,他又不住感嘆,連宮女都吃香起來了。
分一部分到大劇院、醫院,一部分賜給侍衛官兵為妻,剩下的留在宮中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