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老吳跟琴姨打開門的時候,大地白茫茫的一片,一輪殘月當空,四周很靜,走在弄堂里,踩著厚厚的雪,發出咯吱咯吱聲。
“今年這雪來的真早,下得也大。”老吳裹著當兵時候發的綠色軍大衣。
“可不是,昨天夜里我給孩子喂了一大碗米粥,孩子一時半會肯定餓不了,大冷天,讓孩子多睡會。今個我們賣完早點,再回去看他。”琴姨穿了一件灰色的棉襖,跟著說道。
以往都是琴姨跟老吳將早上賣的包子,豆漿之類弄好,差不多五六點鐘,琴姨就回家給孩子弄點吃的,將孩子用身子綁在背上,帶到早點店。
“多睡會倒是,也不必等到賣完早點,差不多人少的時候,你就回去看看。”
“嗯”
這一路小白都跟在后面,但是一聲不吭,它大概曉得,大人說話,自己不能插嘴的。
早點店門前的階梯上結了一層冰,滑溜溜的,老吳一腳沒踩穩,差點就摔倒了,幸虧有琴姨在后面扶著。
這兩天天冷,買早點的不如以前人多,賺的錢也就少。早上打的豆漿還剩不少,老吳和琴姨各自喝了一碗,又給吳興喂了小半碗。
冬天里,喝熱乎的豆漿,感覺五臟六腑都暖呼呼的。
多年以后,老吳臨終前躺在病榻上,心里還念叨著能喝一碗熱乎的豆漿。
自從第一場雪后,天空便時常落些雪花。臘八節過后,一天趕過一天。不少鄉下的人來城里趕集,老吳家的生意便好了一些。
琴姨這段時間給家里置辦了點年貨,特別是給老吳做了一套新棉襖和棉褲。
春節前兩個星期,琴姨跟老吳說想回老家看看,好久沒回去了,這次想回去給爸媽上墳。琴姨雖是嫁給了老吳,戶口還在清臺縣,家里的田地,以前是老母親種種,后來老母親身體不行,去了兒子家,田就給了母親妹妹家種了。
琴姨的母親死了,但是老房子也都還在,預備著琴姨或者自己的兒子回家,也有個住處。這次回家也是琴姨考慮很久的結果。
琴姨早就有回家看看,給父母上墳念頭,特別這段時間收養了吳興以后,回家的心思就更為急迫了。
以前琴姨總覺得愧疚,沒有給老吳生個一男半女,如今有了吳興,家里又有了長遠的生計,琴姨心里就覺得踏實,就想回去給自己死去的父母上墳,報平安。
琴姨對于父親沒有什么印象,但是母親臨死前拉著自己的手的情形,自己一輩子也不會忘,每次想起來,琴姨就眼睛發酸。
“你一個人去行么?”
“你放心好了,我也不是剛出閣的閨女,有什么好擔心的。”琴姨故意逗老吳。
“只是大冬天的,你身體也不是很好,出遠門還是要當心身體。”
“沒事。倒是你一個人在家,還要照顧孩子,我看這兩天店里你要是忙不過來,就關了。”
“店不能關,多少能有人來,來一個也就賺一個,吳興這孩子不鬧人,家離著不遠,我一個人能打理,實在不行,我叫隔壁的王姐幫我照看一下。”
“你年紀也不小了,這段日子我看你也瘦了不少,皮帶頭都被你都剪了好幾次,讓你一個人在家,我心里確實不好受,算了老吳,不如我不回去了。”琴姨說著,眼睛紅了。
“你看你,回家看看,也就幾天的事情,再苦不也就幾天,你跟我這么久也沒圖啥,如今想回家看看,我難道還不能滿足你,我是啥了?我。不管咋樣,今天你就收拾收拾,明天一早就走,早去早回。”老吳找到了當年在炊事班當班長指揮新兵蛋子的感覺。
琴姨收拾了幾件冬天穿的衣服,又去街上買了一些吃的糕點和干貨。
第二天一早,琴姨跟老吳一起去店里幫老吳將早點做好,差不多6點多的樣子,給吳興喂了吃的,便跟老吳告別。
“孩子,你當心點,要是沒什么人,你就早點收拾回去,賺錢是小的,孩子你可要當心了。”琴姨臨走不忘叮囑老吳。
“你盡管去吧,多大點事呀。”
琴姨拖著行李箱走了。小白跟在后面一直走了大老遠,被琴姨訓斥了,才停下來,蹲在地上,看著琴姨漸漸離去,直到見不到琴姨的背影的時候,小白叫了兩聲。
車站離老吳家大概有一兩里的路程,琴姨到車站的時候,才是早上八點多,車站里面人很少。
一個穿著淡黃色衣服的婦女正在用掃帚掃著地上的煙蒂,旁邊不遠便有幾個穿著夾克的小伙子在一邊抽煙,一邊說笑。
車站還是老樣子,兩個售票口分別坐著兩個三十歲上下的售票員。
琴姨走到售票窗口邊,問道:“到清臺縣多少錢來?”
“20元.”
“漲了五塊錢。”
“是呀,春運漲價了。”
琴姨從口袋里面掏出一個灰色的錢袋,從里面翻出兩張五塊的,之后都是一塊和五毛,數了一遍,沒問題,從窗口里面遞了過去。
車子是上午十點的。早上出來的時候,琴姨是吃了飯出來的,這會不餓,就坐在車站的長凳子上等。車站外面下起了小雨,里面夾著細細的雪花。
琴姨想著自己小時候,下雪天跟弟弟兩個人賴在床上不起來,母親一早起來就將炭火弄好,放在火桶里面。北方人冬天的時候用炕,南方人就是火桶。
所謂的火桶就是木桶里面放上裝了炭火的火缽,上面蓋上細鋼筋做的鐵架子,人可以坐在火桶上面,腳放在鋼筋架上。
琴姨那時候才是八九歲的小姑娘,跟弟弟兩個人經常將頭探出被子看窗外的雪花。琴姨常常對弟弟說:“我真想像雪花一樣在空中那樣慢慢的飄著,真是好有意思啊。”
琴姨還記得有一年冬天的時候,下了好大的雪,自己、母親和弟弟在家門口滾雪堆,滾了好大的一個雪堆。
上車前的一個多小時里,琴姨腦子里面總是涌現出小時候的情形。
“到清臺縣的大巴車到了!過來檢票啦!”
這一聲呼喊將琴姨從思緒中拽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