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說著,徐超便帶我來到了這家“偉記奧灶面館”,穿過平江路,便能遠遠看到在蘇博門口排起的長隊,幾步小走便來到了面館,這家面館的店面不怎么大,很多游客都慕名而來,一時間兩個人竟沒有位置,只好稍作等待,店小二也十分客氣,招呼我們稍微等待。
“老板,你們這些一般哪個面賣的比較好?”
“我們這默認的湯頭都是紅湯,假如要白湯,點單的時候要提前告知,品種多老少皆宜,單澆或者雙澆面,還有特色炒面砂鍋等等……”
老板一口氣講店里面條的特色介紹完后邊很快接著說道,“辣醬面、凈素面、燜肉面、大排面、爆鱔蝦仁面……你們嘗一下特色菜鹵鴨面吧!”
我看著徐超,徐超聳了聳肩膀,表示看我自己點,看老板報了這七七八八的,自己也有點選擇困難癥了,于是乎便問老板要來了一份菜單,拿到菜單的那一刻著實令我嚇了一跳,沒想到這里的面條竟是如此便宜,剛才介紹的鹵鴨面也是只要十一塊錢,我問徐超:“他們店的面怎么這么便宜,會不會不好吃?”
誰知道我話音剛落,老板插著腰反駁道:“帥哥,話可不能這么講,我們家的奧灶面可是足斤足兩的,味道也不錯的,不然怎么會有這么多的人排隊?”
我心里想想倒也是這個道理于是乎便跟老板要了一份鹵鴨面,徐超隨我,也點了一份鹵鴨面。沒過多久鹵鴨面就端了上來,大老遠我就問到了面的鮮香,兩個人的肚子不由自主的都響了起來,徐超嘲笑我道:“你看你那樣!”
“我已經很餓了啊!”一說完兩個人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
鹵鴨面與別的地方不同,分為湯面與鹵鴨兩個部分,我先喝了一口紅湯,區別于別的紅湯面,這家面館的湯汁中少了一份濃甜,多了一份咸鮮。
“老蘇州總是對松鶴樓的一碗鹵鴨面念念不忘,這么多年老字號收官不做了,吃吃偉記的面也不錯的,這湯味道還行,快嘗嘗這個鹵鴨的味道!”
我將鴨肉皮扯開,一口吞進嘴里,鴨肉總的來瘦的部分鮮能多汁,我再將鴨皮吃到嘴里,并沒有油膩的感覺,隨后我將一整塊的鴨肉放入湯汁中,也別有一番風味。
“快點吃,等下我們就直接去蘇博了!”
蘇州博物館的隊伍從門口一直排到了紅綠燈的拐角處,大家伙紛紛打起了陽傘,徐超也不例外,從包里拿了一把陽傘出來讓我給她撐著,我看到她額頭有些汗流了下來,于是從口袋里拿出一包紙巾問她要不要,她拿走了我的紙巾并沒有還給我。
“給你一張你怎么都拿走了?”
“你這人真小氣。”
“瞎說,因為我今天就帶了這么一包!”
“你想想你只是失去了這么一包紙巾,卻能得到本導游給你講解一下午的博物館,這交易多值啊!”
我一想也是,免費的導游可不是說有就有的,很快便輪到我們了,蘇州博物館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莊重和厚實,反而很多的現代感的圖形元素在里面,而且建筑造型與所處的自然環境相融合,空間處理獨特,建筑結構的顏色倒是與紹興有幾分相似,白與黑巧妙的結合在了一起。走到里面的大廳,抬頭向上望去,盡是棱角分明的玻璃與鋼結構,燈光混合著陽光照射在博物館內,夾雜著空調的冷風,十分愜意,貝聿銘設計的東西還真別有一番韻味在里面。
“博物館在形式上分為三部分,中心部分為入口處、大廳和博物館花園;西部為展區;東部為現代美術畫廊、教育設施、茶水服務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現在呢我們的位置就是在大廳,我帶你去個地方!”
徐超二話不說拉著我的手便往上走,在樓梯的旁邊能夠看到被玻璃罩住的一些綠植,上面的陽光投在下面,好不誘人。
“還有吳門四家的周邊,要不要買一點。”
我心想著可以給恒子買點特產啥的,于是便跟著徐超來到了博物館的東面。“這是蘇州博物館關于吳門四家的特展,他們的畫雖然算不上婦孺皆知,但是基本也是稍有藝術常識的人都十分熟悉的,審美上也依然符合現在人的喜好。所以,盡管開發的文創品類不算多么特別,也就是些最為常見的明信片、筆記本、手機殼、書簽、文件夾等等,卻也自成特色,也十分實用。”
“這些包裝還挺文藝的啊。”
“蘇博里面的這些人,不是為了打工,是真真正正的文藝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