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下的學生頓時有了一片嘈雜聲,聲聲議論中還有諸多嘲笑和不屑的。
此時,張依然比誰都緊張。她的記憶,在過去與現在中來回交替著,過去的自己,三個人說話經常插不上嘴,跟人結伴總是冷場,總喜歡一個人安靜的獨處。
現在的自己,有底氣有信心,也有豁出去的勇氣,可是一個人對那么多人,畢竟是第一次,總有點不安。
一陣唏噓之后,一個戴眼鏡的大男生站了出來,也就是往前挪了兩步,并沒有首當其沖的那種感覺。
“你做善事就要認真做。你看,你這發的什么羽絨服,都不是統一的款式。肯定是收的人家不要的衣服吧?表面功夫,敷衍了事”
張依然最討厭這種四眼賊,總覺得隔著鏡片的都不是好人,看到他質問自己,更生氣了,“是,我發的羽絨服的確不是統一的品牌,但我能保證,都是實實在在的真羽絨,不像你身上這件假牌子,我看你這件是棉服吧,保暖嗎?”
“你說的誰信啊,你怎么證明啊!倒是給個理由啊!”
張依然聽罷伸手拽過一件準備發的羽絨服,用切菜刀直接把衣服切開了,頓時一片蓬松的白色羽絨呈現在大家眼前,她用手抓起一把扔到臺下,指給那位男生看到:“你還想驗證嗎?”
看男生不說話了,張依然繼續解釋著:“做善事,我是負責的。至于為什么不是統一的樣式,其實主要是資金的問題。說實話,這些衣服不是新款,都是各個品牌商去年淘汰下來的舊款,我是用極低的價格買來的。不過質量方面還可以保證,沒有瑕疵,保暖性還是一樣的好。還有就是,很多人拿了衣服不是給自己穿的,他們也想給家人帶禮物,要知道,貧困生的家庭一般不會舍得去買這樣的衣服,何況家里還有弟弟妹妹或者老人的,也許他們會更需要。但凡是有這樣情況的,我們還可以多送一件。而且我買的價格,每件不低于兩百……”
有個女生高聲說著:“哇,你這樣講到人家痛處了,好嗎,有點不太尊重人吧?”
其它女生也開始了質問:“就是啊,還把人家的家庭說出來,太沒愛心了……”
“你這種施舍,誰稀罕啊?把自己的偉大建立在別人困難的家庭上,有沒有責任心?”
“就是啊,要做就做的徹底些,每天只給人家做一頓飯菜,早上晚上不管了,可真有意思!”
“是啊,還不如直接發錢實際些,悄悄的給了錢,還能維護人家自尊呢……”
聽著一聲一聲的責問,張依然舒心的笑了,“這是我的食堂,我的計劃,怎么做,是我說了算。別的我不懂,我只知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給了錢,他們不一定舍得去買。還有就是,飽暖思淫欲,吃的太飽吃的太好,不是一件好事……”
聚會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張依然感覺自己特別啰嗦,講完以后才發現,對著一群志不同的人,費口舌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