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槌臉色發青,郭大爺滿目怒火。大太監撿起信封,拆開朗聲讀。信的內容很短,措辭彬彬有禮,但意思卻很霸道——牛球國要求中土大米國俯首稱臣,以后每年納貢,黃金多少多少,不然沈槌陛下遲早毒發而死。落款,牛球國主——肉松。
牛球國主一定了解沈槌的為人,知道他是個怕死的慫包。果然,眼圈烏黑的沈槌,連聲懇求:“好說!好說!朕都答應!快把解藥拿來!”他說完,整個大殿都安靜了,大臣們沒料到皇上竟然這樣沒骨氣,好歹裝個樣子再投降啊。
所以,沈槌必須死。
郭大爺面兒上掛不住,不理會貪生怕死的沈槌,怒道:“小小番邦牛球,素無交往,膽敢與我大米朝為敵?你把解藥留下,回去告訴肉松,我大米朝乃中土大國,向來是別國進貢!遠在天邊的番邦小國,竟敢刺殺我朝天子,此仇不報,顏面何在?我朝將不日發兵,征討牛球!”文武大臣有不少同仇敵愾的,也有一些賊眉鼠眼的,表情各異。沈槌媽關心兒子,立刻喊道:“且慢!”她先學著郭大爺的口吻威嚇了幾句,然后急忙認慫,懇請牛球國,凡事好商量,解了毒先。皇后早已嚇得花容失色,對婆婆的話連連點頭。
郭大爺的臉色更不好看了,失望地看了一眼沈槌母子,忽然發動武功,須發一張,朝魔影捶去。魔影后撤,射出毒針,郭大爺了得,一一打落!旁邊的護衛們也紛紛撲上,卻撲了個空,差點跟郭大爺撞在一起。魔影早已如同鬼魅一般閃避出人圈。此時,郭大爺終于面露驚訝,知道了來者的強悍。殿內大亂,忠勇的臣子上前,怕死的臣子退后,魔影閃爍其間,向郭大爺、護衛們連連射出毒針。郭大爺安然無恙,但護衛們卻根本躲避不及,紛紛中招,倒地不起。太后皇后想逃,太監群臣退縮,只剩郭大爺一人鏖戰魔影。
那魔影捂著臉,形似妖魔,閃來躲去,如一陣黑煙,根本不與郭大爺正面交鋒。郭大爺內力強大,對付魔影卻沒什么辦法,眼看沈槌臉色越來越差,焦急之下,招式越來越威猛,漏洞也越來越多。二人鏖戰,殿內混亂,殿外兵馬圍了好幾層,我坐等沈槌死掉。忽地,郭大爺招式一凝,臉色劇變,“哇”地吐出一口血,神色恍惚,有些不明就里,我明白,一定是糖葫蘆的毒發作了!他猶疑地看向沈槌,又看看魔影。他奶奶的,不妙,一代高僧,正在動搖!
我再不出手,大米朝就要投降了!我凝息閃身,瞅準時機,背后偷襲,一擊致命,“啪嚓”一下拍爛了魔影的腦袋,將其打死在地。順勢跪地,大聲喊到:“臣文有智救駕來遲,罪該萬死,陛下恕罪!”不等郭大爺明白過來,我起身從魔影身上摸出解藥。郭大爺臉色變得鐵青,毒發癱坐在地,說不出話來;沈槌嘴鼻噴血,驚慌失措,恐怕已經尿了;皇后也毒發了,嚇得哭個不停,血淚橫流。我假意救駕,急速跑去,手上掉包,把毒針的解藥藏起,掏出糖葫蘆的解藥,拿捏好分量,依次給沈槌、皇后和郭大爺服下。皇太后和群臣長舒一口氣,殿內贊揚聲不絕于耳。
沈槌和皇后不再出血,郭大爺的臉色也緩了過來。沈槌難看的臉色中難藏尷尬,言不由衷:“嗯……文愛卿,你救了朕,實在立了一件大功!怎么……你的樣子變了?”這句話說的時候,他烏黑的眼圈不敢對著我赤誠的雙眼。我退到堂下,斜睨一眼臉色變得像糞一樣的皇后,跪地給沈槌皇帝行了大禮。他心虛地說了句平身。我起身說個緣由:“前幾日,臣帶著蓮花姑娘去普濟寺祈愿,不料被牛球國的兩個魔影盯上,惡戰一場,藏經閣遭焚,臣力不能及,受了重傷,容貌也被毀,可惜只殺掉一人,剩下一個,終究讓他逃走了!臣知道魔影的厲害,傷勢未痊愈就四處搜尋,可惜一直沒有找到!臣總覺得魔影不會就此罷休,心系皇上安危,就回皇城繼續找,好不容易探得蹤跡,飛速趕來,卻還是慢了一步!臣罪該萬死!”說罷,除去妝容,露出原形,再次磕頭,做戲給滿朝文武和郭大爺看。心中罵道,沈槌你丫死去吧,老子恭送你一程,遺憾的是,不能看你化膿了。
磕完頭起身,直直地看著沈槌。沈槌咳嗽著,臉色繼續變黑,喘不上氣,努力說著:“嗯……愛卿……,朕重重有賞……蓮花姑娘……可好?啊我……”說話間,露出駭異、驚恐、羞愧、不明就里等復雜情緒之后,眼神漸漸黯淡了下去,糊里糊涂地氣絕,身子撐不住,臉朝下撲倒在地。在皇太后驚叫聲中,骯臟丑陋的皇后暈倒了,大太監撲來一摸,跪地尖著嗓子哀嚎:“皇上駕崩啦!”群臣隨之跪地,捶胸啼哭起來,有的真切,有的裝假。皇太后離座,抱起沈槌的尸首,坐地大哭起來。
我臉上哭,心中笑了幾聲。大仇得報,可不知何故,突然覺得,心好像分成了好幾層,上面幾層飄著快意,可心底卻重重地沉著一層虛空、悲涼、厚重的濃霧,讓人喘不上氣。我明明報了仇,應該很快樂,可是并沒有真正的快樂。不僅如此,身體也變得不舒服,胸悶、頭疼,臉皮發麻,口里有種古怪的苦味。
我想吐唾沫,卻又不應景,只好咽下去。
正在天地含悲之時,突聞郭大爺一聲巨吼:“都閉嘴!”武功高強的我都被震了一下,別人更是嚇得不輕。幾個哭得動容的大臣,竭力捂嘴,不敢出聲。郭大爺面如金紙,氣息卻足,他威嚴地問:“誰還贊成給牛球國進貢?!”這一下,連沈槌他媽在內,滿屋子百十來個人,沒一個敢出氣的。郭大爺走過去,撫摸著沈槌烏黑的臉,拍拍皇太后的手,背對群臣,看向懸在大殿上方的金匾:“天德好生……天有好生之德,可有的人就是要逆天而行!”這句話,似乎在罵牛球,但我覺得送給沈槌更恰當。
“都怪微臣!救駕來遲!”我見縫插針,“臣請戰!臣愿領兵前往討伐牛球,為吾皇報仇雪恨!”當然,老子才不會真的去打仗,開著我的戰船,帶上家眷,直奔蓬勃,去他娘的國仇!
其他武將也紛紛搶上前,不管會不會水,都聲稱要領兵東征。郭大爺卻道:“此事再議!”皇帝死了,他宣布暫代政務,當場擬旨,東岳城少主沈劍,擇日祭天登基。沈槌無后嗣,這么做合乎祖訓,滿朝文武沒人反對。沈槌的娘傷心欲絕,萬事俱休,哪兒還聽得見那些,只管悲悲切切地抽泣。(暈厥的皇后被抬下去救治,據聞,七日后,自縊而死。我聽到這個消息時,心里再次感到濃重、虛空,并沒有復仇的快樂。雖然她曾經多次害人,也想害死蓮花,可我對她的下場,不覺得痛快。跟蓮花說起這種感覺,她明白我,她說她也一樣,覺得悲傷、沉重,說著說著我們聊到命運,聊到生死,卻毫無頭緒,最后只剩嘆息。)
那天,散場之后,我和郭大爺促膝長談,聊蓬勃、談牛球,說殺戮、道慈悲。我用一知半解的智慧勸他放下,他則說得很決絕:“牛球國一日不滅,我就一日不能開悟?!蔽依斫?,因為他是一個父親。
……
之后幾日,國葬,舉國悲痛。郭大爺夫婦將牛三叔披麻戴孝含淚精制的幾串包金糖葫蘆擺在沈槌陵前,不由得老淚縱橫。
之后幾日,一兵未發、連政變都省去的沈劍順利繼位,祭天登基,封賞大赦,舉國同慶,黃小雨成了皇后,土匪出身的黃家雞犬升天。
之后幾日,我,御弟文有智,被封為東岳城主、東征大將軍,暫居寧城,守護皇宮,抵御魔影。蓮花和凝玉、三姐妹也受了封賞。凝玉很高興,看我的眼神更加熱烈,蓮花卻隱隱憂愁,因為我得打仗去。
我向沈劍提出帶著家眷和棺材去打仗,以示決絕之意,可雞賊的沈劍大概知道我會帶著妻妾們躲到蓬勃不出來,所以不僅不準,反而大興土木給我在東岳城修建府邸,命家眷們暫時在寧城安居。凝玉樂意至極,天天把皇恩掛嘴邊。我煩透了,若不是蓮花老護著她,我早朝她發火了。
……
三月初五,自己還沒成親的皇上,親自給結拜兄弟文有智主持婚典。我的府邸還沒蓋起來,就在皇家別院舉辦。我一下子把兩個妻、三個妾全娶了,蓮花為正室。當日,文家老小、白家老小、凝玉父兄、人皮大俠等,以及各家的二爺三舅、七姑八姨,還有朝中個把重臣、百鬼嶺幾個首腦、陳梟撥浪鼓、老肖老丁、鄧老板劉大姐夫、常胖子大夫、東岳客棧及西關客棧的老板們、甚至無苦大師和爆裂武僧以及胡大屁之輩、張明達之流,一大群相干不相干的人都來了。丐幫不少人也想湊熱鬧,幫主大婚嘛,但秦大有深明大義,按住群丐,獨自前來,并且穿戴得體、舉止得當。韋無常的戲班子自然是少不了的,新登基的皇上念他的好嘛。
我還特地派人去請師父包碧蓮,可她卻沒來,只回了封信,恭喜幾句,送了一個碧玉鐲子。郭大爺也沒到場,自國葬之后,他就回了普濟寺,閉門不出,他也回了封信,也送了一個碧玉鐲子。兩只鐲子是一對兒,好是好,卻不夠。我又偷偷照樣子添置四對兒,讓另外四個姑娘也有。
排場夠大,賞賜頗豐。順順當當,沒有魔影也沒有白庫余孽來搗亂。佳肴環繞,美酒管飽,眾人無論有恩有仇,統統置于腦后。文老爹倍兒開心,朋友們都特別高興,妻妾們的家友也都很有面子。
我戒酒的誓言像屁一樣散了,喝得大醉,離洞房的時辰還早,我便被關二雞和邊掌門合力架回房里,撂在床頭。倆人走后,我腦海里不停地閃出碧玉鐲子,總覺得還是不夠,于是一會兒想起小喬,一會兒想起小雨,后來還想起了芳子……
躺了一陣,把酒逼走些,清醒稍許,正惆悵著,文老二趕來了,說皇上要早些回宮,要扶我出去恭送。我已經運功散去了大半酒勁,哪兒肯讓他扶,跌跌撞撞趕去。
臨行,皇嫂小雨對眾人說:“文少俠是個不拘一格的人,蓮花姑娘她們又都是閨秀女子,各位俠士盡興之后,散去就好,不得驚擾?!被屎蟀l話不許鬧洞房,誰敢不聽?
皇上一家走后,賓客們也已喝得差不多,各自告辭。
我送走賓客,回到洞房外,有些躊躇。屋里點了燭,噼噼啪啪的,我捅破窗紙,瞧見五個娘子有四個撩起蓋頭正在搓麻將,只有蓮花還乖乖坐著。
動靜可能被身懷武藝的三姐妹聽見了,也不見仨人交流,一個按住凝玉的嘴,一個吹滅燭火,另一個“嘩啦”一聲收走了麻將。等我下一刻推門,燭光已經再次亮起,五個娘子好端端地披著蓋頭排排坐著。
……
這天夜里,按照禮法,我本該跟諸位娘子實實在在結成夫婦,尤其是蓮花。但可惜沒有,幾位娘子都不肯,好像是因為,皇后不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