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這么多天了,你可終于肯露面了啊。”自平王造反,宋光景四處奔波勞碌,連續多天作戰,滿臉的風霜憔悴,身子都瘦了。
反觀魏元良卻容光煥發,精神十足,和在丞相府見到的他判若兩人。還是一襲白衣,卻更加有了翩翩公子的儀態。
“是啊,當然要出現了,本世子再不出現,不就讓丞相大人你,守住了大魏城門了嗎。”魏元良找了個地方,自顧自地坐了下來。
宋光景站起來,親自沏了一壺茶,端給了魏元良。“世子奔波而來,用一盞茶吧。”
“丞相大人仿佛對這場戰事胸有成竹?”
“本相以為,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沒什么好怕的。”宋光景端起茶杯,慢慢地喝一小口。
“世子不嘗嘗嗎?這種茶可不多見。”
“到底是一路靠自己做到丞相高位的人,當真是大才。”魏元良輕輕抿了一口茶水,又放下來。“若你我聯手,待事成之后,本世子可許你攝政王一位。”
“哦?難道世子想坐上皇位?”
“不不不,本世子若坐上皇位,名不正言不順,勢必要遭到天下百姓口誅筆伐。但只要把權利握在手中,這皇位坐與不坐又有何區別?”
“哈哈哈,世子當真是想的周全。”宋光景走到他面前,按住他的雙肩。“可惜了,你沒有這個機會了。”
“你……”魏元良感到腹部一陣劇痛,突然明白了,剛剛喝的茶有毒!
“你……何時下的毒。”他明明親眼看著他沏的茶,怎么會?
“自從你在本相的書房出現那天以后,本相便時刻帶著這盞專門為你而做的茶盞。”毒一直抹在茶盞內壁,就等著他出現。
“呵,本世子死了,你也不會好過的!你……你必遭……刀劍……刀劍剖心之痛!”
沒由來的,宋光景突然感到脖子有一陣的寒意。“本相是何下場世子是看不到了,但本相現在卻能明明白白地看到世子的下場!世子放心,這場戰爭,本相必贏。”
沒一會,鮮血滴落在白衣上,魏元良,喪命。
“你看這白衣,多像喪服啊……”
……
第二日,宋光景便明白了魏元良最后那話是什么意思。
魏元良死后的第一個清晨,平王軍中便開始大范圍傳播:“平王只是要為子討一個公道,無心他人性命,只要丞相自盡,絕不濫殺無辜。”
魏元良已死,就算拖出他的尸首,也只能更加坐實他殺人一事,與謠言無利。
再后來,就有了軍營帳外眾士兵聯合,逼他自盡一事。
他沒有想到的是,不僅平王軍隊中大部分都是魏元良的人,自己這軍中也被安插了不少臥底。當真是失算。
還好他在最后利用地形優勢留下了應對之策,不然怕是守不住他的姑娘。
……
“所以……上一世你不是在戰爭中被人殺死,而是……”自盡!
魏卿心疼地摸了摸他的脖子。最后她去丞相府看他,他脖子上那么深的一道大口子……他是懷著怎樣悲壯的心情才下得去手啊。
“公主殿下。”宋光景突然按住她的手。魏卿聽到這個稱呼,渾身一哆嗦,每次他一叫“公主殿下”絕對沒什么好事。
“咱們去床上繼續說。”說完,突然抱起魏卿往床邊走去。
“你!無恥!”魏卿早上起床著急忙著大魏的事情,只穿了一身中衣,先下一掙扎,全都散開了。
“無恥就無恥吧,不無恥那里來的子嗣呢。”
……
大魏,上書房。
“皇上,您年紀還尚小,國家政事就交給臣和諸位大臣去處理吧。”魏元良坐在上書房的首位,揉了揉站在他旁邊,剛剛成為皇帝的十皇子的腦袋。“您就安心學習,玩耍,照顧好身體就行。”
“你放肆!我才是皇帝,你竟然敢坐在這個位置上!”
“好了,臣帶你玩好不好?”魏元良哄小孩一樣的把他抱了起來。
“你放開我!放開!放肆!”
“來人!把他帶走。”魏元良將他打暈,交給了內侍。“把他帶回他的宮殿,關起來,看著他別讓他亂跑。十日后舉行登基大典。”
“是。”內侍抱著十皇子,迅速往外退去。
“周遠。”一個侍衛應聲而出。他就是一直跟在魏元良身邊的暗衛,攻入皇宮后魏元良為了方便,將他變成了侍衛,也賜了名字。
“屬下在。”
“去把我們的人安插在每個大臣府中,實時監視,若有異動立刻來報!”
“是。”
“還有,今日在大殿上殺的那些人,安個罪名,把全家處理干凈。把我們的人換上去。”
“世子……不,攝政王殿下,全家的話,是否會引起民憤。”
“民憤?本王不是讓你安排人在百姓中放流言了?”魏元良笑了笑,“盡管去做吧,百姓都是些易怒的人,一聽說這些官員有這樣的罪名,怕是跟著一起罵都來不及。”
這世間愚蠢的人不在少數,大都只會跟著大部分人一起,看見別人干什么,自己也上去摻和一腳,至于為何要摻和這一腳,他們也不知道。這些人為何要被他們這樣對待,他們也不明白。只不過是干了大多數人都在干的事情罷了。
當他們會冷靜下來思考真相和思考自己該做什么的時候。他們就不會再是個只知道成天喝醉酒吹大話的市井小民了。
……
果然,大理寺給這些官員定罪之后,百姓群起激昂,恨不得立刻就將這些“罪人”全部凌遲處死。再加上魏元良放出去的流言。現在幾乎所有百姓都在贊頌魏元良“胸懷寬廣”“大義滅親”“正直善良”。
這些事情也讓朝中的所有官員見識到了魏元良的手段。幾乎所有大臣都表示愿意效力與攝政王,為他伏首稱臣。
當然也有幾個不服的大臣。他們以為魏元良如此行事,乃是小人做派,不愿屈居其下,毅然決然地遞了辭呈。
魏元良也很爽快地批了他們的折子,準許他們告老還鄉。至于他們一家有沒有安安全全地活著回到家鄉,這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