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上海浦東迎來開發開放30周年。1990年的浦東是一片片農田,如今已成為一座功能性、聚集性和現代化的新一線城市。回憶過去30年,由于時代的不斷更替,造就了今天的浦東,在未來道路上還需要不斷傳承和創新,給人們展現一個全新的畫面。
改革引領浦東走向發展前沿。浦東開發區被人們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傳奇”,它的發展借鑒改革開放,適應了社會的發展。面對國際貿易多元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環境下,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指導下,開發開放浦東,吸收改革的寶貴經驗,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制定出臺一些適合浦東區發展的經濟政策,彰顯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堅定決心和信心,使浦東迎來發展的大機遇。這些經驗的累積可以復制,推廣到各地區,從而推動各地區經濟發展。而立之年,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當同伴們都在睡著時,浦東一步步艱辛地向上攀爬。浦東的原貌是141號一座座小院落,到今天已然是開發的陳列館。上海市政府辦公的地方也坐落在浦東,是上海的經濟和政治中心。由于地區政府的求真務實和人們的艱苦奮斗,才有了今天的浦東。
浦東走的是一條溝通東西的制造之路。上海浦東創造了很多“第一”,第一輛磁懸浮列車的研制成功,第一架載人客機C919客機的正式起飛。10年前的上海世博會,聚集了高端的機構和跨國公司,因此成為中央活動區;“一軸四館”的擴建,中國寶武,中國飛商等13家央企搶先占領浦東,韓國SK和美國鐵獅門也紛至沓來,給浦東帶來發展機遇,凸顯了“一帶一路”在建設中發揮的引領作用。
****疫情期間,振華重工海外完成了35臺設備交機工作,以及2個航次卸船工作。通信技術的變遷和信用簽證制度的出臺,從原來的申請、審批,再郵寄海外的復雜過程,到如今網上填單打印,從一周壓縮到一小時,時間上的壓縮,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這也是印證了浦東的經濟技術的高速發展。
教育隨經濟建設的發展,漸漸走向更優化,質量更高的方向。程玲,回母校,做了30年孩子們的太陽。她在幼教崗位上,從懵懂到團支部書記,教政組長,再到園長,她抓住了浦東發展的機遇,守望了每一個孩子。教育事業薪火相傳,除了程玲,還有很多像她一樣,在教育事業用努力和汗水澆灌每一位孩子的人民教師。他們用自己的故事,書寫教育事業的忠誠。
回憶浦東過去,一路走過來從篳路藍縷到世界標桿。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各地區借鑒浦東發展的實踐經驗,走出去,有利于帶動中國的經濟發展,促進世界經濟共同發展。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0-04-16/5e9855a8de42b.jpeg)
丫小怪
出發點是一篇議論文,不想占用太多章節,所以就………嗯,一次性發出來看好了,文筆不好,就當看著玩,看新聞寫的所以也會有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