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覺得此戰(zhàn)根本就沒有可行行啊!
就是讓自己造好戰(zhàn)船,水戰(zhàn)也干不過人家實打?qū)嵉乃姲。?p> 視察了一天,他們也沒有說出所以然來。
晚上沈從回到營帳,大帳內(nèi)便有落葉收集的一些關(guān)于三位老督軍的一些情報。
護南軍督軍劉能,是黔南道督軍,以前是陸如松的部將,負責運送糧草及后勤,行軍風格以穩(wěn)著稱,善守不善攻。
平南軍督軍劉潛,也是黔南道督軍,是文官轉(zhuǎn)武將,通曉兵法,喜歡論戰(zhàn),并無戰(zhàn)斗經(jīng)歷,經(jīng)常率兵演練陣法。
安南軍陸如松,時常參加一些平叛和對邊境的一些戰(zhàn)事,算是帝國少有的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老將,主要帝國南疆久無戰(zhàn)事。
如今突然戰(zhàn)事四起,他們這些老將卻是個個躍躍欲試,想證明自己一生所學,只恨馮唐易老,頗有一種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氣概。
而對手江左軍團徐凱,年紀要比他們小一些,但是也有五十多歲,曾率領(lǐng)水軍出海打擊海盜,一舉掃平為禍幾十年的海患。
水軍戰(zhàn)術(shù),帝國無人出其左右,沈從疑惑像這樣的能人,為何謀殺楚王,反叛帝國。
即使叛軍勢大,不可抵擋,朝廷也只會追究定山軍蕭卷平叛不力,而他統(tǒng)帥的是水軍只需付次要責任。
據(jù)說徐凱反叛前見了叛軍的第一謀士方聞式,第二天便殺了楚王,裹挾定山軍蕭卷一起反叛。
沈從對方聞式很是好奇,據(jù)說他是和自己是同科,不過他名落孫山。
曾向楚王謀求官職,建議安撫流民,提出用軍糧救濟災民,借出去年夏季的陳米給百姓,換取來年的新米。
楚王罵他是亂軍之策,只有保證軍隊的的糧草,就不怕流民造反,被驅(qū)打出王府,而后便加入叛軍。
侮辱他的楚王被他小小的計策殺死,而叛軍的勢力轉(zhuǎn)眼便一發(fā)不可收拾,帝國都有可能轉(zhuǎn)眼覆滅。
沈從覺得這場戰(zhàn)爭恐怕最近打不起來,他把心思都放在軍隊的訓練方面。
而莫誠和章林卻經(jīng)常出去偵查敵軍及地形。
沈從可不想真的打起來,自己的軍隊就是烏合之眾,真的只是來湊熱鬧的。
估計兵部尚書夏云尚也是這么想的,兵器還沒有配齊,難道他想讓自己送死嗎?
……
雖然陸如松每天都帶著沈從偵查敵情,但是都是一如既往的無計可施,如此過了五天。
沈從的中軍大帳,召集各營校尉,商討下面的訓練計劃。
而還不待沈從交代接下的訓練計劃,莫誠便打斷了沈從……
“督軍,我認為想要渡河作戰(zhàn)基本沒有可能!”莫誠指著地圖慷慨激昂的說道。
沈從淡淡的說道:“我知道啊!所以我在商議訓練的事啊!”
各位校尉互相望了望:“……”
心想:你們督軍都知道,那讓我們急行軍趕來干嘛?看我們當兵的好折騰嘛!
莫誠接著說道:“督軍,各位將軍請看。
赤水水面寬闊,如今是晚秋所以河流也不算湍急,敵軍只要封鎖河面,我軍便無法渡過河面。”
大家都點點頭,這大家都知道。
“現(xiàn)在我們趕造戰(zhàn)船,已建其半,這幾日敵軍一定會偷襲水寨。”
大家面面相覷,都覺得有可能。
沈從覺得偷不偷襲都無所謂,反正就是建好了也干不過別人的水軍,還不如讓敵軍燒了,不然渡河作戰(zhàn)失敗,還不是要整船整船的士兵沉河喂魚。
“敵軍一定都在盯著我軍戰(zhàn)船的建造,如果我們士兵每人背一段晾干的木樁。
而后一夜急行到下游,下游河面寬廣,敵軍派的斥候最少,而后用木樁兩根木樁困在一起渡河。
即迅速又穩(wěn)固,不到半個時辰全軍便會全部渡過河面。
而后放棄攻擊敵方水寨,直接進攻江陵城。
敵軍的水軍一定會棄城離去,進入大江,與我們進行新的隔江對峙的態(tài)勢。”
沈從覺得此計和韓信木罌渡河擊魏有異曲同工之妙。
莫誠此計不僅可行,而且還算到敵軍的下一步動向。
攻擊敵方的水寨也是沒有意義,敵軍有一大半的兵力在船上,只要敵軍上船我軍便無計可施。
可是如果我軍直接進攻江陵城,敵方的水軍也不敢回軍支援,不僅怕半道被設伏,還容易丟掉戰(zhàn)船,那對他們便百害而無一利。
沈從點點頭說道:“諸位有什么意見。”
安巨能率先同意莫誠的意見,因為他要黎族獲得首功,一血黎族的恥辱。
如此黎族的將領(lǐng)要求計劃保密,由定難軍單獨實行。
可是沈從不想同意,如果不向陸如松商議,很容易被其余督軍指責擅自獨行,違抗軍令。
要讓新砍伐的樹木晾干,讓它漂浮水中估計要七八天,而后再制作木罌估計又要三四天。
如此,沈從讓莫誠和李尋思收集農(nóng)戶家現(xiàn)有的木樁,制作木罌。
因為木罌浮力更大,更輕更適合快速行軍。
此計講究的就是聲動擊西,搶的就是時間差,速度越快越安全,一旦敵軍發(fā)現(xiàn)就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沈從現(xiàn)在考慮的唯一問題,是要不要想陸如松稟報,如果向陸如松稟報又會影響黎族人的情感。
因為這是黎族想向世人證明,自己并不比安南軍差。
如此,此戰(zhàn)之后,自己肯定要和安南軍他們分兵,不然以后肯定也難以相處。
沈從越想越覺得不對,雖然現(xiàn)在安南軍對定難軍沒有發(fā)難,可是相處久了矛盾肯定會激化,畢竟是有過血仇。
如此沈從便下定決心,即使自己現(xiàn)在掏心掏肺的對陸如松,難免以后不會禍起蕭墻,既然有矛盾,就趕緊想辦法分兵。
如此一切準備妥當,沈從便在等一個機會。
三日后,果然如莫誠所料,江左軍團的水軍對安南軍的水寨發(fā)起了火攻,準備燒毀新造的戰(zhàn)船。
沈從看到水寨火光沖天,如此便命令全軍每個士兵,開始帶上木罌向下游急行二十里。
而后將四個木罌捆在一起,全軍一起渡河,不到半個時辰,全軍便在對岸集合列隊。
而安南軍水寨,正在與江左水軍進行船戰(zhàn),陸如松也早有準備,在水寨附近藏了好多小船,準備了足夠多的火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