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著《中華武魂》,仿佛置身到了武俠世界。
手持三尺青鋼,仗劍江湖。
遇到不平事怎么辦?
我有一手好武藝來解決不平事。
歌曲再繼續。
“柔情那鐵骨,千金一諾。
生前身后起煙波;
好一個富貴浮云你奈我何!
劍光閃處,如泣如歌。
一腔血,流不盡英雄本色。
兩只腳,踏破了大漠長歌。
三聲嘆!嘆!嘆!只為家園故國——!
四方人,傳頌著浩氣長歌——!”
《中華武魂》還有一首姊妹歌,名叫《天地武魂》。
歌手是同一名歌手。
《天地武魂》是紀錄片《華國武俠電影人物志》的主題曲。
陳實聽《天地武魂》的時候,首先就想起了江湖中傳說的百曉生,你說他不在江湖,江湖卻處處有他;你說他身在江湖卻又超然于世俗,只做江湖的記錄者。
“好!”
歌曲唱畢,眾人紛紛叫好。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這首歌可以說點燃了他們心中的武俠夢。即使是女子也不例外。誰說女子就不能闖蕩江湖了!
白發魔女了解下!
“歌就唱到這里!感謝大家的捧場!小人不勝感激!”陳實抱拳謝道。
說實話,開始的時候,只是唱首歌而已,沒想到能引得這么多人的圍觀。
意外有好與壞,這次意外應該算好的吧?
陳實這么想著,眼神不由自主的看向方樂安。
“好了!歌唱完了!大家散了!散了!”方樂安吆喝道。
陳實看著方樂安這幅模樣,笑了笑。
這個場景像不像,古代街頭賣藝的。
臺詞再換一個。
“各位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你笑什么?”方樂安看著陳實不解道,我好心幫你,你卻笑我,還是不是兄弟了。
“你舞臺恐懼癥沒有了?”陳實笑道。
“舞臺恐懼癥?”方樂安忽然想到剛才合唱的事情。“你詐我!”
“去去去!我詐你干什么?我是在幫你,你不知道嗎?”陳實繼續道:“而且這一切都是場意外,你知道嗎!”
“哈哈!謝了!”方樂安道了聲謝,道:“不過,舞臺恐懼癥我早就沒有了,身為一個成年人,而且還是已經在工作的成年人,再有舞臺恐懼癥,說不過去吧!”
“誒!你這話說的就不對了!有不少成年人都有舞臺恐懼癥呢!”陳實道:“即使他們邁入了工作崗位,但是缺少這方面的鍛煉,舞臺恐懼癥還是存在的。
當然在我看來舞臺恐懼癥是分好和壞的。
有的人,會因為舞臺恐懼,而表現的不盡人意!比如說你!”
“你這就是傷口上撒鹽了!”方樂安道。
陳實繼續道:“有的人,會因為舞臺恐懼,而超常發揮。就比如說我!”。
方樂安搖頭笑了笑:“真不要臉!”。
“我說的是實話!”陳實笑道:“參加歌王的時候,我確確實實的對舞臺恐懼了。當然其中不僅包含了恐懼,還有激動。我感覺我仿佛天生就是舞臺之王!”
“各位,家長朋友,快點帶著小朋友,過來集合了!我們要出發前往下一個目的地了。”這時候張老師拿著喇叭吆喝道。
陳實看著遠處的張老師。
“一個這么好看的女老師,拿著喇叭在那吆喝,這畫風感覺很清奇啊!”
“陳實哥哥!”人群散開后,小楠小跑來到陳實身邊。
“小楠,玩的開心嗎?”陳實蹲下身子看著小楠笑道。
“開心!”小楠露出笑容,道:“陳實哥哥我將你講給我的故事講給小慧聽了,你的故事小慧聽后都說好!”
“哦!是嗎。”陳實起身,牽著小楠的小手,“既然我的故事小慧聽了都說好,那你是不是更應該聽陳實哥哥的話,這樣陳實哥哥才能講更多的好故事。”
陳實跟在隊伍后面,身旁就是方樂安一家人。
“可是。”小楠抬頭看著陳實,道:“小楠聽說一個好故事需要好長的一段時間才能講出來。”
陳實笑道:“我的好故事呢!是小楠笑聽我就有!”。
“嗯嗯!”小楠想了想繼續道:“那陳實哥哥這樣,你不用給小楠的舊朋友講了,你給小楠的新朋友小慧講吧。”
“不是吧!小楠這么小,就知道喜新厭舊了嗎?”陳實故作震驚的看著小楠。
小楠搖搖頭,道:“小楠不是喜新厭舊,只是因為小慧跟小楠更親。”。
“那為什么小楠的其他朋友不跟小楠親呢?只有小慧跟小楠親。”陳實問道。
“因為,小慧的爸爸是陳實哥哥的兄弟,而陳實哥哥是我的哥哥,所以小慧和我親。”
方樂安哈哈笑道:“沒想到,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攀關系了。”。
“攀關系?”小楠大眼睛看著方樂安,眼睛中充滿著濃重的好奇心,“方叔叔,什么叫攀關系啊?”
“啊...”方樂安不知道該怎么解釋,剛才只是開個玩笑,總不能告訴這么小的孩子什么叫攀關系吧。
“我知道!”小慧看著小楠道:“攀關系,就是攀爬一個叫關系的人。”
“攀爬一個叫關系的人?”小楠好奇地看著方樂安,“可是小楠也不認識叫關系的啊?我只認識陳實哥哥,要攀爬也是攀爬陳實哥哥。”
“哈哈!”陳實聽了后大笑。
連彩靜也感覺好笑的點點頭。
“小孩子的心思真是單純啊!”連彩靜感慨道,眼睛看著方樂安,不知道在想什么。
“有故事!”陳實自認為是一個敏感的人,他能一眼就能看出誰看向誰的眼神有沒有故事。
“對了!陳實,你還會講童話故事啊?”方樂安好奇道。
“當然了!陳實哥哥講的故事比爸爸的好聽多了!”小慧笑道:“如果爸爸想聽,回去后,我講給爸爸聽。”
“好!”方樂安笑道。
陳實攤手道:“現在的人,總得多學一門技術吧,這樣總不會餓死!我知道一個真事。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的爸爸,他是賣面條的。
我那個朋友小時候,總是被爸爸逼著學怎么做面條。
導致長大后,他特別討厭面條。
不過后來當他人生失意的時候,是他爸從小逼他學的這門手藝,讓他度過失意的那段日子。
所以說技多不壓身,總有用到的時候。”。
“哈哈!”方樂安笑道:“你這個解釋中聽!”
“什么叫中聽!事實就是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