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葛武領命后,于軍中尋見劉明,告之細情,三人于是共商應對之策。
原是劉明自被賀世雄生擒后,感念凌云不殺之恩,又因不受王虎重用,故而投于凌云。
今番歸于王虎帳下,乃是受凌云之命充當細作。
而葛文葛武二兄弟本是青州涯山人,受豪強欺壓,便與鄉親逃入山中,結寨自保。
王虎惜其兄弟勇猛,欲收二人為己用。
葛氏兄弟本不愿,但王虎大兵壓境,以二人鄉親性命相挾。
葛文、葛武無奈,于是表面臣服,暗中欲設法救助鄉親,奈何實力不濟,只得尋找外援。后撞見劉明暗通凌云,便以此為機,欲借凌云之手解救鄉親,脫離王虎。
三人便時常密謀,王虎,文鵬宗皆不知此事。
此時,葛文葛武領命為先鋒后,便與劉明于營中暗商應對之策。
劉明沉思良久,道:“君等可將計就計,奉命而行,與張云山戰時,可相機行事,切不可讓文鵬宗如愿。近日我已探得鄉親所在,待我入見王虎,以助劉桃之為由,帶兵前往,到時與凌云合力攻破劉桃之后便救鄉親。事成之后,遣人來告,君等待信即可。”
葛文葛武聞言大喜,拜謝而出。
劉明于是入帳面見王虎,以助劉桃之為由,乞兵前往。
王虎本不同意,但文鵬宗勸說道:“張邦昌雖少兵寡將,但詭計多端,劉桃之軍中亦需有人相助。劉明此去,定有可為。”
王虎遂不多言,便授劉明三千兵馬,令其相助劉桃之。
劉明大喜,拜謝而出。
卻說林洛自求得援軍后,快馬加鞭趕回平城。
張邦昌得知后大喜,笑道:“此番破賊有望矣!”
于是調派林洛率兵兩千前往平關支援。
林洛領命而出,至平關與凌云、凌霄匯合,告之陶遜出兵援助之事。
凌云等將大喜。軍士見援軍至,士氣大振。
眾將復歸關樓中商議退敵之策。
林洛細看沙盤,思量片刻,揮指其中突兀處,道:“我有一計可破敵軍。距平關十里外有一蓬山,此山兩側絕壁,易于設伏,若能引敵軍至此,必能擊潰敵軍。”
凌云然其意,但苦于無計引誘敵軍。
眾將正思索間,忽報有人求見,凌云便喚其入內。
詢問細情后,得知此人是劉明帳下親兵。
眾人本不信,但見來人拿出劉明信物后,便不再有疑。
來人道:“劉將軍旦夕將至。先差我前來報信,問將軍是否夾擊劉桃之?”
凌云大喜,道:“此乃天助我也!你當回報劉明,告其切莫動手,只需使劉桃之于三日內入蓬山,到時我自有應對。”
來人受命而去。
凌云便做布署,令凌霄率軍三千前往蓬山設伏,其余眾將待賊軍中計后率軍殺出,與凌霄合力進攻賊軍。
眾將領命而去。
未幾日,平關外,劉桃之帳中,有一人滔滔不絕宣令,其階下眾人跪地拜聽。
跪地為首之人便是劉桃之。
片刻,那人宣讀完畢。
劉桃之面色陰沉,接令后,差人帶使者出帳歇息。
待人走后,桃之回首告眾將道:“文鵬宗此計不妥!我等雖統兵一萬,為先鋒自是充足,但想攻略東萊郡卻是不易。況張邦昌亦有八千之眾,我等攻略他縣,必會損兵折將,彼時張邦昌襲我后路,豈不危矣!”
眾將皆以為意。
劉桃之問計如何。
眾將聞言皆低頭不語。
劉桃之無奈,便回主座思索對策。
正此時,有手下來報,言劉明率軍前來助陣。
劉桃之大喜過望,親往相迎。
時劉明已得親兵回報,知曉凌云設伏一事。思索一夜,想得一法。
待入帳后,雙方寒暄畢,便切正題。
劉桃之將令與軍中實情相告后,問劉明有何對策。
劉明裝作思量,言道:“若是如此,縱是加上三千援軍,也未能攻占東萊郡。”
劉桃之深以為意,忙附言稱是。
劉明踱步緩行,似有所憶,道:“我來時料敵與君相持,必未防援軍,便遣斥候先至,探得敵軍糧草所在。若燒敵糧草,敵軍士氣必落、軍心渙散,彼時我軍乘勝追擊,平城可破,張賊可擒矣。”
劉桃之大喜,問其糧草所在。
劉明不言,只手指沙盤蓬山。
劉桃之急步上前,緊握劉明手,喜道:“此戰若勝,公當為首功。”
劉明諾諾應承。
劉桃之便召眾將,自率大軍進襲蓬山,讓劉明率軍留守。
眾將領命而出。
劉明見計已成,待劉桃之率軍離去后,便遣人報于凌云。
次日,凌云知敵營空虛后,急召眾將,引軍殺赴敵營。
劉明見凌云親至,不由大喜,忙將營門打開,將凌云放入。
賊軍抵擋不過,四散而逃。
凌云遂乘勝追擊,殺往蓬山。
卻說劉桃之率部突襲蓬山。
行至山腳,桃之見山林茂盛,似有旌旗飄動,頓時疑心大起,恐有伏兵,便欲領軍還。
其正思量間,忽聞四周喊聲齊舉,伏兵盡出。
桃之心下大驚,欲突圍之時,后方卻有亂箭射來,擋住退路,大軍頓時慌亂難制。
整軍之際,桃之忽望見有一將著灰甲灰袍,正站于山間指揮。此將正是凌霄。
劉桃之遂集結軍隊,仰攻殺向凌霄。
凌霄遠遠望見,知曉敵軍企圖,張弓搭箭,一箭正中劉桃之右臂,緊接又射一箭,劉桃之吃痛之余,慌忙閃過。
凌霄見敵逼近,翻身上馬,率軍沖向敵軍。
雙方纏戰,短兵相接。
戰過半響,凌霄兵少,漸不能敵。將潰之際,忽見有一彪人馬殺來。
臨近之人轉身視之,見來軍為首者身著白甲白袍,甲胄上點點泛紅,跨騎黑馬手提寶劍,打“凌”字旗號。
賊軍大驚,慌不能擋,亂作一團。
凌霄見援軍已至,心中大喜,振奮精神,連殺數敵后,尋見劉桃之,便手握寶刀向其殺去,猶如天崩地裂之勢。
劉桃之見敵援軍至,氣已卸了大半,又因右臂箭傷發作,再難抵抗。
凌霄殺來時,劉桃之反應未及,兩馬交錯間,便被凌霄砍為兩段。
賊軍望見凌霄斬了劉桃之,頃刻大潰,各自逃生。
凌云與凌霄會師后,便領大軍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