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適合篇
我覺得人生最可悲的事情就是對的方法用在了錯的人身上,而錯的方法卻用在了對的人身上,不僅可能會白白浪費很多時間,甚至還可能會產生無數的悲劇,就像人參一樣,都說它的營養價值有多么多么的好,但如果用在一個本來就上火的人身上那就跟毒藥差不多。
從前有一只大鳥飛過一個國家,那個國家的國王就認為這只大鳥是非常吉祥的,于是把大鳥關在了一個非常華麗的籠子里面,用自認為最高規格的禮儀跟最動聽的音樂去祭祀這只大鳥,最后這只大鳥卻郁悶的死掉了,國王始終搞不懂為什么我對這只大鳥這么好,大鳥卻反而死掉了呢?其實這是因為國王根本就不了解大鳥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是用自己認為的好去關心這只大鳥,就像現在很多父母一樣自認為對孩子有多好、多么關心,但其實很多時候根本就不了解孩子真正適合些什么、需要些什么。
有時候我自己也很困擾,因為我爸總是用他自己的標準來關心我,比如吃飯的時候,他覺得好吃的東西就拼命推薦想讓我吃;他覺得好看的電視就拼命推薦想讓我看,每次我都要很耐心的跟他講:“如果每個人喜歡的東西都一樣的話那為什么你跟爺爺不是做一樣的工作?不是一樣的愛好?不是一樣的生活習慣呢?”
不過以前其實我也是一個很喜歡用自己的標準去推薦一些東西給別人的人,那時候總是把自己認為多么好看的視頻、電視、講座等等這些推薦給別人去看,但有時候別人真的不是太感興趣但又不好意思駁我的面子,只好勉為其難,尤其是有時候我讓別人看完之后還要別人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現在想想真的是有點強人所難。
后來我之所以改變了這個想法是因為我換了一個工作,那個工作當時基本都是右手用的比較多,左手比較閑,于是我改變了方法讓兩只手用起來都平均一點這樣產量加了很多,然后很高興的主動把這個方法分享給不同的同事,但幾年下來學會的人寥寥無幾,我這才真正明白再好的東西即使適合自己也不一定真的適合別人,就像那些成功的經驗很難被復制一樣,因為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從那以后我就很少去主動推薦給別人一些自己認為多么好的東西,只有當別人問我時才會根據別人的情況給出幾個不同角度的建議讓他們參考,因為我明白了如果我們真的想對一個人好的話必須要找到適合別人的方法,而不只是用自以為是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畢竟鞋子到底合不合腳只有別人自己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