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要結婚了!這可是驚天的大事。
整個京城的人都在議論這件事。聽到未來的皇后是品性相貌很好的葉家千金時,各種贊譽更是數不勝數,甚至俞傳俞烈。更是有人寫詩道:“千秋無絕色!悅目是佳人!傾國傾城貌!驚為天下人!”
茶館。
“據說咱們這未來的皇后啊,那可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啊,而且品性那也是極好啊。”茶館里有一人道。
一位書生模樣的人說道:“切,你說的都不準確,咱們這皇后可是號稱一千年才出的美人啊。”書生興致勃勃的講起未來皇后是多么傾國傾城。
這時有人漸漸覺得不對了,不確定地道:“這話好像二十幾年前形容太后的吧。”
書生急道:“……胡說,這可是大家公認的。”
眾人都笑笑不在意,繼續讓書生講下去。
書生這才興奮的繼續說下去。
“要說咱這位皇后啊,品性那也是一絕,有一次……”
皇宮。御花園。
易凡與林九在石子小路上散步。
自從成立內閣后,易凡確實輕松了不少,經常有時間來御花園走走,放松一下心情。
一想到就要成婚了,說實話,易凡心里有些緊張。前世自己一直努力工作,沒時間去交女朋友……好吧,可能跟沒錢、長得一般也有關系。
但自己一直渴望著有個家,每當自己加班回來的時候,家里的燈是亮的,飯是溫的,沙發上總有一個人在等自己。
前世自己努力得不到的,自己穿越后卻輕而易舉得到了,說起來倒有些諷刺。
易凡真的很期待啊,期待葉念薇看到自己時的樣子,易凡甚至能想象到葉念薇看著自己驚愕的樣子。易凡開始期待自己今后的生活,開始期待大夏的未來。
不過,這皇帝成婚禮儀實在是太多了,自己這幾天可有得忙,還要到天壇、地壇、太廟,告祀天、地、祖宗。宮里面的布置已經煥然一新,紅氈鋪御路,貼門神、對聯,掛燈籠、彩綢。整個皇宮充滿了喜慶的氣息。
易凡知道,最麻煩的還是大婚當日。各種繁冗禮節,多得要命。易凡也和前任禮部尚書高則說過,不如減少些禮節,哪料高則吧啦吧啦說一堆,什么“古法不能廢,天子要有天子的禮儀。”等等,把易凡說得頭疼,只好遵循原來的禮節。至于為什么不是禮部尚書葉狄負責大婚,是由于現任禮部尚書葉狄是葉念薇的爺爺,所以,大婚的事由高則負責。
京城葉府。
自葉家接到圣旨后,葉念薇便被接到了京城,暫住在葉狄家中。
葉念薇在房間內來回地踱步走著,巧兒推門進來。葉念薇趕忙迎上前道:“怎么樣?問到了嗎?”
巧兒道:“打聽到了一些。”
葉念薇驚喜道:“真的,快說說。”
巧兒道:“當今圣上性情溫和,沒聽說在朝廷上發火的。”
巧兒靠近葉念薇耳邊,道:“還有,我向宮里的宮女打聽,沒有皇上寵幸宮女的事,應該不是多情的人,”
葉念薇心里松了口氣,又問道:“還有呢?”
巧兒淡淡道:“沒了。”
葉念薇驚訝道:“沒了!”
巧兒委屈地說:“當今圣上低調,我又接觸不到身份高的宮女,所以只能打聽到這些。”
葉念薇嘆了口氣,道:“好吧。”
葉念薇自從得知自己將是未來大夏的皇后,便更加焦慮。心里總想著自己能不能當好皇后,若是皇上納了其他的妃子,自己該怎么辦。越想越焦慮,只好讓巧兒去打聽一下皇上是什么樣的人。
巧兒道:“小姐,你當上皇后,那可就是一國之母,受萬人景仰啊。”
葉念薇坐在椅子上,說道:“好了,不要說了。”葉念薇心里可不想當什么一國之母,受萬人景仰。她只想找個可靠的人,平平安安地過好一生。
漸漸地,葉念薇眼前浮現出了一個帶著銀白色面具的男人,要是他便好了。
巧兒見葉念薇悶悶不樂,道:“小姐,我們去花園走走吧,那兒的菊花開了,可好看了。”
葉念薇起身道:“好吧,去看看。”葉念薇決定先不想這些了,先放松放松心情吧。
時間很快流逝,這些天易凡了解了很多禮節。
天子成婚主要分為六步: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納吉就是送禮。問名像后世的簡歷一樣,國丈把女方的姓名、年齡、生辰八字等等內容的“表”交給天使。這是民間。
皇上得有牌面。送禮要挑好的,而且送禮要派兩人,模樣端正,懂禮貌地去。這還不行,要舉行個儀式,禮部官員擬定了禮儀程序和規范,置兩張桌子,鋪上杏黃色緞子桌布,一桌放“節”,另一桌放“問名”詔書。
先有欽天監官員報:吉時已到。
皇上先落座,同時奏雅樂。大臣伏地叩拜,高呼萬歲。宣制官奉詔書,扯著脖子喊,“任命***和***為正、副二天使,去未來的國丈家納采,問名”。樂曲聲中,兩位天使奉節、奉詔。
禮成,皇上退朝。正使拄著節,副使捧問名詔書顛顛兒的;儀仗隊、鼓樂隊在前開路,凈街御史在前面遇見擋路的就趕走,送禮官員跟在二使屁股后頭,自皇宮出發,吹吹打打、浩浩蕩蕩地奔向未來的國丈家。
這一套下來,易凡感覺自己都要睡著了。
納吉就好多了,欽天監的神棍們要拿著皇上與未來皇后的生辰八字,預測兩人到底好不好,試想,誰敢說一個不字,那當然是一頂一的好。之后就是皇帝送上聘禮,定婚期。
上面都是大婚前要做的。之后,就是大戲,親迎。
這一天終于來臨了。
京城所有人都不允許穿白衣。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無數的人擠在街邊,等待皇宮的迎親使者。
易凡也是起了個大早。隨后有人給易凡穿上禮服,先去祭祖。然后伴隨著樂曲聲中走進太和殿。
眾臣喜氣洋洋地站在太和殿中。只聽得靜鞭三響,鼓樂聲中,眾臣行“三跪九叩”禮,高呼“萬歲”之聲地動山搖。
禮畢,樂止。高則奉金冊、金寶,宣讀冊文、寶文;然后,把節、冊、寶授予迎親使者。眾臣又拜。拜后,易凡在樂曲聲中,起駕回宮,靜候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