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完稿吧,帶著難以言說感慨與唏噓。
《先行者》是我的第一本非軍事題材小說,講述的是90年代改革開放的創業故事。
那個年代遍地黃金,同時也很亂很無規則,一切都野蠻生長。無數周永軍一樣的先行者前赴后繼,摸索掙錢的模式。
他們當中有些吃著了肉,有些喝到了湯,還有些折戟沉沙,勝者固然歡歌,敗者也是英雄無淚。
從商多年,聽過不少故事,因此有了寫這本書的沖動。
以上,可以說是我的創作動機了。
再來說說寫作過程中的得與失吧。
這本書一早就確定發在起點的,題材在2019年底就確定下來了。
當時還沒有疫情,在做大綱的時候,我還躊躇滿志,我手頭上也還在連載著我的軍事小說《全勤安保》。
原打算兩本書無縫銜接的,誰知后來一連串事件發生了,疫情讓全國停擺,包括我自己的生意也受到了沖擊,如此種種,耽誤下來。
但是最終寫書的沖動戰勝了理智,我還是在只有五萬字存稿的情況下,硬著頭皮開了這本書。
成績嘛,如意料之中的,撲得一塌糊涂,可以說是創我歷年創作的最低記錄。
但收獲還是有的。
第一是探索了新的故事模式。以前常有朋友跟我說,寫都市題材,容易有代入感。
過去很長時間里我只會寫并且只喜歡寫軍事小說。《先行者》促使我邁出了舒適區,寫了一個九十年代創業都市故事,我在努力把這個發家致富的過程寫得爽。周永軍從一無所有的復退軍人到身家千萬的過程,把孟浩杰繩之以法的過程,最終和舅舅孟明宇恩斷義絕的過程,都是反復推敲的。
故事結尾,新的孩子在老母親照拂下健康成長,形成傳承,這個結尾在開書的時候已確定下來了,目的是讓結構完整。
第二是,探索了新的人物關系。對于當過兵的人來說,戰友之情是過命的。這不必贅述。部隊是一個純雄性的世界,沒有女人,或者說,很少女人。通常我們只有在醫院或者通訊連才能見到女兵身影,很多當兵的剛從部隊出來,連跟女人說句話都臉紅。因為在都市的背景下,可以有大量空間塑造女性角色,這些女性也能夠和不善于跟女性相處的退伍軍人產生互動。這個寫作過程很有趣。我還很喜歡寫孟蓮香這個母親角色,傾注了很大的心血。最后我讓她命令兒子一跪孟明宇,恩斷義絕。這是書里的一個大爆點,也是對角色的完成。
至于末尾收養劉芷什么的,不過是個尾筆了。不知不覺之間寫了這么多,是總結,是反思,也是下部啟航的汽笛。
總而言之,感謝各位書友對水邊梳子作品的支持,我不會放棄寫書這條路,會努力下一步做得更好,也請大家繼續支持我。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