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繁花似錦覓安寧1(農(nóng)家娃娃親)
“宿主,休息好了嗎,要開始新的任務(wù)了。”987的語氣很奇怪,一句話中有的字發(fā)音冷冰冰的,有的又很鮮活。
賀子默:987的程序是不是亂碼了?它這是去見了什么人?被改造了?
呵!
“開始任務(wù)吧。”賀子默過了好一會兒才說。
“好的,宿主,開始跳躍。”987又變成了原先那個活蹦亂跳的逗比。
……
大約一炷香后,賀子默來到了一個亂七八糟,類似倉庫的房間。
她躺在一張床上,能感覺到床板是由幾塊寬木板拼成的,木板與木板之間有很明顯的縫隙。
床單、被套等的布料也是十分普通,類似自己世界的“九塊九包郵”產(chǎn)品。
抬頭一看,屋頂有一根長梁,直徑三十公分左右,在梁兩側(cè)間距約二十公分,有排排的直徑約十公分的椽(chuan)(白楊木或松木做的)。
看來梁跟椽是屋頂?shù)某兄刂黧w結(jié)構(gòu)。它們上面,有一層層薄板好像用來遮風(fēng)擋雨。不過透過屋頂星星點點的洞,還是能看到外面湛藍的天空。
賀子默走下床,地上是老舊的水泥地,坑坑窩窩的,床對面約一米處是一張巨大的炕。炕上堆滿了衣服和原主的書本。中間有一塊塌陷進去的地方,這是塌了?
炕旁邊碼了很多袋子,也不知道是什么。
回過身,床頭有一個黃色的大柜子,上面的蓋,額,好像從一塊變成兩塊了!
門就更難以想象了,它是一個雙扇門,一邊的門是很傳統(tǒng)的木門,沒有涂色,十分陳舊。
另一邊更慘,下半部分好像壞了,于是直接釘了木板來擋風(fēng),拉開門,因為木板過長,有和水泥地劃拉的刺啦聲。
走出門,有一個與屋子同長的水泥平臺,高約二十公分,與院子隔離開來。
這是一個四方的水泥小院,可能是昨夜下過雨,屋門前有一灘積水。
不過庭院正中一左一右有兩個土坑,左邊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芍藥,右邊是一朵正在長花苞的牡丹。
環(huán)顧四周,是一周的土墻,很明顯的可以看到墻中間有一道很寬的縫,墻角長著各種各樣的野草。
大門就比較高級了,可以容納一輛三輪車通行。但是,上面的鐵皮要落不落,看起來有些年代。
不過整個院子雖然破破爛爛,但打掃的十分干凈。
“小七,劇情。”
賀子默看著眼前這一幕,整個院子雖然破爛,但感覺十分溫馨,有她想要的家的感覺。
“好的,宿主。”987覺得它的存在好像就是給宿主報一下劇情,其他什么作用都沒有。
原主花似錦是二十一世紀一個偏遠山村的小姑娘,她長相一般,身高不到一米六,成績一般,就是這么普通的一個孩子。
原主還沒出生時,因為原主的父親是個聞名鄉(xiāng)里的好人,加上村長與原主父親自幼時就是很好的朋友,后來又一起做了點小生意,所以兩個家長酒后許了娃娃親。
好景不長,生意做不下去了,原主父親只得到處打工,而村長因為家里有錢,讀了點書,成為了村里的干部。
看到兩家的差距,很多人都把這場親事當(dāng)成一個玩笑,直到原主和村長的兒子漸漸長大。
原主雖十分普通,但卻是隨了她父親母親,是個勤勤懇懇,聽話懂事的孩子。
但村長的兒子十分頑劣,打架斗毆,拉幫結(jié)派,抽煙喝酒,調(diào)戲女生,就沒有他不干的。
村長的孩子早早輟了學(xué),游手好閑在家。但這眼看著到了結(jié)婚生子的年紀,十里八鄉(xiāng)的,沒有一個人愿意嫁給這么一個小混混。村長沒辦法,這才提起了當(dāng)年那場娃娃親。
原主的父親因為許過諾,不好推辭,但他還是說要同原主商量,其實就是婉拒了。
但是,當(dāng)時最重要的是,因為家里沒錢,原主哥哥沒日沒夜熬夜考上的一流大學(xué)沒錢上了。
看到家里如此困境,自己的成績又不好,懂事的原主看著從小到大十分疼愛自己的哥哥到各處工地搬磚,辛辛苦苦的掙學(xué)費的時候,主動向父母說自己同意了這場婚事。
原主父母不同意,說只要他們有一口氣在,就不會讓原主嫁給那個二流子。
原主的哥哥也說大學(xué)不上了,他不會讓妹妹嫁給那個人。從小到大,那個人渣調(diào)戲了妹妹多少次,都是他打跑的,如今,讓妹妹嫁給那么一個人,那是毀了妹妹啊。
看到家人如此為自己,原主的決心越發(fā)堅定了,她直接跑到村長家說她同意了這門婚事,但要十萬的彩禮錢,而且必須在哥哥上大學(xué)前給。
看到原主的懂事,本身就有愧疚的村長直接拿了十萬讓原主帶回家了。說是借給原主的,讓原主不急著結(jié)婚,先和自家兒子處處。
但誰都知道,接下了這錢,原主基本上是把自己賣了。
盡管原主一片好心,但原主的名聲還是壞了,什么見錢眼開啊,恨嫁啊。到最好,甚至說原主早就懷了村長兒子的孩子。
沒辦法,原主的父母眼看著原主成了村長兒子一樣的處境,就同意了這門親事。
自此,村里到處傳這一家人得了村長的好處,政府有什么優(yōu)惠政策村長都緊著原主一家。
但實際上國家下發(fā)的惠農(nóng)、助學(xué)政策,原主一家人確確實實的符合條件。
原主父親積攢的人脈似乎一夜之間崩塌,提起原主一家,就說他們是靠著村長家吃飯的。
然而,原主的記憶里,原主的父親經(jīng)常到處打工,原主的母親一個人撐起來了家里的一片天。
原主家種了好多地,租的其他人家的不種的地、自己家的地,還養(yǎng)了五六頭牛、四五只豬,偶爾還養(yǎng)一群羊,還有一條養(yǎng)了近十年的狗,一窩雞,一只貓……
原主一家人是真真切切的忙,也是真真切切的踏實努力,可是一切,自從重新結(jié)親后,都變了。
原主家租的地漲價了,原主父親打工掙得錢突然遲遲要不回來。而那十萬彩禮錢,原主一家想留著給原主置辦嫁妝和原主哥哥上學(xué),一家人的日子越發(fā)磕磕巴巴。
但日子也就這樣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