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露水落在花花草草上,晶瑩剔透,像一顆顆小珍珠,發出明亮的光。太陽還沒有升起來,遠處依舊是朦朦朧朧。
王尋訂的早餐做好了,他依舊坐在窗邊的桌子上,并打開了窗戶,一邊欣賞風景,一邊享受美味。
待王尋吃完早餐,餐廳機器人就過來收拾了,他則繼續坐在那兒看風景。
這時,一個人慢慢地出現在他的視線里,是甄小美。
看清來人后,王尋起身走出餐廳,去迎接。
當王尋走到外面的時候,甄小美已經到了,并從車上走下來。
“早上好,小美。”他記得,昨晚她臨走前交待過他可以這么稱呼她。
“早上好,王尋。”她依舊微笑著,如將要綻放的荷花般,含蓄而優雅。
“到餐廳坐會兒?”
“不了。昨晚說好,今天讓我帶你去島上其它地方轉轉的。”甄小美開門見山地說。
“現在就出發嗎?”
“是的。你可以準備一下。”
“我?我也沒啥可準備的。那咱們這就走吧。”
“好,請上車吧。”她指了指自己來時坐的那輛車。那是一輛雙人座椅的車。
他先上了車。接著,她也上了車,挨著他的位置,并排坐著。
然后聽見她說:“酷跑,去過山車A站。”
““酷跑”是什么?”
“就是我們現在坐的這種車的名字。”
“那“過山車A站”是哪里?”
“就是可以坐過山車的一個站臺。”
“哦。你喜歡坐過山車?”
“說不上來很喜歡,但是覺得還不錯。”
“那你經常坐嗎?”
“不,只是坐過幾次。你喜歡坐過山車嗎?”
“我小的時候,沒有父母帶我去。從游樂場經過,看到別人坐過山車,就很羨慕。長大后,自己偷偷去體驗過。事后,就不再羨慕別人了。因為那種感覺并不是很好。”
“我們今天去的可不是游樂場。”
“不是游樂場,是什么?”
“去了你就知道了。你會害怕嗎?”
“害怕不會。只是那種感覺有點難受。”
“我們今天坐的過山車應該不會讓你難受。對你來說,可能會有驚喜。”
“那太好了。我喜歡驚喜。”
車子已經沿著小路跑了很遠,他才想起來:“小來怎么沒有跟過來?”
“有我在,你還需要小來嗎?”
他笑著點了下頭。“對。”
話語剛落,他們的車子就停了下來。路邊豎著一張牌子,上面寫著:過山車A站。
原來他們已經到了。
王尋和小美都從車上走了下來。然后,酷跑自己就離開了。
“小美,酷跑不在這里等我們嗎?”
“不用。它被其他人征用,調去其它地方了。我們會坐別的車。”
“這里的車,都是自動駕駛的嗎?”
“是的。你只需要對它們發出語音指令即可。”
“哦。這真是太方便了。我沒來這里之前,開車都需要自己駕駛的。而且駕駛人還需要提前考一個駕駛證。”
“在這里,人是不需要考駕駛證的。只有車才需要。”
“車子出故障了,怎么辦?”
“車在被使用前,都會經過檢修的。而且,車的行駛數據,包括行駛中的車身狀況數據,時刻都會傳送到車輛監控室里。就算有異常情況,車子本身也有報警系統和應急處理系統。”
“那下大雨的時候,山上有石頭落下來怎么辦?“
“有一次,就碰到了這樣的情況。但環境檢測機器人和氣象機器人都時刻在收集數據,再根據地質研究學家的數據模型。這些危急情況在發生前或發生的那一秒就被預測或觀察到了,并同一時間上傳到云端控制中心。所有需要這些數據的系統,每分每秒都在更新到最新的數據,并做出最新最準確的選擇。所以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也沒有人員傷亡。”
“聽起來是非常有道理。那萬一呢?萬一哪個環節出錯,判斷錯了怎么辦?”
“那也不用擔心。我們坐的車,你看著沒有防護,是因為,我們要更多地去感受自然的美。當你說的那種萬一的情況——危機來臨時,車子就會伸出它的防護罩,保護你的安全。那種防護罩是用一種特殊的材料制成,就算石頭從高山上滾下來,也砸不壞。”
從高山上滾下來也砸不壞?王尋覺得太不可思議了!不過這里科技如此發達,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考慮得太周密了!”
不知不覺地,他跟著小美已經來到了一個平臺前,像是要跳水一樣。
“小美,我們不是要坐過山車嗎?可這里,看不到起起伏伏的軌道呀?”
“是要坐過山車,等會你就知道了。先上車吧。”
這時,他才看到,他們旁邊停著一輛外觀全封閉的駕駛裝置。
待他上去坐穩后,小美介紹道:“這是一艘汽墊潛水艇。可以在陸地上行駛,也可以在水里行駛。”
“你不是說要坐過山車嗎?難道是在水里?”
“是的。汽艇,出發吧。”她對汽墊潛水艇發出了語音指令,然后扭頭對王尋解釋說:“汽艇,是對它的簡稱。你先喊出它的名字,再發出語音指令,它就會按你的指令操作。”
“那語音指令是一些特殊的指令嗎?”
“你可以隨便說。它的語言庫里有,就聽得懂。如果它的語言庫里沒有,就會提示你。”
“聽起來,要操作它蠻簡單的。”
是的。設計者的目的,就是讓每個人第一次接觸就會用。”
正說著,汽艇已經行駛到了站臺的邊緣,然后飛了出去,就像跳水運動員一樣,躍進了前面依然被迷霧籠蓋著的漩渦。
王尋不敢看,驚恐地喊起來:“啊!不好!路斷了,我們要掉下去了!”
小美忙安慰他說:“別害怕。我們就是要從站臺跳到下面的漩渦里。”
“什么?我們要跳到漩渦里?”王尋還是沒有從驚恐中恢復過來。但他轉頭看向小美,卻發現她是如此冷靜。
他突然想起來了,小美說她來過幾次,應該是沒有危險的,所以她才這么地沉著。但要跳到漩渦里,這玩得也太大了吧……
正想著,小美回答他:“是的。我們所居住的島嶼周圍是一個巨大的漩渦。”
“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漩渦?”不知怎么地,王尋突然有一種眩暈感。突然想起了自己墜機的那一天。
“是的。那天,你和你的飛機墜下來,應該就是被這個漩渦的力量給拉了下來。”小美對王尋說。
王尋也想起來了,那天他是被一種無形又巨大的力量給卷進來的。如果真的是這個漩渦造成的,那這個漩渦的力量真的是太可怕了。
又一陣眩暈感向他襲來,也許是慣性,也許是心里的恐慌造成的。他還是忍不住問了出來:“那我們為什么還要來這里呢?你應該知道這個漩渦有多可怕吧?”
“是的,我知道。來這里,是為了讓你了解事實。不過,這次有我在,你不會有危險的。”
是的,這次不是他一個人。而且,小美來過幾次了。王尋不斷地在心里重復這句話,用以安慰自己。他的心這才稍稍鎮定下來。
“汽艇,逆向行駛。”她又對汽艇發出了指令。
“逆向行駛?”王尋疑惑地問道。
“是的。因為漩渦的力量非常大,我們必須逆向行駛,才能保證不被它甩起來。”
“聽你這么說,又覺得很有道理。有點像,我們下坡的時候,要剎車一樣。”
“是的。用反向行駛速度,抵消一部分正向行駛速度,才能保證不被漩渦甩起來。而正向行駛速度也就是漩渦向前方推我們的速度。”
“你知道我說的“剎車”是什么意思?”
“知道,聽我父母講過。”
“也是,你說過你父母都是中國人。”
“對。”她微笑著答道。看得出來,她很愛她的父母。當別人一提起來,她就會覺得很開心。
王尋的眩暈感在逐漸消失。除了剛才那一跳,現在行駛一直很平穩。也許他的眩暈感來自于心理,也有可能是一種不適感。
當王尋適應了環境之后,他透過汽艇的舷窗向外看去。
一般情況下,我們開車的時候,窗外的風景是往后退的。可是現在,他看到的風景卻是向前跑的。
原來,即使他們逆向行駛,也只能抵消一部分漩渦的汽流向前旋轉的速度。對他們而言,只是讓海水在漩渦中的流速,慢了一些而已,卻正好可以看清舷窗外的風景。
湛藍的海水,在光影中浮動。一片片彩色的魚群不斷地飄過。甚至能看清,稍近一些的魚群在甩著尾巴用力地游著。
魚群不害怕漩渦的力量嗎?或許它們已經適應了漩渦的環境。突然很想感嘆,生物的偉大適應力。
比如人初到一個新的工作環境,或是生活環境,就會表現出一種不適應。但久而久之,人就會適應這個環境,融入到新的生活當中。
反過來想,如果這些魚群,沒有適應現在這樣的環境,那又會怎么樣?應該是不會存在了吧。至少不會生存在這里。要么被沖到某個地方,要么被撕碎。
如果人到一個新的環境中,卻不能適應怎么辦?要么被排擠出這個生活圈,要么撞個遍體鱗傷。
所以,適應力應該是生物進化或生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想什么呢?看你那么出神的樣子。”小美問王尋。
“哦,我在想,這些魚群的適應力應該很強。”王尋回答說。
“是的。正是因為它們有非常強的適應力,所以我們現在才能看到它們。這都是強大的生存欲望在支撐著它們。”
“那一個人,會不會在某個時刻,沒有生存欲望?”
“沒有生存欲望?那他一定是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難,而且自己又解決不了。”
“那又該怎么辦呢?”
“這個時候,如果他愿意去看看世界的美好,或者求助于人,就會解決的。如果這些都不愿意做,恐怕只能把自己帶到絕路。”
正說著,汽艇開始拉升。王尋的身體立即緊繃起來。小美看到了,安慰他說:“別緊張,這只是洋流的波動,等會還會下滑。”
王尋這才試著放松下來。
“等會還會下滑?”
“是的。”
“那這不是像坐過山車一樣嗎?”
“是呀!”
“怪不得你說要帶我坐過山車。就是指這個嗎?”
“是的。這是海洋過山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