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象與上一路晃蕩著,張潮激動的心也慢慢晃的平靜下來,思緒稍有些飄忽。隨著臨近波羅奈斯國,就發現這個疫情帶來的緊張氛圍愈發濃厚。
一個不太好的消息就是,聽聞波羅奈斯已經因為疫病,城中已經病死百余人了。其中有部分貴族開始流竄,其中可能就有病原體的攜帶者,疫病很可能會四散開來!
但是,有一個好消息就是,可能是因為當地人們的意識問題,或者是有些約定俗成的習慣,大部分的百姓還是選擇居于原地,照顧他們的親人。
而且疫病的暴發地就在波羅奈斯國的都城!
明日就抵達波羅奈斯國都城了,張潮趕緊將之前準備好的細密白布分發出去,并嚴加囑咐,自明日起,每人必須捂住口鼻,將白布系與腦后,不可摘下。并且,不得與城中任何百姓有直接接觸,一切安排聽從指揮!
次日,波羅奈斯國王安阿羅聽聞他們的到來,喜不自禁,趕忙出城迎接。
“哎呀!小王盼諸位到來可真的是要盼得眼睛都快瞎了!總算有救了啊,啊嗚嗚嗚嗚~”安阿羅一張口沒多久,就開始嚎啕大哭,身邊的臣屬也忍不住擦了擦眼角。
看的出來這波羅奈斯國國王安阿羅這段時間壓力確實是大。但是仍能堅守崗位,沒有拋棄他的子民,像之前那部分貴族一樣出逃,真是難能可貴。
“大王不用傷心,你且放心,我們老師,印度大名鼎鼎的耆婆耶都出手了,些許疫病,指日可平!”耆婆耶的年輕弟子努納拉豪言壯氣。
發泄了一會,安阿羅也算是緩過勁來了,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情緒,說:“既然是諸位已到,有什么盡管吩咐,小王必定全力配合!”
回過神來的安阿羅突然才發現,其中有大部分人全都口面部遮著一塊白布,齊刷刷的,頗是明顯,另一批人則明顯以耆婆耶為首的,如正常打扮。一眼望去,可謂是涇渭分明。
安阿羅也是好奇,忍不住問為首的那人:“敢問諸位為何要用細布遮住臉面啊?”
張潮也明白這樣的打扮,在這個時候容易引起誤會,趕忙道:“國王勿驚,我是受戒日王所托,同耆婆耶一起過來幫助救援的。至于帶上了面紗,是因為疫病多從口鼻而入,稍作些防護,也能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減少感染的風險。”
話剛說完,就聽到耆婆耶的弟子中有人悄悄說了聲,“哼~故弄玄虛。”耆婆耶聽到之后立馬轉過頭瞪了一眼,那人便不再做聲。
安阿羅毫不在意,只聽得這樣能減少感染風險,也立馬拔出腰間的小彎刀,割下衣袍一角,趕緊包住頭面。
前來援助的眾人最關心的還是疫病具體情況,張潮也不過多謙讓,趕緊詢問:“大王,不知道現在城中的情形是怎么樣了?我們一路過來已經聽到了多種不同的說法,一時之間,也不知何種為真。染病之人,到底是何表現?”
“哎呀~”話音剛起,安阿羅又是愁腸滿滿,“在不久之前,恰巧到了國中圣節,‘大盆節’,國人均紛紛來到國都中的那卡加寺朝圣歡慶。可能是小王我德行欠佳,觸怒了神靈。之后很快城中就出現了病人,吐瀉不止,雖然一點東西也吃不下,但是還是下利不斷。緊接著,越來越多的病人出現了。城中的醫者施救,竟不見效,小王我多次誠懇得祈求諸神也都未能得到回應。前段時間開始出現了病人病死,至今已病死一百七十八人了!”
!!!
臥槽!特么的不會真是的霍亂吧!!!
張潮滿頭黑線,心里在狂吼!
不過還好,霍亂主要還是糞口傳播為主,需要著重注意一下飲食和接觸衛生,應該就沒什么問題。自制簡陋面紗式口罩,也是需要戴的。
接下來張潮和他們開始商量一下具體的細則。在多番商討之下,大家定下了幾個要點。第一,就是就算安阿羅再三誠懇邀請他們到王宮作為住處,但耆婆耶和張潮他們還是打算不入住城內。而是就在城外各自安扎。
其次,就是派兵封鎖城門,禁止城中百姓外出。而張潮等人每日帶好人手,如成千各自負責,清點人數。出城時再次清點,避免他人混入團隊而出。
然后,就是責任劃分了,耆婆耶負責城東的病人,而張潮負責城西的。
張潮突然回憶起來,以前高中的時候,學過一篇英語文章,其中講的就是一位英國醫生,當時是如何明確霍亂的傳播途徑的。當時他的調查證實了污染的水源導致了街區霍亂的流行,最后有效的抑制了疫情的擴張。
他心中大致擬定了接下來的工作方針,找出污染的水源,隔離感染的患者,保護為感染的,然后著重想辦法治療輕癥的患者,重的實在沒辦法,也只好以支持治療為主了。
雙方人員開始分別尋找營地駐扎。這個時候耆婆耶的有些弟子就不開心了,開始當著耆婆耶的面說張潮的不是:“老師,那個善逝也太過分了,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了吧。剛才分明是大家商討,可基本都是他在侃侃而談,弄得好像這次他是我們的頭頭一樣。也太不把您放在眼里了!”
“是啊,我看他很多問題就是多此一舉,還想定時跟我們商討救治中出現的問題。他忘了這是在比試嘛?我看商討是假,怕是他自己不知如何施救,想來偷學我們的醫方。”
耆婆耶看著自己的弟子們個個都如此浮躁,忍不住訓斥:“不得無禮!你們才學習了多長時間,先前碰到一些小疫病,你們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雖然還沒有進城直接接觸病人,但是,從那國王口中聽到的消息,為師覺得此次疫病頗為兇險。不得大意!”
“而且,我看這位善逝,確實非同一般,他所提出來的意見,都頗有些章法。你們自己見識淺薄,休要在這里亂嚼舌根。他說疫病多從口鼻而入,這個看法很有見地!我也只是在我老師傳給我的書中,見到過龍樹大師提出過,疫病之所以能相互感染,是因為它存在這個氣中,正常人遇到病人,病人病氣傳于常人,那么正常人也就開始得病。并且提出可以用藥物含于口中,可以防止傳染。那善逝采用細密的布料做面紗遮掩口鼻,實在也是妙法,我想若是用藥物先將面紗浸透,在風干戴上,可能效果更佳!”
不得不說耆婆耶還是有幾分真才實學。但是弟子們被訓斥之后哪敢做聲。聽到自己老師肯定了張潮的面紗防護其實心中稍有些不服氣的。但耆婆耶又提出了改良之法,又開始馬上一個個開始吹起彩虹屁來。
“還是老師的厲害,粗粗一看,就想到了改良之法。就一層白紗能擋住什么?氣無形而無處不在,他還想用有形之物去阻擋無形之氣嗎?”
“是極是極,師兄(師弟)此言點中了要害!”
耆婆耶見眾弟子的表現,忍不住失望得搖了搖頭,不再多言。但是他不禁想起來之前也曾在書中見過有關一次疫病的記載。那是幾十年前,在阿耆羅國,也出現了一次嚴重的疫病,凡是患病的病人,上吐下瀉,無有止盡,感染的病人很快就病死了。當時耆婆耶還沒出生,他老師的老師,帶著他的老師前去救治,結果收效甚微。當時他們有感于疫病的慘痛,特地記錄下來,警示后人。并且也希望后人能夠有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耆婆耶現在又是害怕又是興奮。因為書中記錄的情況真的是太慘烈了,他師公,當時也不幸感染去世,這成了他老師一輩子的痛和執念。而當時被感染的醫者也不在少數。他看著自己年輕的弟子們,醫術還沒學到幾分,但是身上的狂傲之氣確是日益見長。唉!不經歷一下慘痛的洗禮,怕是也難以健康成長了。
而他又很激動,畢竟他從小就被發現在醫學一道頗有天賦,他老師不止一次贊嘆,耆婆耶他可能將來能夠趕得上龍樹大師的水平。而他自己也頗為自信,已經在前人基礎上改良了多種醫方術式。他很想借此機會,了了他老師的心愿。
而此時,玄奘的一位弟子,智增小和尚也是化身了好奇寶寶,忍不住問張潮:“善逝,我亦有聽聞,凡瘟疫,多為感時行乖戾之氣而發。氣也,無形無象,不可捉摸。這細布遮于口鼻,能抵擋這癘氣嘛?”
“好,你這個問得好!”張潮贊嘆一聲,稍加思索,“嗯,我覺得你應該什么時候再得回去好好的復習一下佛經啊!”
得~要開始裝了。
“經言‘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世界之物,何以萬萬計。用句佛經中時髦的,那就是如恒河沙數啊。花我們是能看到的,那其中的世界呢?其中世界中的比如一顆沙子呢?這個不大形象,咳咳,還一水一世界呢,我們只是看到這一滴水,但是我們看不到的是組成這個水的世界中細小之物。但我們不能因為看不見,而就說他不存在。癘氣非無形,只是其極為細小,我等肉眼不察而已!”
“哦~”智增摸摸頭,感覺好像是聽懂了。而后又悄悄說了句:“善逝,那句話,也不是那個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