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大唐僧醫記

第二十五章 ‘天’‘我’‘狗’‘你’

大唐僧醫記 風無常府 3082 2020-05-31 22:57:42

  一開始他還暗忖,這戒日王這是嘛意思啊,是給不起還是咋滴,是怕他站著看腿酸,給個木樁子當當凳子歇會兒?

  但是這熟悉的香味讓他很快就知道自己錯怪了戒日,這怎么會是普通的木樁呢?這應該就是印月送他那串檀香珠的原材料,一下就給這么大一坨,戒日王還是挺夠意思的嘛!當著眾人的面,張潮不好意思流露出太夸張的表情,等晚上回到了住處,那個把他樂的呀,要不是這坨玩意兒,哦不,這寶貝疙瘩太大太重,他都想抱著睡了。

  等到了第五天開始就布施婆羅門們。頭一天僧人只有萬來人,所以一天就布施完了,完了后絕大部分僧人都走了,留下部分那爛陀以及玄奘的信徒留在玄奘附近,希望能多些聆聽及探討佛法的機會。

  但是這個婆羅門就不一樣啊,花了二十天多天,才全部供養完畢,按照布施僧人的進度,在場接受施舍的婆羅門至少有二十來萬。從這個角度也能看出,這個時期,印度的佛教已經開始有些式微了。但話又說回來,出家之人是有持金錢戒的,善男善女供奉廟宇佛像是可以的,網上有澄海大悲寺的相關視頻里面也說明了。但還是有萬余僧人接受了金錢布施,這是部分僧人在發源地就已經開始墮落了?咱也沒當過和尚,不多置喙。

  不過佛教在印度確實要走入末法時代了,缽羅耶伽國同樣也是佛教的圣地之一,但是后世只是記得這里是印度教的圣地。玄奘能在進入末法之前來到印度求法,真是天幸,亦或是天意吧!

  由于這個地方還在曲女城和那爛陀之間,玄奘先前就有踏足,這段時間也充當起導游,給張潮講解起種種故事。

  這一日,他們來到了國都的西南方,那里有一片梔子花的花林,此時還在花期,所以郁郁蔥蔥,加上重重白花,真是鮮活可愛,花香濃烈。

  “善逝,前方高塔所在之處,便是昔日佛陀降服外道之處,后來又有提婆菩薩在此再次降服外道,一時之間成為美談。”玄奘娓娓道來。

  張潮抬頭眺了眺,樹叢疏密之間稍稍能看見一座塔的影子,這么久了,他也漸漸習慣了異域的風格。

  “提婆菩薩?這是哪個時期的人物?他是怎么降服的外道的呀?”張潮也挺感興趣,邊走邊說。

  “提婆菩薩是龍樹菩薩的弟子,已經是三四百年前的先賢了…”

  “龍樹菩薩?”張潮輕聲念誦。

  玄奘有些詫異,善逝似乎除了觀自在等之外,對其他菩薩似乎都不了解,也不知道是看不上還是怎么的。

  “哦?善逝也知龍樹菩薩?”

  張潮略顯思索:“嘶~我好似有聽聞龍樹菩薩此名,但一時想不起是在哪里見到的。”

  “哦!《龍樹菩薩眼論》!難怪,原來是在這里,之前醫學史,中醫眼科學時都有看到過。”張潮擊掌而嘆,習慣性的說起了普通話。

  “善逝這是?”玄奘一下沒聽明白,丈二和尚…emmmm,不對,玄奘是七尺和尚摸不著頭腦了。開個小玩笑~

  “我先前跟從老師學習之時,曾聽聞有《龍樹菩薩眼論》一書,是故對菩薩之名有熟悉之感。”張潮趕緊用唐言校正好自己的頻道,繼續跟玄奘對接上。

  “我倒是忘了,善逝精于醫方,原來是聽聞過菩薩的醫術。”

  “是啊。”張潮輕笑,“我當時聽老師說,其中載有一術,名為‘金針拔障術’。其中大致機理我能了解,但是我一直很好奇,這個金針到底是怎么做才能把白內障給拔出來。這個問題困惑我很久了。”

  哼哼~他還好意思笑,真是個白字先生,妄受了九年義務教育。

  張潮突然回過神來:“咦?此術好像就是源自印度,法師可有聽聞?如有機會,我倒是要去觀摩學習一下!”

  “無有聽聞。”

  玄奘不清楚啊,張潮一時覺得可惜,這個問題他以前真的好奇了很久,要不是提龍樹菩薩他還真一下想不起來,但是現在這個好奇心又被勾起來之后,要放下就難了,心中一時瘙癢難耐。

  不知不覺就走到了佛塔附近,張潮也明白話題給他拐偏了,挺不好意思的說:“嗯,法師之前講哪了?哦哦!是提婆菩薩當時又是怎么降服外道的!”

  “當時提婆菩薩正住在前面不遠的寺廟里。”玄奘示意了一下附近的一座老廟,看上去外觀已經殘破,外面的墻土有些已經松散剝落,裸露出了里面的磚塊,顏色也老化。

  “而城中有個婆羅門外道,此人善于雄辯,口若懸河,名聲赫赫。他喜歡從事物的名稱入手進行攻擊,層層遞進探求實質,產生質疑。很多學識不足的人都敗下陣來。他聽聞提婆菩薩知識淵博,造詣精深,就像來挫挫菩薩的銳氣,意圖駁倒菩薩而獲取更好的名聲。”玄奘講到這,不知想起了什么,仍不住嘴角微微上揚。

  張潮聽著稍微感覺有些熟悉。

  “從事物名稱來探究定義,注重名與實?名家?白馬非馬?”

  “嗯,應當有相似相通之處。于是那個外道就直接找上提婆菩薩,跟他,就在此處的廣場之上,進行了辯難。外道先發制人,問菩薩:‘你叫什么名字?’菩薩說:‘天(提婆的意思就是天)。’外道追問:‘天是什么?’菩薩回答:‘是我’。外道繼續詰難:‘我是什么?’菩薩直言:‘是狗。’外道又問:‘狗是什么?’菩薩答:‘是你。’外道問:‘你是什么’菩薩又答:‘是天’。‘天是什么’,‘是我’,‘我是什么’,‘是狗’,‘狗是什么’,‘是你’如此就在‘天’‘我’‘狗’‘你’這幾個詞之間循環往復。外道也明白提婆菩薩沒進他的圈套,反而自己被自己的套路套住,讓菩薩溜了一圈。于是哈哈一笑,對菩薩的智慧靈巧拜服不已,全場人也是嘆服。”玄奘將故事娓娓道來。

  張潮聽到一半就明白了,這個故事之前在錢文忠老師講的《大唐西域記》節目中也有提到過。仔細琢磨這是菩薩耍了個機靈,也是智慧的體現吧。明明當時外道問的意思是天到底是什么東西,為什么叫天;我,這個詞,究竟什么意思,進而可能延伸開來真我,本我之類的探討。外道是將“你”、“我”當做一個名詞來辯解。而菩薩應該是也了解過這個外道的一些辯論技巧特點,運用“你”、“我”詞性的不同理解,就把它們用作是人稱代詞,根本不上套。于是就這樣繞來繞去,外道也知道自己反而被帶進去了,于是就爽快認輸。

  這就像是以前莊子和惠子的辯論,惠子問的那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因為剛開始莊子和惠子都是將“安”作為一個尋問方式的疑問副詞,“你又不是魚,你是怎么知道魚的快樂的?”后來莊子發現不對,辨下去自己講不通,就耍機靈,從把“安”作為尋問地點的疑問副詞的角度講下去。你惠子不是問我在哪里知道魚的快樂的嘛?嗨!我就是剛剛在這橋上知道的。

  在張潮以前學這篇文章的時候,覺得這是莊子在賴皮,這是投機倒把。可辯論的規矩就這樣,就像《神話》里面易小川舉鼎,這是利用了規則,利用對方語言的漏洞,有時候一詞多意,自己不夠嚴謹,那也不能怪別人攻擊你。

  不過這個故事跟張潮聽到的還是稍微不一樣的。他之前聽到的版本是外道問的是“天是誰?”“我是誰?”“狗是誰?”。這么一聽好像顯得外道的水平就有些低,也讓人費解,不是說好這個外道擅長從名稱入手去探求本質的嗎?怎么問起來都是誰誰誰的,這讓人困惑。他現在也學過梵語,大致也明白其中關鍵所在,就是梵語中“誰”,“什么”這可以用同一個代詞表達,有點像中文里的“甚”。“你是甚?”即可以理解為“你是誰?”也可以理解為“你是什么?”

  張潮弄明白其中關節后,也忍不住笑了起來:“也算是這個外道活該倒霉,要是我肯定會被帶到溝里去。提婆菩薩能夠抓住其中關鍵,確實是機敏聰慧。”

  “唉?不是說辯論往往有彩頭的,這個外道倒也是爽快的認輸了,我還蠻欣賞。后來怎么樣了?”張潮也很好奇。

  玄奘沉默了一會,道:“是啊,這個外道還是不錯的,當時似乎也沒聽說有其他什么。只是提婆菩薩后來又降服了一個邪教外道后,這個外道的弟子惱羞成怒,就在一天趁菩薩在打坐時刺殺他。菩薩沒有怨恨,反而在開釋這位邪教弟子,留下一偈‘諸法本空,無我我所,無有能害,亦無受者。’這位弟子深受感動,最后皈依我佛。”

  張潮一時語結,不知該說些什么好,躊躇一會嘆一句:“提婆菩薩當真是菩薩心腸啊!”

  玄奘不做聲,雙手合十,抬頭默默看著面前這座高塔,輕喃:

  “是啊,當真好風采啊~”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区| 得荣县| 广水市| 南华县| 龙州县| 织金县| 江山市| 宁波市| 兴隆县| 玛曲县| 北流市| 杨浦区| 灵武市| 汝南县| 阿巴嘎旗| 新竹县| 马龙县| 桐柏县| 棋牌| 乳源| 乐昌市| 武安市| 洪江市| 石林| 马鞍山市| 贞丰县| 西吉县| 佛学| 共和县| 永康市| 灌南县| 济阳县| 上饶县| 孝昌县| 星座| 临洮县| 同德县| 余庆县| 泉州市| 天津市| 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