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后,蔡文圣給趙蕭然打了個電話,正式給出回答,答應了投資,甚至愿意提供資金幫助趙蕭然踢葉宏凱出局。
具體的融資方案則還要等趙蕭然處理了內部問題。
從蔡文圣那里得到肯定的答復,趙蕭然的心頓時平靜下來,這幾天一直記掛著這件事,弄得趙蕭然學習起來都有些心不在焉。
當下開始給王景龍打電話,告訴他這個好消息,讓他去做彭建、林斌、劉浩洋三人的工作。
當然,趙蕭然自己也挨個給他們三人打電話。
直接將情況跟三人說清楚,劉浩洋那里倒是不用趙蕭然多說,只有林斌和彭建兩人是趙蕭然重點攻堅對象。
雖然兩人之前倒向了葉宏凱,但是既然是做企業就不能義氣用事,只要還有利用價值,就要暫時用著他們,再說兩人和趙蕭然本來就交情不深,無所謂背叛,只要能合作完這個項目就夠了,又不是要做朋友。
而且,少了一個葉宏凱影響還不大,但是如果再少了林斌和彭建兩人,對于一個一共只有五個人的團隊來說,那影響就大了。
不論是接下來的開發工作,還是馬上融了資,就要擴大團隊規模,都少不了兩人。
畢竟兩人從頭到尾參與開發,經驗豐富,對于系統維護還是后續研發都是不可或缺的,就是招了新人,兩人也可給予新人指導。
而對于兩人來說,其實倒向葉宏凱倒也不是與葉宏凱關系多好,真有多喜歡他,畢竟都是王景龍拉來的團隊,實際來說兩人倒是與王景龍關系更為密切。
只是,作為馬上就要畢業步入社會的學生來說,現在他們面臨著人生中的一個重大抉擇,到底是繼續一起創業,還是正經找份工作上班。
上班意味著穩定,而從創業以來公司發展來看,似乎也很有前景。
只是從開始尋找融資以來,王景龍表現的能力與資源都被葉宏凱吊打。
葉宏凱雖然是魔都本地人,考復誕相對外地學生要簡單一點,但是既然能夠考上復誕,也說明他還是不缺乏努力與智慧的。
而且作為一個富二代,從小跟隨父輩耳濡目染,相對于普通人來說,其經驗與能力肯定是要更勝一籌的。
所以在王景龍融資屢屢失敗之后,出于現實考慮,兩人支持貌似更給公司帶來更大前景的葉宏凱,其實也是人之常情。
相對來說,劉浩洋那種一如既往的支持王景龍,倒是更顯得難能可貴了。
也許這就是一個技術宅的赤子之心吧。
但是,當趙蕭然告訴他們,自己已經說服蔡文圣答應投資,兩人這才開始正視起了趙蕭然。
仔細回想,無論是這個項目的來由,還是具體的開發過程,貌似都是人家在背后指揮,而自己等人倒更像是被推上臺前的提線木偶,寫寫代碼的工具人而已。
從始至終,整個項目都在跟著趙蕭然的節奏走。
這一刻,聽到趙蕭然說服了蔡文圣投資,又從另外一方面表現出了,除了產品開發之外,在公司經營上,趙蕭然同樣也不是易于之輩。
到了這里,當趙蕭然提出要將葉宏凱踢出局,兩人對比一番,其實葉宏凱除了有資金優勢之外,似乎方方面面都不能和趙蕭然相提并論。
而現在既然蔡文圣答應投資,且支持趙蕭然將葉宏凱踢出局,那趙蕭然就同樣具備了資金與人脈優勢,兩人自然知道該怎么選擇了。
說服了兩人,剩下的就是和葉宏凱攤牌了。
另一邊,在蔡文圣考察一番,沒有消息之后,葉宏凱本來都覺得已經十拿九穩了。
甚至已經在謀劃怎么壓低估值,好方便自家投資入場了。
甚至暢想起待自家成為絕對控股股東之后,憑借自己能力必定可以壓服幾人,還可以另外招收新人降低現有幾人作用,等等,一套方案都已經在在他腦海里成形了。
到時候,內部矛盾自然也就不復存在,也就可以從其他風投機構那里拉入資金來發展公司了,而自己也將成為互聯網圈的新貴,取得比自己父親還要更高的成就。
至于同學情誼,商場道德,都沒有從自己父親言傳身教那得來的爾虞我詐,不擇手段來得現實。
然而,最終結果卻給了他當頭一棒!
當王景龍直接和他攤牌,給他兩個選擇:要么保留股份,退出實際經營;要么直接將手中股份打包賣給蔡文圣。
這時,他才知道蔡文圣答應了投資。
葉宏凱看向另外三個人,從他們平靜的表情來看,顯然,自己是最后一個知道的,而且除了自己,其他幾人已經達成了共識,看樣子自己是鐵定要被踢了。
葉宏凱面上還沒有顯露,但是心里卻已經怒火中燒了,憤懣、不解、明明唾手可得的勝利卻被逆轉的不甘。
種種情緒縈繞在心里,最終對林斌和彭建兩人投去不解的目光,問道:“為什么?你們難道看不出來,我比王景龍更能帶領公司取得成功?”
兩人沒有回話,也沒什么好說的,葉宏凱破壞融資來爭權奪利的手段,對于還是學生的兩人來說,其實內心是不喜的,之前只是迫于現實低頭罷了。
不過葉宏凱也沒有指望兩人回答,又轉頭看向王景龍:“老王,不是我瞧不起你,以你的能力,應該說服不了蔡文圣,彭建和林斌也不可能這么輕易的倒向你。”
“說吧,是不是蔡文圣自己起了想法,你只是他推上臺前的傀儡?”
“宏凱,你確實能力比我強,也確實不是我說服的蔡總,只是你不顧大家利益的行為,讓我們都信不過你,尤其是蕭然,而蔡總答應投資也是蕭然說服的。”
“所以你還是將股份賣給蔡總吧,這樣也算對得起你這幾個月的付出,大家也算和平分手,以后也還能做朋友。”葉宏凱顧忌同學情誼,倒是很坦白的將事情說清楚。
葉宏凱怔了一下,怎么也沒想到,最后竟然是趙蕭然這個高中生讓自己功虧一簣,心里有些不愿相信。
“所以你不是蔡文圣的傀儡,卻當了趙蕭然這個高中生的傀儡,而你們也寧愿相信一個高中生,也不愿意相信我。”
說實話,趙蕭然的價值,葉宏凱比另外四人要更加清楚,只是他從來沒有將趙蕭然當成對手,畢竟趙蕭然還在上學,不可能跑來魔都競爭。
而且就算趙蕭然對于產品方面有些奇思妙想,但是總不可能在公司經營方面同樣擅長吧,這不符合葉宏凱邏輯,不能相信有這么妖孽的高中生。
這種事,雙方注定是要不歡而散的。
趙宏凱出了公司,立馬打電話聯系葉德輝。
兩人回到家,葉宏凱將情況詳細的向葉德輝做了說明,想請教父親的意見。
同時憤怒的問葉德輝,能不能憑借自家的關系將蔡文圣擋回去。
葉德輝沒有像葉宏凱表現的那么情緒化,從商幾十年,自然是經歷過風雨的,這點小挫折算什么。
倒是覺得這對于自家孩子來說,也不見得是見壞事,接受一些挫折,才能夠吸取到教訓。
再說自家雖然小有資產,但是在魔都恐怕連地頭蛇都算不上,憑什么阻止蔡文圣這條過江龍的決定。
反倒勸葉宏凱接受退出經營,保留股份算了,畢竟,從另外幾人表現來看,不像是那種心黑手狠的人。
保留股份坐享其成,不失為一個好主意,畢竟既然能夠得到蔡文圣投資,說明公司確實有價值。
只是葉宏凱還是不甘心。
最終,經過協商,葉宏凱沒有保留股份,也沒有要補償,只是將合伙協議中的競業條款做了解除,明顯是想另起爐灶來和番茄微博做競爭。
這個條件也是趙蕭然做決定答應的,葉宏凱還給趙蕭然發來信息,讓他走著瞧。
趙蕭然還特意打電話給蔡文圣做了說明,番茄微博后續的具體發展方案除了王景龍了解部分,就沒有對任何人透露過。
葉宏凱最多也就了解接下來要更新的版本,但是他開發也需要時間,等他做出來,番茄微博必然又有更新的措施等在那里了,所以沒必要怕他來競爭。
而且葉宏凱不要補償,那他手上的股份就可以用來融資發展公司了,這對大家來說都有好處。
蔡文圣還是選擇相信了趙蕭然,接下來就是進入實質的融資談判了。
由于番茄微博盈利微博,用戶數也稀少,在估值方面很難判定。
不過互聯網公司天使輪融資,很多時候創始人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公司價值,投資人就更不清楚了,普遍都是拍腦袋式估值,主要還是看公司所需資金,以及投資人是否看好公司發展。
基本上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最終經過數輪談判,番茄微博接受以800萬作為投前估值,蔡文圣投資200萬,占股20%的方案,投后估值則達到了1000萬。
要是正常的公司,首輪就放出去20%的股份,且沒有一個占據絕對優勢的創始大股東,那基本可以宣告這個公司前途堪憂了。
不過公司三個大股東其實心里都有數,以后必定要將公司賣掉的,自然也就要齊心協力將公司做出一個好的估值了。
一些正常公司可能會出現的隱患也就不復存在了。
而且在融不到資的情況下,將利潤大頭讓給蔡文圣也是無可奈何之舉。
當然,蔡文圣也可以算是趁火打劫了,甚至他要是要求更多,趙蕭然也只能答應。
只是蔡文圣出于對趙蕭然未來的看好,以后趙蕭然要是再創業還有合作的機會,因此也算適可而止了。
不過,這次融資之后,度過了最開始的艱難階段,后續融資就不會像這次這樣了。
而其他人的股份占比則變成了:趙蕭然18.82%,王景龍18.82%,林斌14.12%,彭建14.12%,劉浩洋14.12%。
作為在校學生的創業項目,此次融資也引起了學校一定重視,最終簽約地點安排在了學校,甚至請了部分媒體來做了報導。
也算是為番茄微博做了一次小范圍的宣傳,王景龍幾人更是在魔都高校圈子里名氣大增。
就此首輪融資塵埃落定。
重生半年多,趙蕭然也算實現身家百萬了。
一碗辣子雞
首先,感謝“任逍遙_”,“天空1986”,“熾天魔神”,“趙家的燕子”,“OHOK多”等大佬推薦票支持,事實證明,求一求還是可以求到票的。嗯,今天繼續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