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過會試,結交黎淳
話說朱賦畢將程芝杰抬入了房間。
“咳......“程芝杰在床榻上悠悠轉醒,額角還滲著血絲。他望著正在擦拭短劍的年輕人,燭火在那人眉間投下跳動的陰影。少年不過弱冠年紀,眉目清俊如畫,可握劍的指節卻布滿老繭。
“請問你是?”程芝杰問。
朱賦畢將藥碗遞到他唇邊,褐色的湯藥泛起漣漪:“湘潭朱賦畢。程捕頭既已棄官,何苦再為那昏君賣命?“他目光掃過程芝杰腰間斷裂的銅牌,牌面“善化衙役“四字被刀痕生生劈成兩半。
“我是程芝杰,字義貞,原本是本縣的衙役,幾個月前,我的大哥范廣被那昏君朱祁鎮殺了,所以我便棄官。在下不才,請受在下一拜,希望先生收留我,我知道你是建文帝的后人,我能幫助你造反篡位。”說著,程芝杰跪了下來。
“快快請起,我知道你的用心了,那我便收留你。另外,我要前去京城趕考,在此期間就由你來保護我了。”朱賦畢道。
“謝謝大哥!”程芝杰連忙感謝。
北上的官道塵土飛揚,沿途流民如蟻。朱賦畢掀開車簾,見枯樹梢頭掛著具幼童尸首,烏鴉正啄食腐肉。程芝杰揚鞭狠抽馬臀,馬車碾過滿地白骨,發出令人牙酸的碎裂聲。
一個月后,在程芝杰的護送下,朱賦畢到達了順天府。
“還有幾天就會試了,要好好準備準備。”朱賦畢說道。
朱賦畢前往客棧,只見有一個相貌不凡的人,朱賦畢只感覺這個人很眼熟。
“系統,幫我檢測一下那個相貌不凡的人。”
【叮咚!對方是黎淳,湖廣華容人,35歲,統率20,武力22,智力97,政治97,魅力93,禮部95,(技能:首輔之師。當有人拜黎淳為師時,此人以后大概率成為當朝首輔。)】
“喂!系統,這個禮部和這個技能是什么鬼?”
【回答宿主:禮部是黎淳所擅長的部門,這個世界有些人有自己所擅長的部門,有這些,他們能在那個部門有所成就。另外,技能是每個人獨有的,需要自己去覺醒。】
此人正是原史中天順元年的狀元黎淳,他博學多才,尤以經史著稱。
他任吏部左侍郎時,量才選官,不徇私情,受請托。雖至愛親朋,從不假以辭色。對于賣官鬻、徇私用人事件,他深惡痛絕,吏部一時弊絕風清。
他在南京任工部尚書時,有華容人任江蘇華亭縣令,將當地特產云布一裹送黎淳,黎淳并不開拆包裹,即揮筆在封裹上寫道:“昔之縣令,栽桑種麻;今之縣令,錦上添花。”原封退回。
在左庶子任內,曾一度擔任順天(北京)甲午科(1474)主考。考完第一場,他看一份優秀試卷,擬選為第一。后看到這位應考試者的二場、三場試卷,竟與第一場大不相稱,經嚴格追查,原來是謄卷人舞弊換了他人的試卷。黎淳當即嚴辦當事人,杜絕考場弊端,榜出,原來那份優秀試卷是名士馬中錫的,幸得黎剛正,才未被他人侵沒。
由此可見,黎淳是一個值得收服的人。
另外,此人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是正德、嘉靖年間首輔楊一清和楊廷和的老師。
黎淳走了過來,說:“文叔弟,你今年應該也成年了,會試應該可以通過。按照慣例,像你這種年齡小的,應該弄不到一甲進士的,像以前那些剛成年就被錄取的人,都是二甲、三甲的進士,即使文章寫得再好,也會得不到一甲進士的,我勸你啊,如果想考狀元,再過三年吧,以弟你的水平,寫一篇上好的文章可以跟我寫的一樣好。”
朱賦畢說:“文樸兄此言差矣,殿試雖不可能成為一甲進士,但二甲進士也不會怎樣,我的奢望并不高。”
黎淳說:“文叔弟的才華,若今年中試,必然大有前途。”
朱賦畢說:“文樸兄,當今天子昏庸,重用奸佞,你以為如何?”
黎淳答道:“我認為啊,和你差不多,可惜了,大好的江山就會被他毀了。”
朱賦畢說:“文樸兄,我是明建文帝的后人,你認為我如何?”
黎淳說:“建文帝后人?文叔弟啊,我在民間流言中聽說建文帝后人在湘潭韶山沖,莫非你就是湘潭韶山沖人?”
朱賦畢答道:“正是。”
黎淳說:“莫非你想讓我來助你?這是皇家之事,我不敢插手。”
朱賦畢說:“不,我想拜你為師。”
黎淳說:“欸,這怎么能行呢?”
朱賦畢說:“我拜您為師,希望您以后在政治方面多指導我,您也知道,我在這方面不如您。”
黎淳說:“那,好吧。”
黎淳收下了朱賦畢這個弟子。
【叮咚,宿主拜黎淳為師,特獎勵五維永久加1。】
【當前宿主五維,統率60,武力41,智力91,政治79,魅力81。】
聽到這個聲音,朱賦畢問系統:“哇擦,系統,這也有獎勵?”
【宿主,當你收服本土人物和拜別人為師時,都會有一定的獎勵。】
朱賦畢暗道:“原來如此。”
太廟鐘聲穿透云層時,貢院轅門緩緩開啟。朱賦畢提考籃走過“明經取士“牌坊,忽覺袖中《易》經重若千鈞。身后傳來黎淳的輕咳,他不必回頭也知道,那位未來的帝師正在廊柱陰影中注視著自己。
幾天后,朱賦畢步入考場。
“搜身!“兵卒粗魯地扯開他衣襟,銅紐扣崩落在地。朱賦畢垂眸盯著滾動的紐扣,聽著系統提示:【柯潛技能發動,智力+5】。當考卷展開的剎那,墨香混著血腥味涌入鼻腔——前排考生因夾帶被拖出,青磚上蜿蜒著暗紅血跡。
翰林院學士薛瑄與翰林修撰柯潛出任禮部會試主考官。
朱賦畢對系統說:“系統,給我檢測那兩個人的五維。”
【好的!薛瑄,山西河津人,69歲,統率90,武力87,智力97,政治98,魅力95,禮部99,(技能:朱學宗師。當薛瑄擔任禮部官員時,智力、政治永久增加10;當薛瑄擔任兵部尚書時,武力永久增加10)】
此人正是明朝著名思想家、理學家、文學家,河東學派的創始人薛瑄,繼曹端之后,薛瑄在北方開創了“河東之學”,門徒遍及山西、河南、關隴一帶,蔚為大宗。其學傳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呂大鈞兄弟為主的“關中之學”,其勢“幾與陽明中分其感”。清人視薛學為朱學傳宗,稱之為“明初理學之冠”,“開明代道學之基”。他在四川曾協助巡撫僉都御史李匡平息川西苗彝作亂。由此可見,薛瑄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
【好的!柯潛,福建莆田人,29歲,統率21,武力35,智力90,政治92,魅力87,禮部90。(技能:奉命主考。當柯潛主考鄉試或會試時,所有考生智力臨時加5)】
柯潛,曾經奉命主持兩京鄉試一科、禮部會試二科,任東宮講官、侍經筵等職。在他小的時候,夜間行路,村人常見前面有兩人手持紅燈為其引路,燈籠上隱約顯出“狀元”字樣。后來柯潛果然中了狀元。
“哇擦,這技能厲害啊!”朱賦畢暗道。
【叮咚!柯潛技能“奉命主考”發動,目前宿主智力上升至96】
【叮咚!柯潛技能“奉命主考”發動,目前黎淳智力上升至102】
······
會試分三場舉行,三日一場,第一場在初九日,第二場在十二日,第三場在十五日,亦先一日入場,后一日出場。
第一場考了四書,第二場考了論,第三場考了策。內容有八股文、試帖詩、表、判、論、策等等。
這些題目,朱賦畢一一作答。
十五日,薛瑄說:“會試結束,收卷密封!”
薛瑄拄著鳩杖走過號舍,蒼老手指拂過朱賦畢謄寫的策論。陽光透過窗欞,在“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字句上投下細碎金斑。老學士突然劇烈咳嗽,帕子上綻開紅梅,卻將朱賦畢的卷子輕輕壓在硯臺下。
第二天,會試的結果出來了。
城門上貼著《中式舉人三百名》,其中第一名寫著“第一名,朱賦畢,湖廣湘潭縣人,舉人,治《易》。”
【叮咚!宿主獲得會試第一名,特獎勵智力永久加1。】
【當前宿主五維,統率60,武力41,智力92,政治79,魅力81。】
有學子問:“這朱賦畢是誰啊?”
又有人說:“哦,我知道了,就是湖廣湘潭著名的一個才子,你們沒去過還不知道呢。”
“誒,那你和他熟不熟?”
······
“程芝杰,送我客棧。”朱賦畢高興地說道。
“是!大哥!”于是程芝杰將朱賦畢帶回客棧。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