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毓秀山進京,路程不會超過五日。此時是最后一日,估計進宮已是傍晚。
齊皇后一行人在驛站做最后的休整。
“天氣炎熱,環境自是與毓秀山沒法兒比。不知皇后娘娘可還堅持得住?”盛公公差人去驛站打了涼茶,親自送到齊皇后車前。
“只是會容易乏困,無礙。”齊皇后的聲音從車內傳出。
盛公公見齊皇后并沒有要出來的意思,看了一眼頭頂的烈日,又言:“好在這一路并未起什么波折,路途還算順暢。”
順暢,自是一路順暢。
京城里暗流涌動,想要除去齊皇后,這幾日的行程,無疑是最好的時機。
京城里的那幾位,怎會放過如此機會?
殺手定是派出了一波又一波,可是完成這取齊皇后性命的命令,卻無一人完成。甚至都是落得了個反殺的下場。
馬車內同乘的桂嬤嬤見齊皇后不言假寐,便開口回答盛公公:“毓秀山回京的路都是先皇下令修的皇道,路上本就沒什么人,加之天氣炎熱,誰還會出來游玩呢。”
盛公公聞言笑而不語,俯身退下。
“這盛公公不愧是皇上面前的紅人,這幾日雖‘風平浪靜’,但有些人卻按耐不住了。”桂嬤嬤見盛公公離去,轉頭對齊皇后說到。
齊皇后仍舊假寐,只是冷笑道:“京城里的那些人,都該換了。”
齊皇后這十三年雖待在毓秀山中未曾下山過一次,但京城里的風吹草動,她該知道的都還是會知道,只不過京城里的人早就將她忘了。
她身后不缺為她赴死的人。當年主動和親,只為求保母國齊國百姓不受戰爭之苦。
還好齊國皇室、朝中大臣并沒心存僥幸,這十幾年可謂是富國強兵。不忘帝姬救國犧牲之心,派人來南國護其安全。
而她現在的身份又保住了南國不受戰爭侵犯,只是南國人,并不感激,甚至沒有發覺。
左相右相的勢力,伸的太長了。
“嬤嬤,進京之后尋人為尚卿找一宅院安排妥當。”
“奴婢知曉,昨日交接順口與那人提了一句。自作主張,還請娘娘責罰。”
“無事。還是你知曉本宮心之所想。”
只是不知,陵安行到何處了。
酉時,入城門,街道百姓跪在兩旁,不少百姓想稍稍抬頭一睹齊皇后這天下絕色之容,但馬車遮蓋的嚴實,行速又快。不過哪怕現在這會兒看不了,冊封之日總會看見的。
那日定是,十里紅妝,舉國歡騰。
齊皇后派人將蘇尚卿直接領去為他尋好的宅院安頓。
看著這熱鬧的京城,書中所繪的繁華景象似乎都活躍了起來。蘇尚卿的心是激動不已。
“地方簡陋還請蘇公子見諒。”領路之人是齊皇后身邊的侍女玲瓏。
“玲瓏姑娘客氣,還望幫我向娘娘表達謝意。”
“娘娘還說,明日便會派人過來服侍公子”
“承蒙娘娘喜愛,但我一人便可,無需增添下人。”
“回去我定會如實轉告娘娘。這兒有些碎銀子,娘娘說請公子務必收下。玲瓏告退。”
這哪是碎銀子,兩大錢袋得有多少。不等蘇尚卿拒絕,玲瓏將錢袋往蘇尚卿懷里一塞就連忙告退。
“公子,過幾日老師便會上門。”走到門外的玲瓏想起這差點忘了的大事,又轉頭說到。
“多謝娘娘。”蘇尚卿充滿感激,絲毫沒有獨在異鄉為異客之感。
玲瓏走后,只剩蘇尚卿一人在這宅院內。
皇后娘娘差人尋的這宅院地段好卻安靜,去往鬧市不過就轉一條街。
宅院布局簡單,正門而入穿過庭院正對的是正房,有三間,屋內隔斷。游廊兩盡頭分別是東西廂房。與正房相對的是南房,也有三間,可做客廳與書房。
雖說這宅院小,但只住蘇尚卿一人,又顯得格外的空曠。
蘇尚卿將自己簡單的行李收拾妥當便出門游逛。
“公子看看吧,純手工捏造,這兒沒看上眼的,我能給你現捏!”
“公子嘗嘗,剛做好的糕點,京城口味獨此一家……”
“客官里面坐,好酒好菜伺候著嘞!”
熱鬧,何止是熱鬧,稍走兩步就已經讓蘇尚卿看花了眼。
平日里每每和李陵安能獲準下山去集市購買物件就很高興了,現在這么繁華的京城,蘇尚卿覺得自己都要興奮過頭。
唉,要是陵安能在就好了。
不過不礙事,等明年他歸來,我再帶他好好玩玩兒。
想到這,蘇尚卿一笑,雖說現在感覺身邊安靜了不少,但還真有點不習慣。
他聽見前方有家酒樓正吆喝著今日上新,他向前邁去。
昨日的山雞,還沒吃呢。
酉時末,禁軍護衛皇后到達皇宮。嵩政帝率皇子公主、后宮妃嬪與文武百官等候于此。
“啟稟皇上,皇后娘娘到了。”盛公公進宮之后便先行一步前來稟報。
眾人眼光一道望去,齊皇后的馬車停了。
左相楚江年與女兒楚貴妃對視。
為何這賤女人安然無恙地回來了?
楚貴妃的眼睛里透露出她此時的生氣不滿,還有嫉妒。
楚江年自然懂女兒的眼神,他也很好奇,這齊皇后到底什么來頭。
車簾掀開,齊皇后出來,站在那兒與皇上相視。這一眼,望盡這十三年的情怨。
宮里許多人其實都未見過齊皇后,皇子公主不說,就算是見過也是小時候的模糊記憶了。
而一些新晉的官員和在齊皇后離去之后才進宮的妃嬪,更是只聞其人。今日一見,皆為驚嘆。
這哪兒像十三歲孩子的母親。齊皇后十七歲入宮,兩年后去毓秀山,如今也三十有二,后宮妃嬪一般年紀的就是楚貴妃一干人。
“早就聽聞皇后娘娘容貌絕色,今日雖未加打扮,但仍舊美麗動人。”
“我倒是覺得娘娘的氣質更為出眾,絲毫也不像之前聽說的那般……”
楚貴妃聽見身后有人這般夸贊齊皇后,不滿地轉頭看去。
兩位貴人察覺楚貴妃的視線連忙閉嘴,可惜晚了,楚貴妃的怒火已經蔓延到她倆身上。
文武百官這邊,左相太子一黨,今日見著齊皇后,面面相覷,都對自己之前上的折子感到尷尬不已。
桂嬤嬤攙著齊皇后踏上臺階,皇上的眼神從齊皇后一出來,就沒從她身上移開過。
“臣妾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齊皇后跪禮。
“皇后快起,舟車勞頓,不必多禮。”嵩政帝親手扶齊皇后起身,肌膚觸碰心里才踏實。
終于回來了。
“多謝陛下。”齊皇后順勢起身,嵩政帝卻并未松開她,還是緊緊抓住,深怕她消失了似的。
齊皇后看著手腕上抓著的手,心中卻有了異樣,不是以前的厭惡,而是一種,不一樣的感受。
“嬪妾拜見皇后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臣等拜見皇后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兒臣拜見母后,母后萬福金安。”
有眼力見兒的妃嬪大臣,帶頭拜見。左相、楚貴妃一等人見周圍的人都拜了,也不好立在那兒。
楚貴妃瞪眼看著齊皇后,不情不愿的跪下去,嘴里卻咬牙怎么也不肯說出那幾個字。
就連當年明德皇后在世時,她也未曾行過如此大禮。
嫉妒、恨。恨不得扒了她的皮。
楚貴妃最晚跪,最先起。恨不得把剛剛的記憶抹去。
一旁的儷嬪心里發笑,嘲笑楚貴妃得勢慣了沉不住氣。于是上前一步開口道:“天氣炎熱,皇后娘娘路途幸苦,皇上不妨讓娘娘先去休息,除去這勞累之意。”
嵩政帝聽言回神,覺得并無道理,“儷愛妃說的有理,朕的皇后現在定是乏累。”
嵩政帝轉身看向眾人,手松開了齊皇后的手腕,卻順勢攬過齊皇后的細腰,“皇后勞累,朕帶去中正殿好好休息。散了吧。”
中正殿,皇上寢宮。
“臣妾告退。”楚貴妃真是一刻也不想多待。
皇上自然將一切都盡收眼底
鬧過頭了可就沒意思了。
嵩政帝無視,帶著齊皇后上了步輦。
“擺駕中正殿!”
“這些年……過得可還好?”步輦上,嵩政帝握住齊皇后的手。
“皇上關心,臣妾一切都好。”齊皇后的回答不平不淡。
嵩政帝暗的嘆口氣,明明有滿肚子的話,怎么掛在嘴邊卻說不出口了呢?
“陵安一事,你不會怪朕吧。”
齊皇后抬眸,望入嵩政帝眼中,輕笑:“皇上想讓陵安磨練,未曾不是好事。”只是,要是他人對陵安下手,本宮也不會手軟。
齊皇后最后一句隱藏在笑中。
“如此便好,朕還……罷了,朕會派人暗中保護陵安的。”
“多謝陛下。”
—
“嘭!”果不其然,前方一片祥和之景,到昭仁宮楚貴妃處便會被打破。
“娘娘息怒,別傷了手啊。”楚貴妃又在砸東西。
“息怒?讓本宮如何息怒!今日眾人全看本宮一人笑話,本宮心中的怒如何息得下去!”楚貴妃披頭散發,不見任何貴妃雍容之像,“皇后?哼,皇后之位是隨便一人就能坐的嗎?皇上再喜歡她又如何,到最后不還是會被本宮踩在腳底下!”
“澍心,吩咐下去,一切按計劃行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