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之上,鼓聲炸響,旌旗飄飄,二爺身披一件火紅的披風,迎風站立,面對的則是城門外黑壓壓的看不見邊的金兵。眾將軍紛紛跪下:“請楊大將軍的將令!”二爺舉起一張令牌,“此戰必勝!”眾人紛紛吶喊:“此戰必勝!”
于是城門打開,一列列的軍士出戰,他們英勇地向著金兵沖去,雙方殺得是硝煙四起,烽火連天。二爺卻淡定地看著這一切,悲壯的眼神似乎早已預料到此戰的慘烈,二爺一字一頓地念叨:“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p> 一首岳飛的《滿江紅·怒發沖冠》直抒胸臆,讓二爺深感生命之真正的意義。內心不滿暗嘆:“岳飛爺爺,今日就讓我來幫你完成此生心愿吧!大宋兒女生生不息,必將驅除韃虜,揚我國威。”
此時雙方激戰正酣,二爺直接舉起一面紅色的旗幟搖了搖,于是一面巨大的紅色旗幟就開始在城樓之上飄舞起來。不出一會兒功夫,李德帶領一隊人馬從左側殺入,他們將一支支火箭射入了金兵隊伍之中,只見那些金兵一旦觸及火箭便會瞬間燃燒成為廢墟,其慘狀慘不忍睹,而大宋軍士這邊則紛紛退至李德隊伍之后,等到所有火箭射完后,二爺再次舉起一面藍色的旗幟搖了搖,于是又一面巨大的藍色旗幟替代紅色旗幟出現在了城樓之上飛舞飄揚。此時,何笑帶著另一隊隊伍從右側殺人,他們每人背著一桶水將其澆在了李德等人的前面,阻擋了火勢的蔓延,順著風向不斷地吹向金兵那方,如此金兵悲壯慘烈愈盛。此時金兵大將軍不得不下令,暫且退后30里以待時機。二爺鳴金收兵,眾人暫且退回了都城之內,盤點了一點軍士,死傷數量大約在1000多人,而金兵恐怕要在上萬人,算是小勝。
然而眾將軍依舊眉頭緊皺,因為他們都明白,這些小打小鬧只能拖延金兵進攻的時間,卻不能實實在在地打擊到金兵的真正實力和根基所在。二爺此時看向李德和何笑,滿臉凄楚地說道:“那個計劃今晚行動!”眾將軍一聽二爺早有安排,紛紛驚喜不已。而李德和何笑則是一臉凝重地點頭,仿佛這次的行動風險極大。
入夜,二爺帶領李德和何笑,以及5萬多人馬,開出了城門。李德有些悲壯地回望都城,“何笑,你說此次偷襲我們能取勝嗎?”何笑一臉苦笑:“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既然選擇了走這一條路,我們還有回頭路嗎?”2人莫名看向一路堅定地騎馬走在最前面的二爺,不由哈哈大笑,“我們終究沒有二爺的胸懷!人這輩子,活亦難死亦難,那就不如讓我們活得敞亮死得脫俗吧!”李德爽快地表示。
何笑也是呵呵一笑,“對頭,讓我們一起瀟瀟灑灑走一回吧!”
于是,這支隊伍按時到達了金兵的宿營地,而后發起了一輪火箭的進攻,金兵陣營一片混亂,趁此良機,二爺帶領這5萬多人趁機殺出,于是一次慘烈而悲壯的廝殺行動開啟。
來之前,二爺曾經說過,“朝廷撥付的上萬人馬到達了邊境的外圍后,便止步不前了,因為他們接到的命令是:守住大宋的最后一道防線,卻不是來為我們賣命的。而原先洪峰大將軍的人馬大多以守城門為主,他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如此冒險的行動的。”到了最后,真正能和金兵拼殺的只有二爺的這隊主力軍,所以無論或早或晚,二爺這5萬多人都要直面金兵20多萬的兵馬。
看明白了這其中層層復雜的關系,二爺這才絞盡腦汁想出了這么一出“以弱勝強”的奇招,先用“水火陣”迷惑敵人,讓他們看到大宋的軍士如此智慧而神勇,狠狠地挫挫他們的銳氣,但若不拼命便無法真正地結束這場大戰。為此,就在金兵開始商議對策準備對付二爺的水火陣時,二爺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決定乘勝追擊,將金兵徹底打敗,親率旗下全部兵馬圍攻金兵的大本營,以求達到“奇襲獲勝”的效果,讓敵人防不勝防,從而出奇制勝,是為“上策”!
金兵做夢也想不到,二爺會帶領5萬大軍從天而降直逼他們的大本營,這么久以來的圍困讓他們早已習慣了二爺等人堅閉不出的戰斗策略,所以二爺此次的冒險行動真正可謂“膽大得令人震驚”!大宋這邊的軍士背水一戰,視死如歸,勇猛異常,一路猶如砍瓜切菜一般將金兵殺得是片甲不留,金兵大將軍等人慌亂之中,為了保存實力留待日后再戰,不得已帶著自己的一只精銳隊伍趁著夜色悄悄地溜走了。
二爺此次大戰勝果在望,李德何笑也沒想到居然如此簡單就辦成了,本打算乘勝追擊金兵的殘兵敗將們,可二爺卻直接揮手阻止了他們,“窮寇莫追,況且我們實力不足,保存實力最重要。”于是二爺帶領著剩余的人馬返回了城門內,再次盤點后發現,損失了1萬多人,如今二爺統共就只剩下了3萬多直屬兵馬。然而金兵慘敗落荒而逃,保守估計損失10萬左右的人馬。
奔襲了上百里的金兵大將軍,自知此次自己指揮失當,損失慘重,就算僥幸回到了金國大本營,等待他的可能也將是斬首或牢獄之災,為此,他不得不宣布暫時停下來修整,順便等到那些準備逃回金兵國內的逃兵或傷兵們。
金兵大將軍一臉狼狽,癱坐在一望無垠的沙地上,看著那些比他還要狼狽猶如喪家犬的金兵們,他不得不回過頭來反思自己的錯誤。一開始,他看到了大宋那邊消極避戰,他只想著速戰速決。好不容易這次迎來對方的正面痛擊,憑借他們金國強大的軍事實力,無論如何也不應該輸的如此慘重呀,可仔細分析一下,他不難發現自己在指揮上面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
等到大部分金兵匯集到這位金兵大將軍的身邊時,仔細地盤點了一下大約還剩下了10萬多人馬,需要再戰嗎?大將軍不斷地輕聲問自己?直到他的腦海里冒出了二爺的臉和聲音,他才握緊拳頭狠狠地說:“寧戰死不窩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