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的城墻外,劉幕僚帶著上萬人一起跪在了城門外,二爺帶領眾多將領站在城墻之上,大聲詢問:“你們可是洪峰大將軍帶出去的人馬?”
劉幕僚帶頭答道:“正是!”
二爺看著遠處虎視眈眈的金兵,有些冷冷地問道:“那么你們是如何突破金兵的包圍?安然無恙地回到這里?”
劉幕僚抬頭看向二爺,平靜地回道:“我告訴金兵,我們是洪峰大將軍的兵馬,回到這里是為了報仇。”劉幕僚剛一說完,眾將領皆嘩然。
二爺左右環顧了一下,便覺得事出有因,因而決意將其暫時收押。眾將領不知何故紛紛站出來反對。“楊將軍,此人乃是洪峰大將軍的舊部,如今他們居然棄大將軍而去,且又與金兵有勾結嫌疑,實在是不宜留下呀!”
二爺看著遠處的金兵包圍圈,無奈地說道:“就算沒有他們的到來,你覺得我們還能撐得到多久?他們來了,或許是一次轉機也不一定?”眾多將領略一思忖便不敢再多話。
與此同時,京城里等候接待洪峰大將軍的隊伍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洪峰大將軍未能按時到京,引起了朝野之中的諸多揣測,由于兩地路途遙遠,信息不通。很多大臣便揣測:洪峰大將軍可能已經叛變了。于是關于運往邊境的軍需物資一概停辦!當今皇上派出欽差大臣再赴邊境查探實情,是事出有因還是其他?
這邊的二爺則通宵審訊了劉幕僚。黑漆漆的屋子里,劉幕僚被綁在一張椅子上,整個人雖然坐著但也被捆得結結實實的,嘴巴塞了東西什么也說不出來。一直等到二爺前來問話,才將他嘴巴里的布巾取了下來。
二爺死死地盯著劉幕僚的眼睛,“說,洪峰大將軍是怎么死的?”
劉幕僚坦然答道:“是我殺死的?”
二爺難以置信,“為什么?”
劉幕僚直言吐露:“我乃楊護國將軍的副將,當年他被岳飛將軍的事情連累,無任何援軍支援,最后不得不戰死沙場。楊護國將軍死后,我對朝廷心灰意冷便隱匿了起來,但為了謀生機緣巧合下來到了新任大將軍洪峰的府上做幕僚,多年的用心侍候,這才得知原來當年的一切都是冤案,始作俑者居然升官發財,一直安享榮華。我不服,我要報仇!我要為死去的楊護國將軍和戰士們求一個公道!”
二爺一下子就愣住了,因為楊護國正是他死去的親哥!“你是我哥的副將?可有證據?”
劉幕僚當場請二爺撩開他的手臂上側,可以看到一個羽箭的刺青,那正是他們楊家軍特有的標記,可是二爺還是不相信,“不錯,這的確是楊家軍的標記,但這也不足以說明什么?因為這個標記也是可以偽造的?”
劉幕僚點點頭表示認可,然后請二爺脫去自己的上衣,此刻一目了然地看到劉幕僚身上多處劍傷刀傷,很多都是老疤痕,如此至少證明了劉幕僚曾經是一位戰士,“我死里逃生,膩煩了戰場上的生活,只想找個僻靜的所在好好地安度余生,可是直到某一天,我發現我自己骨子里的血液依舊蠢蠢欲動。我就循著機會來到了洪峰大將軍的府里做起了幕僚,因為熟知軍務和政務,很快受到了重用。只是我從來都沒有想過,原來我的仇人居然就是他!”
劉幕僚隨后口述了他和楊護城將軍的點點滴滴,以及楊護城將軍的一些特別習慣,這些不是他身邊的親近之人,斷然難以熟知,綜合種種跡象,二爺終于認定過了劉幕僚是楊護城將軍的副將。二爺隨即讓人給劉幕僚松綁,“來人,給劉先生松綁!”
劉幕僚終于和二爺相擁而泣,“二爺,你終于還是來了,來到了這個嗜血的戰場,它曾經吞噬了你父親的性命,也奪取你哥哥的性命,如今我實在不忍心你的性命也要交代在這里?那洪峰大將軍正是聯合了金兵想要一起謀害你,我別無他法只能殺了他,然后帶領他的部隊回來營救你?”
二爺拍拍劉幕僚的肩膀,滿懷信任地說道:“劉先生,這么多年苦了你了,只是這次你回來,恐怕也只有死路一條?因為這次我們大宋真是缺兵又少糧?我真的沒有信心可以保護你呀!”
劉幕僚搖了搖頭,“二爺,其實劉某早就死在了當年的戰場上,如今取了洪峰大將軍的人頭,報了當年的仇怨,也算是功德圓滿。只是,你但凡有用得上我的地方,盡管吩咐。生死于我,早已是身外事!”
二爺看著劉幕僚一番清心寡欲的姿態,便也不好再多說什么。只是拿出一封事先寫好的書信交給了劉幕僚,“劉先生,這是我之前寫好的書信,向當今皇上求援的奏折,只要能夠遞送到京城,或許等到大軍支援的那一日,我們也就能活下來了。”
劉幕僚一臉深情地看著二爺,“二爺,我和金兵打了十多年的交道,深知他們狡詐無比,你這么一封書信是斷然送不出去的。”
二爺被劉幕僚這么一打擊,有些慌神,“那你說該怎么辦?”
劉幕僚拿著這封信,請二爺再謄抄一封,“二爺,我們只能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地來套路他們。二爺一樣的信準備2封,到時候,只要護送一人出去即可,另一份假裝被他們的人截獲書信,這樣一來,對方肯定會麻痹大意不去追究跑出去的人,畢竟誰也不會想到,同樣的奏折二爺會出2份。”
二爺一聽這個主意便覺得甚為合適,立時便寫好了2封信,一起交給了劉幕僚。“劉先生,只要你能將這封信送出這里送到當今皇上的手里,那么我們這里所有的將士和百姓們都會感激不盡的。”
劉幕僚接過了2封信,立即跪了下來,“二爺,我還需問你借一樣東西,否則這信依舊送不出去?”
二爺著急地問道,“什么?快說?”
劉幕僚一本正經地說道:“是二爺府上的一條狗——明神,聽說此狗能聽懂人話,還特別有人性,如果它能夠被使喚的話,那么送出去一封信便不在話下了。”
二爺想起了明神,猛然間增加了無數的信心,心嘆:沒錯,這明神的確可以做到。這狗已經被訓練得可以做很多事情,不僅是送信就算讓它去殺個人,也未必不可以?
于是在二爺的首肯下,劉幕僚安排了一個將士騎馬去沖擊金兵的防線,很自然地被金兵給攔截了下來,正當有金兵搜身的時候,明神像離弦的箭一般沖了出去,把所有金兵都嚇了一跳,等到他們想要彎弓搭箭的時候,已經晚了。明神風馳電掣般朝著京城的方向奔跑而去。
自從都城被金兵包圍之后,里面的東西運送不出去,外面的東西也遞送不進來,如此十多萬將士的糧草和幾十萬百姓的生計一下子就變得提襟見肘了。羽神作為整個大軍的軍需負責人,不得不親自前往糧草所在地進行查驗和分派,生怕一旦發生變故,整個大軍都將全軍覆沒。此時此刻,羽神終于深刻地領悟了二爺所說的那句:糧草的重要性。
二爺沒事的時候也時常過來檢驗羽神的工作成效,為了能夠拖得時間更長些,羽神向二爺請示了一項規定,“二爺,如果我們想要活得更久一些,等到朝廷派出援軍的話,這些為數不多的糧草,一定要省著用呀,甚至于一份糧食能掰成2份來用。”
此意見正中二爺下懷,二爺便直言詢問,“羽神,你有什么好的辦法嗎?”
羽神看著那偌大的糧倉,若有所思地說:“二爺,我覺得我們應該實行定額配給,讓大家餓肚子肯定不行,但讓大家少吃點總可以吧?”
二爺默默地點點頭,“好,那你放手去做吧,至于將士們的思想工作,我來做!畢竟大難當頭,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只要我們都活著,那么大宋才有希望,只要我們堅持到了最后,那么大宋的援軍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餓點肚子又算得了什么?”
羽神深知二爺的雄心壯志,當即便命令手下的官員將按照將士的數量進行食物配給,很多人從之前的敞開肚皮吃飯,到如今每天只能吃一頓,而且每噸只有一碗米飯一個菜和2個白面饅頭,雖然一時不至于餓死人,可也是怨聲載道,大家都恨不能立刻出去跟金兵決一死戰。可二爺阻止了他們的魯莽。
軍營重地,面對二爺的苦口婆心,將士們也終于消停了下來,“諸位將士,身為一名鐵骨錚錚的將士,誰不希望沙場建功,誰不想要獲取戰場的勝利,但是我要告訴你們一個實情,此次金兵有備而來,而我們卻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啊!如果我們和金兵硬干,那么吃虧的一定是我們,是大宋。我們倒下了不要緊,要緊的是我們身后這幾十萬的老百姓以及大宋腹地那千千萬的大宋子民們?他們何辜?需要遭遇如此悲慘?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種用并不是簡單的犧牲,有時候忍耐比犧牲更有價值?我們現在不是怕了他們金兵,而是必須忍耐,等到最佳的戰機到來,而后一舉殲滅金兵,護衛我們大宋的百年基業呀!”
眾將士終于首肯落淚。即便錚錚鐵骨,可面對如此家國大義也紛紛大義凜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