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那個斯文男人的地位十分尊貴?就在他那么喊了一句后,頭領立刻召集人馬將一大堆的土鋪在火上將火滅了,同時外面圍著一群弓箭手,致使御景王爺等人不敢輕舉妄動,就這樣被這群百十號人抓了個正著。就在御景王爺被他們捆住的時候,二當家大喝一聲將身邊的那個斯文男人抓住,然后用刀架在對方的脖子上,要求對方放人。
斯文男人非但沒有半點驚慌失措,反而是淡定地跟二當家講起了條件:“喂,這位大哥,你拿住了我一個人,就想換所有人的性命,恐怕不可能吧?”
二當家是個粗人,以前做了很長時間的山匪,因此綁架勒索的事情干起來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如今他看出這個斯文男人對這些人來說非常重要,看到御景王爺被他們拿住后,他便想著拿住對方的人,以此作為交換。可這個斯文男人則顯得十分老謀深算,直接拋出交易籌碼,讓二當家上當。
二當家不疑有他,直接答道:“我就用你換我的大哥,御景王爺。成交不?”
斯文男人點點頭,“這個好說好說!只需要我跟頭領商量一下即可!”
可那邊被拿住的御景王爺看不下去了,直接說,“我不同意,我需要用你換除了我以外的其他所有人的性命。可好?”
斯文男人微笑著點點頭,“這個好說好說!待我跟頭領商量一下即可!”
二當家想著要將御景王爺拋棄掉,內心痛苦不堪,“大哥,御景王爺,你走了,我們怎么辦?”
御景王爺若有所悟地笑了笑,“二弟,你們留下來可能會死,但我留下來一定不會死。”
斯文男人點點頭,舉起大拇指給御景王爺點贊:“沒錯,御景王爺是何等尊貴的人物,我們怎么舍得殺死他呢?但你們其他人就不一樣啦!不僅沒有任何價值,反而浪費我們本就不多的糧食,殺了才能免除后患,也可以趁機削弱敵方的戰斗力。何樂而不為?”
二當家聽御景王爺和斯文男人一來一回一問一答,多少明白了些,于是只能聽從御景王爺的意見,讓對方將其他所有人都放了,頭領本來還不是很樂意,可斯文男人卻笑著說,“別擔心,這一個御景王爺足以抵住10萬大軍,區區幾百人算什么?”
頭領只得將500號兵士全都給放了,二當家拖著斯文男人走了好長一段路,看到沒人追蹤過來,這才放了斯文男人回來。而斯文男人絲毫不擔心自己的處境,因為一旦他回不去,御景王爺必死無疑,所以只要御景王爺在手,他的小命是妥妥地安全。所以,便推拒了頭領的追兵,只想著讓這些人趕快逃離,以便讓此事得以了結。
等斯文男人累得氣喘吁吁地跑回牧區的時候,就看到御景王爺已經是被五花大綁地架在了木頭架子上,眾人看到了斯文男人回來,紛紛執禮拜見:“丞相大人,你終于回來了!太好了!”頭領一臉興奮地表示。
斯文男人擺擺手,立刻說道:“趕緊收拾東西,我們立刻轉移!否則他們的10萬大軍到這里后,我們就只能是片甲不留啦!”
頭領二話沒說,立刻將命令吩咐下去,牧區里的所有人都開始收拾包裹準備撤離此地,就連那些奴隸也必須跟著走。
與此同時,二當家和汪明全帶著被繳了械的眾人,一路狂奔趕回了古爾堡那里的山寨,蕭耳等人看到大家回來后,還一臉興奮地迎接出來,可是看到大家如此狼狽之后,不由心生擔心,還是瘋狂地找起了御景王爺:“御景王爺,你在哪?御景王爺,你在哪?”一聲聲的吶喊過后,回答他的只有眾人的沉默。蕭耳感覺不妙,于是抓住了二當家,狠狠地瞪著他:“說,御景王爺怎么了?”
二當家只得一五一十地說了,最后總結了一點:“御景王爺為了釋放我們,自己甘愿留在那里當人質。我沒能救出大哥,我該死!”說完就要一頭撞死在墻壁上,被蕭耳給拖了回來,牢牢地抱住了對方的身體,2人一時間悲憤異常。
此時此刻,弘梁作為整支隊伍最尊貴的人,因而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大家都希望弘梁能夠站出來幫助大家脫離困境。弘梁讀懂了大家的想法,因為吩咐道:“各位,現在御景皇叔被俘,雖然一時半會死不了,但作為此次10萬大軍的統帥,一旦消息傳出去,軍心必定大亂,到時候別說勝利還朝了,能不能活著走出這里都是未知數?”
眾人常年在戰場上廝殺,自然曉得御景王爺所言非虛。汪明全作為這里唯一的將士,不得不向弘梁討一個主意:“二殿下,不知道你有何高見?可以挽救大家的性命?”
弘梁簡單地思考了一下,便有了想法。“各位將士,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我們已經非常被動了,但并不表示我們就要認輸,因為戰場上瞬息萬變,我們需要抓住每一個機會。此時此刻,他們抓住了御景王爺,肯定不會傻傻得等著我們去救人,所以他們一定是立刻轉移陣地,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派人跟蹤他們,沿路做下記號,引得大軍前去剿滅他們。你們之中有誰武功了得,膽識過人,愿意前往的?”
此時此刻,蕭耳和二當家站了出來,紛紛表示他們一定要去救出御景王爺。弘梁知曉他們都是御景王爺非常親近之人,于是立刻下令:“好!那么就請二位立刻動身,片刻不得耽誤。”蕭耳和二當家分別騎上了一匹快馬,一路向牧區的方向追去。這邊將御景王爺推向深淵的牧民們紛紛自責不已,因此毫不猶豫地獻上了各自喂養的快馬,大概有上百匹之多,一下子讓汪明全裝備成一個騎兵隊,比他原來純粹的3000步兵要好太多了。畢竟蒙古族是馬背上的民族,而大唐的大部分兵士則不善騎射,只有少部分精挑細選的精兵強將才有機會成為騎兵。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養馬太費錢,而蒙古族的草原足以飼養很多很多的馬,這與大唐的農耕文明完全不一樣。
雖然這次大唐出了10萬大軍的人馬前來助陣,但其實他們需要面對的蒙古軍可能不足萬人,只是這萬人全部都是騎兵,他們10萬大軍之中可能也就只有幾千人是騎兵,其他的全部都是步兵,戰斗力可想而知。汪明全手握這樣一支上百人的騎兵隊,內心早就笑開了花,只等著戰場上建功立業,也讓自己可以名垂千古,功蓋千秋,成為眾人敬仰的大將軍。
弘梁見汪明全組建了騎兵隊,便直接讓這支隊伍護送自己前往大軍的大部隊所在地,也就是左元朗目前駐扎的地方,一條河流附近的草地上,一方面方便取水,另一方面也方便隱藏,因為這里地勢低洼不會將大軍暴露在外,引敵人來偷襲。雖然左元朗想得十分周全,但還是沒有考慮到其他的變量元素,比如御景王爺、弘梁等人的想法。看到御景王爺自告奮勇地做了大軍的前鋒,左元朗幾乎都要笑開懷,因為他終于兵不血刃地掌控了10萬大軍,這在外人看來該是多么地不可思議呀?
就在左元朗沾沾自喜的時候,弘梁帶著一支嶄新的騎兵隊回到了這里,一進門,弘梁便直言不諱地說,“左大人,御景王爺被敵方給帶走了。”
左元朗還不太敢相信,想著御景王爺好歹也是武功高人,不像他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怎么可能如此輕易地就被俘了呢?但弘梁沒有理由騙他,只可能是事實。左元朗一想到御景王爺這根主心骨馬上就要沒了,內心不知道慌成什么樣了,但還是假裝自己若無其事的樣子,但只有他心里最清楚,如果沒有御景王爺的坐鎮,這10萬大軍怕不是要隨時被解散。就靠他一個文人,如何對抗蒙古族的千軍萬馬呢?
弘梁看到左元朗思索個沒完沒了,便忍不住催促道:“你倒是拿個主意呀?”
左元朗立刻點頭,“上報,微臣要立刻上報給皇上,請求皇上定奪。”
于是左元朗立刻寫好奏折,并插上了羽毛,請人連夜送往京城。當飛馬傳信侍衛送到京城的時候,卻意外聽到了宮中的長鐘敲響,大約敲了十幾下,按照這規格,怕是董太后去了。等到飛馬傳信侍衛進到紫禁城后,立刻就得到了消息:董太后真的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