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真假狐仙【蝙蝠童子化狐仙,劉牧之識破詭計】
詩曰:
只道路遠多坎坷,搶真似真空歡喜。
筑梯樓上懶俗世,偷得鬼神畫中月。
上回書說道,劉禹聽從狐貍的話去那林場以東的沼澤里拿到了兩個小孩的木劍。卻不料引出一段讖言,劉牧之雖是很快就破解出上面兩句。后面的幾句卻是無論如何都難以破解。正當惆悵時,狐貍使出神通,那感覺好像是狐貍告知二人會來答疑解惑一般。
且說到了約定時間,劉禹與劉牧之坐在火塘邊,等待狐貍的到來。一直等到子時,果然門外響起敲門聲,二人對視一眼,劉禹即刻站起身前去開門。開得門來,果然是先前那大白狐貍幻化的女子,身后跟著她尖臉的丈夫。劉禹側開身,讓兩人進得屋來。
一切好像都很正常,一切又好像怪怪的。兩人進屋并不靠近火塘,而是離火塘遠遠的坐在墻角。劉禹倒是覺得沒什么,只是這劉牧之卻是悄悄地注意著二人的動作。這時,那女的言語道
“恩公,那沼澤去了嗎?”
“去了”
“可否拿到了那兩支木劍?”
“當然!”
“能否與我看看?”
劉禹站起身將木劍從桌案下的一塊皮毛下面抽出,遞給二人。二人略帶欣喜地看著木劍,眼里全是貪婪。劉牧之見狀一把拉過劉禹,在其耳邊輕語幾句,劉禹隨即出門去,片刻即回。只不過回來的時候,手里拿著明晃晃的冷青鋒。劉禹站在火塘邊,威風凜凜手執冷青鋒,怒目而視墻角的兩人。兩人見狀便借口有事,將木劍放在地上,話也沒說的離開了。待二人走后,劉禹詢問劉牧之是何用意,劉牧之收起木劍說道
“你有恩于狐貍的一家人,上次來并不排斥火塘。而這次兩人不僅神色有異,而且還遠離火塘。我記得你說過你去沼澤之時是遇見的兩只蝙蝠。這蝙蝠身形怕火怕光。即使他們幻化成狐貍的樣子再像也無法避免天性的習慣。”
劉禹恍然大悟,說道
“所以你讓我去拿出他們懼怕的冷青鋒試一試這二人?”
劉牧之點點頭,正欲說話,卻聽得門外有童子聲喊道
“劉寄奴,我們是天地靈氣所化的蝙蝠童子,受元始天尊點化,在此守衛人間運數。如今你趁我們靈氣衰減之時,竊走如意天心劍,得知自身后事,而泄露天機;假以時日,與你相關之人,必遭天譴!如今我們即將羽化而歸,那二劍必在天明之前,化成虛無。你若是執迷不悟,天譴應驗。你將萬劫不復!”
言罷,屋外竟然吹起了大風,仿佛是飛沙走石一般,吹得周圍的山林草木是唰唰作響。劉禹與劉牧之都不知所措,一時間也不知道是不是山中魑魅故弄玄虛。這一耽誤,天邊竟然開始泛起魚肚白,于是這妖風也就漸漸平息。又等了許久,天邊放出一絲光亮,劉禹才敢悄悄打開門縫前去探望一番,見屋外一切平靜依舊,這才敢開門走到廊下站立。劉牧之見狀也是小心地走了出來,二人看著林場周圍的事情默然不語。
不多時,一匹騎著快馬的傳令兵沖入林場,看見劉禹和劉牧之站在廊下,便問道
“請問誰是劉牧之先生?”
劉牧之看了一眼劉禹,回答道
“我是!請問你是......?”
傳令兵滾身下馬,取下背后的信筒打開,倒出一卷被印泥封好的的紙遞到劉牧之手里。說道
“這是劉牢之將軍親自擬撰的任命書,龍驤將軍兼領彭城太守劉牢之將軍,征辟劉牧之先生為彭城刺史別駕兼領彭城郡從事郎中,總管彭城郡一切日常政務,接征召書日起,即刻趕赴彭城,不得有誤。”
劉牧之一臉驚訝,劉禹也是奇怪,便問道
“劉牢之將軍如何知道劉牧之先生的?”
傳令兵一邊伸手進懷里一邊摸出一封信遞給劉禹,說道
“我也不知道,但我有一封何都尉給督林官的信,想必就是您了!”
劉禹接過信,正欲查看,傳令兵卻說道
“牧之先生,快快收拾吧!我與先生一道回彭城,這是劉將軍下的令。”
劉牧之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便說道
“可否寬限幾日?容我......”
劉禹打斷劉牧之,說道
“稍等片刻。”
言罷,便拉著劉牧之去往房間收拾,也不管劉牧之愿不愿意。劉牧之拗不過劉禹,便也只能是跟著收拾一番,不到半炷香的功夫邊收拾妥當。劉禹將劉牧之的行禮裝上馬背,傳令兵牽著劉牧之的馬站在門口,劉禹送出幾步遠,便互相辭別了。
回過頭來,劉禹打開何無忌所寫的信一看,才明白是如何回事。原來何無忌見劉牧之管理之才出眾,為解自己舅舅劉牢之領兵打仗,顧忌不了彭城日常事務之憂,特地寫信像劉牢之推薦劉牧之。這才讓劉牢之親筆寫了征召書,用六百里加急快馬催促劉牧之即刻上任。至于為何劉禹沒有被啟用,原因也是很簡單。因為劉禹現在名義上是屬于孫無終的人。劉牢之也是不太想惹起友軍之間的不愉快。
再說劉牧之走后,林場的這一攤事,便是落到了劉禹身上。雖然臨走之時,劉牧之囑咐再三,劉禹也是迷迷糊糊,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無奈地劉禹也是只能硬著頭皮去面對那些繁雜的事物。
但劉禹很快便發現了其中的門道,每次老營所需要的物資,他都讓來訂木材的軍士自己在賬冊上寫好,之后自己就只需要核對民夫們所伐的木材數量來進行加減就行了。
一日,劉禹正在林中監督民夫伐樹,見民工在運送一些體型巨大的木材時,往往都用一種傳統的滾木法,是費勁又危險。為此好幾個民夫都因為地勢的原因被滾木砸傷。劉禹為此詢問了好多民夫為何不造一種運木的板車,得到的回答是,地勢崎嶇,輪轂是用起來功效不大。
于是劉禹開始動起了腦筋,特別是跟著民夫下山去探望過幾個受傷的民夫之后,更是決定要設計一種適合地形崎嶇的緩沖裝置。
就這樣過了多日,劉禹正在屋內的火塘邊苦苦思慮,卻聽得有人敲門。開門而視,乃是那狐貍所化的女子。經過上次的事情,劉禹內心有了警惕,便問道
“今日要用火燒你?”
這女子與丈夫對視一眼,滿臉疑惑地說道
“恩公說什么話?我們一家前些日子去那東海之濱給仙人賀壽去了。今日才回來呀?”
劉禹還是不相信,但又想看看二人還有什么陰謀,便讓開門,請二人進來。誰知二人進來徑直坐到火塘邊,劉禹這才放下心來,與二人一起坐在身邊。
狐貍開口說道
“前些日子,我公公推算說恩公定是去了沼澤被那兩個童子發現了是嗎?”
劉禹見狀,也沒有任何隱瞞,便將此事前因后果全部言說一遍。狐貍聽完也是驚奇無比,便說道
“這也不奇怪,想必那如意天心劍也早已幻化!”
“正是,真的第二日我去看那木劍,憑空化成一縷青煙不見了!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狐貍也不賣關子,解釋道
“這也是聽我公公說的,此二童子原是殷商時期的吸血蝙蝠,后遇見太乙真人游歷東海歸來,被其降伏。上報其師尊元始天尊之后,受元始天尊點化,成為守護未來天時命運的童子。元始天尊將一些改變人間命運之人的未來,書寫成上古卷軸,交由二童子守護。卷軸的兩根天心軸,便幻化成兩柄木劍。由兩個童子各執一柄。我公公修煉了三千七百年,早已集滿功德,雖然可通東海之濱蓬萊仙境,但終究沒有羽化登仙。才不得不繼續在民間繼續修煉。恩公救我孩兒,讓我狐家有后,我公公便露出天機于恩公。希望能幫助到你,但現在恩公似乎還惹上了麻煩。我家公公在東海之濱的仙壽之宴上便推算出恩公有麻煩,這才派我等來見恩公,告訴其原因。”
劉禹聽聞,打斷問道
“令尊泄露天機,豈不是要毀了道行?”
狐貍微笑擺擺手道
“這倒是無妨,因為恩公你尚未參破天機,無法避免來日之事。我公公也不算是罪孽深重。如今東海的神仙早就知道此事,特罰我公公于塵世多修煉一百年以贖其罪過。我公公倒是樂得如此,因為這樣就有更多的時間與孫兒在一起享受天倫。”
劉禹聽完,一臉輕松的點點頭。后又問道
“那天機到底是為何呢?”
狐貍有些嚴肅地回答道
“恩公恕罪,我與夫君修煉也不過八百余年。天機若是我公公泄露,東海的神仙尚且給幾分薄面,而我們未入東海之濱的小野仙,則是要被雷公劈殺的。況且,人世間的事情本就是因為不知未來幾何,才顯得趣味橫生。至于生離死別,更是連神仙也不可干預的。就像我的孩子被困,若是施以法術,便是破壞了妖界與人間的界限,后果自然是被神仙所痛恨的。所以才擺脫恩公施以援手相助。那些以妖術禍害人間的野仙,到頭來有幾個是好下場呢?”
“說得也是!那我就不問我之命運之事。那兩個蝙蝠童子還會來尋我嗎?”
劉禹說道
狐貍沉吟片刻說道
“我來正是為了此事,我家公公即將帶我等去遠去南海修行,避開這中原禍事,這才命我等前來告知恩公一聲。以后可能就不會再見了,至于那讖言,恩公能破解是最好不多,若是不能破解也是命理之事,不得強求。至于那兩個蝙蝠童子,已經是被元始天尊罰往鬼方,去受那陰暗潮濕的折磨去了。怕是要一千年以后才會重見天日了。如今我夫妻二人來,特地代表我們一家,謝恩公最后一次,以后如若有緣再見,怕已然是恩公幾世之后了。你也不會再記得這一世的事情了吧!”
言至此處,劉禹不禁有些傷感。便說道
“人有人的好處,妖有妖的好處。人間苦短幾十年,一晃而逝,狐貍卻可以千年萬年,真是不可比。”
狐貍聽聞也有些惆悵說道
“恩公是好人,將來也是左右人間命運之人。最后我私自以自己的能力告知恩公最后一件事,那就是恩公將來收到遠在江南的家信。恩公得信,一定要回家看看,否則將遺憾終身。”
劉禹嚴肅地點點頭。狐貍夫婦站起身對著劉禹拱手施禮道
“恩公就此別過,望保重身體。人間世事無常,許多事不可強求。也不要問未來如何,無論神仙妖怪,都敬重為他人奉獻之人。恩公來日,定會明白。狐家就此別過,你與我們之事,不可再與外人言!告辭!”
言罷,二人轉身走出門去。劉禹送到門邊,二人在黑暗之中化成一股青煙,隨即縹緲而去,不見了蹤影。
劉禹站在廊下,看著黑暗的天空,久久凝視,默然不語。
過了幾日,這件事漸漸淡去,劉禹正在林場研究如何可以提高運送木材的器械時,一名傳令兵來到林場,及其焦急地找到劉禹說道
“北府軍在甄城和滑臺近郊,誘敵出戰,大敗翟魏軍隊。但牽制燕軍的孫無終將軍部損兵嚴重,現在孫無終將軍急件,召督林官即刻回洛陽報到。不得有誤!”
言罷,遞上軍報。隨即勒馬便走。劉禹沉默片刻,沒有收拾行裝,反而繼續研究自己的想法。劉禹的想法很簡單,若是自己此時離開,老營又未派新的督林官,那么此地將交由何人呢?
誰知第二日,之前的老督林官又牽著毛驢上得山來,找到劉禹說道
“昨日我接到老營的調令,說是讓我管幾天這林場,你要被調走了。新的督林官得過段時間才來,你快走吧!”
劉禹聽聞便寒暄幾句,準備回屋收拾行裝,誰料老督林官又拿出一份圖紙給劉禹說道
“我這段時間聽說你在為民夫運木材之事,研究這運木材的器械。這是我以前的一點想法,本是想交給你的。但你現在要走了,這東西也沒什么用處。但轉念一想,若是你未來行軍打仗,能用來運些糧草輜重,也是挺好的。閑暇之余看看吧!”
說罷,將一張羊皮做成的圖紙交給劉禹,劉禹打開來看,只是一些普通的輪轂板車一類的設計圖紙,沒什么特別稀奇的,便隨手抄近自己的懷里給老督林官拱手施禮道
“謝前輩惦記,我一定好好揣摩。如今事情緊急,又有您來負責,我就收拾東西告辭了。”
老督林官點點頭,劉禹便去房里收拾東西去了。不多時,便收拾好行裝,與老督林官告別,老督林官又拿出一些吃食交給劉禹,只說是民夫們湊的一點干糧,讓劉禹帶著。劉禹收起干糧,再三拜別感謝,策馬下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