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
一陣砸門的聲音將董凡從閱讀中拉出來,光聽著鏗鏘有力的砸門聲,他就知道是楊清過來了。
“來了!”
喊了一聲之后,他站起來看了一眼手表,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不過倒也不奇怪,做演員這一行的,幾點收工都有可能。走到門口,將門打開,就看到楊清站在那兒。
“姐,你先坐會兒吧。外面冷,要不然你就先去你那洗個澡,我給你下面條。”董凡笑著對楊清道。
楊清搖搖頭:“不用了,我買了吃的回來,咱倆今天晚上喝一杯!”
“咋了?”董凡皺著眉頭問道。
他雖然跟楊清認識的時間不算長,但是也知道這位平日里很少會喝酒的。今天忽然提出要喝酒,肯定是出了什么事情才對。
“有什么不開心的?”董凡又問了一句。
楊清聞言眉頭一挑,笑著道:“不是不開心,是太開心了!找你分享一下我的喜悅!”
“哦?逮著好機會了?”董凡聞言立刻放心了,將楊清請進屋里,然后道:“既然是高興的事兒,那我今兒就露一手,給楊姐你做一個硬菜!”
“有多硬?”楊清笑瞇瞇的問道。
“水煮肉片!”
“成,那我等著。”楊清進來,將門帶上。董凡看了一眼,她手里拎回來的應該是在飯店里炒的菜,有四五個打包盒,另外一只手還拎著一扎啤酒,大概是在小區門口的大排檔端來的。
這玩意不貴,一桶兩斤,才十來塊錢。
但是兩個人都不怎么喝酒,就這么一扎啤酒,兩個人都不一定能夠喝完。
“抽你一根煙啊。”
“抽吧。”
董凡在廚房里做飯,楊清則癱在沙發上,拿著董凡的MP4聽起了音樂。聽音樂的時候還跟著節奏輕輕搖晃著,看得出來,她今天是真的很高興。
不光做飯,還將楊清帶回來的菜都熱了一下,等開始吃的時候,已經十點出頭了。
兩個人相對而坐。
“說吧姐,什么事兒高興成這樣?”董凡笑著問道。
楊清一臉的興奮,道:“我跟你說,姐姐我要發達啦。”
“怎么著,中彩票了?”董凡打趣道。
“差不多吧。”楊清吃了一口菜,然后給董凡倒酒:“我跟你說,今天下午我是去面試的,結果竟然當場就把我給定下來了!你說這事兒,跟中彩票有什么區別?”
“什么劇啊?戲份多嗎?”董凡有些羨慕了,他來小兩個月了,最大的活也就是在清宮戲演一個小配角太監。
楊清眉頭一挑,臉上神采飛揚:“都市劇,《杜拉拉升職記》,我演的角色算是女三號?或者女四號吧。戲份肯定多啊,關鍵這可是大制作啊。”
“那可真是恭喜你了!”董凡由衷的說道。
楊清聽到這里,放下筷子,上半身前傾,身后拍了拍董凡的肩膀:“放心吧,姐要是火了,肯定拉你一把!”
“那可真是謝謝姐姐了。”董凡笑著拿起酒杯,干了一杯。
“爽快啊!”
是夜,兩個人也沒有喝多少。一扎啤酒,還剩下一半。都沒有喝醉,只是有點微醺,這個狀態正好,不會犯傻做錯事兒,防備心又比平時少了許多。
兩人就這么聊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起來的時候,兩個人橫七豎八的躺在床上,好在衣服尚在。有了這么一茬,兩個人的關系瞬間就拉近了許多。
倒也沒太矯情,相視一笑,各忙各的。
董凡洗漱完了之后,便出門了。昨天殺青之后,又接了一個龍套的活,在一個古裝劇里演一個有一句臺詞的小兵。說完臺詞,亮亮招式就被主角弄死。
快的話,半天就能結束。
到了地頭,換上衣服。龍套演員是沒有人給你上妝的,董凡一個大老爺們也不懂這個,隨便涂了一點東西,讓臉不那么暗就等著自己的戲份了。
正等著的時候,手機響了。
他走遠了一點,掏出手機,竟然是張科打來的。自從上次兩人留了聯系方式之后,就沒怎么聯系過。過年的時候,倒是互相群發了祝福短信,那玩意也算不上是聯系。
接通電話,董凡小聲問道:“張導,這么有空給我打電話啊?”
“凡子,最近有時間嗎?我這邊缺一個男演員,你看你有時間嗎?”張科是個干脆利索的人,上來也不說虛的,直接說起了正事兒。
董凡聞言笑著道:“肯定有時間啊,什么戲啊?”
“你得給我空出來大半年呢。”張科道:“這邊拍什么戲我不能告訴你,有保密協議的。不過我能告訴你的是,這是一個大型古裝電視劇,正兒八經的大制作!你得跟組大半年,做跟組的群演,一天一百塊錢,包住。另外這還有個角色我覺得挺適合你的,過幾天試鏡,你要是能有時間,最好這兩天就過來。”
董凡聽到這,眼睛一亮:“真的?張導,可真是太謝謝你了。我有時間,您現在在哪兒呢?今天過后,我隨時都可以過去!”
“我現在在無錫呢,三國城這邊。那你明天就過來吧,你現在在哪兒呢?”張科問了一句。
“我在首都呢,晚上我就訂票。”
“行,就這么說定了啊,我先掛了。”
張科掛了電話之后,董凡興奮的揮了揮拳頭。三國城那邊肯定是拍三國題材的戲了,眼下能稱得上大制作的就那么幾個,排除電影的話,就只剩下一個了!
《新三國》!
董凡興奮地手都在發抖,在這種大制作里,只要露臉就是一種成功!如果能夠飾演一些配角,那絕對是他演藝生涯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大制作里,可以說是演技派云集,跟著他們學一段時間,自己絕對能有巨大的提升。
當然,前提是他能拿下張科所說的那個角色!
至于跟組做群演,那不在董凡的考慮范圍內。如果試鏡不成功的話,他不打算在那里跑半年的龍套,那樣對他來說是毫無意義的。換一個地方跑龍套,沒那個必要。
“決定了,收工就去買書!”董凡心里想著。
他打算買一些三國相關的書,除了三國演義之外,還有各種史書。看了之后,對他的試鏡肯定是有幫助的。退一萬步來說,能在三國城拍攝的電視劇,哪怕不是《新三國》,那也肯定跟三國有關系,看了肯定是有好處的。
再者說了,開卷有益,就算最終啥也沒撈著,也能學學知識不是?不是說了嗎?藝人、演員拼到最后,拼的都是文化。他之前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拍了《回家》之后,他就一直在惡補。
沒有文化底蘊的人,哪來的足夠的感受力和表現力呢?
“怎么少一個小兵?!人死哪去了?!”場務有些氣急敗壞的聲音傳了過來。
“來了來了!”董凡連忙大聲回道:“剛去解手了。”
“麻溜的去,已經要開始了!還想不想結錢了?!”場務不耐煩的說道。
“我的錯我的錯!”
......
同一天,首都電影學院的一個報告廳里,劉子妍邀請了學校里的學生和老師們,低調的舉行了《回家》的第一次首映。片子已經做好了,發行也談好了。
發行公司給制定了詳細的宣發方案,第一步就是在首都電影學院內首映。來的人,除了劉子妍邀請的老師和學生之外,還有一批職業影評人和媒體記者。
當然影評人和記者已經打點到位,再加上《回家》的質量的確不錯,可以想象得到,明天一定一水的都是夸贊的。按照發行公司的意思,《回家》的藝術性很高,但是很難賣票,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拿獎,然后接著獎項上映。
同時還能捎帶腳提高一下碟片的銷售量。
當然了,他們更希望能夠在國外拿獎,這樣出口轉內銷,會賣的更好。不過能不能拿獎,也只能看時運了,反正他們在跟劉子妍溝通了之后,把能參選的電影節都申請了。
當然之所以走這個路子,也是《回家》真的具有得獎的品相,不然的話他們才不會做這種無用功。
“這部電影,是我的第一部電影,一共由十個長鏡頭組成,通過男主角王建的遭遇,展現了當今時代,一個最不容易被人關注的群體---青年人!”
“我們都說中年危機,但事實上,青年人也是有危機的。很多人,跟我一樣的年紀,就要背負沉重的壓力。此時的他們,生活、事業都是一團糟,可正因為年輕,卻被社會認為是沒有任何煩惱的。”
“一旦他們表現出軟弱的一面,就會招來非議......”
劉子妍的話很多,但是也把《回家》這部電影的主題給講的很清楚了,一個很有趣的主題。
青年危機。
就像王建一樣,原本和睦的家庭,就因為一點小事兒,分崩離析,然后迎接他的就是鋪天蓋地的磨難。當他向磨難奮起反擊的時候,卻迎來了更大的悲哀。
以至于在最后的時候,他死在了兒子的面前。
這是一出悲劇。
不過眼下過審核的版本又多加了一點,在王建閉眼之后,又多了一個字幕。
“王建最終沉冤昭雪,也獲得了良好的治療,恢復了健康。”
這是好的,也是壞的。

日常爆發
求推薦票、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