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不就是由大腦產生的嗎?”朋友有些疑惑。
我并沒有著急解釋,而是在筆記本上寫下“意識”。
朋友看了后就明白了,于是激動的說:“引號!也就是說意識這個詞,是你無法定義的。”
“沒錯。這說法太多了,包含的也很多。記憶、運算、模擬、情感等,所以我只能將它統稱為‘意識’。”
記憶、運算、模擬等功能是電腦也能完成的,但是這需要人為的去操作。你需要電腦完成運算,你就會輸入X,從而得到輸出N。但是人類“意識”能夠自己輸入X,完成運算得到輸出N。
客觀存在的現實空間就是三維空間。三維的定義就不用過多解釋了。
但是我認為“意識”一定程度上處在四維時空。對,就是時間維度。
愛因斯坦相對論中提及的“四維時空”概念,即我們的宇宙是由時間和空間構成。
先說空間。“意識”對現在的我們來說是神秘飄渺的存在,所以我們可以認為“意識”并不存在于空間之中,但是我們別忘了作為載體的大腦和人體。
因為大腦和人體作為“意識”的載體,也就解釋了“意識”存在于空間。
再說時間。記憶和模擬可以讓“意識”跨越時間線。
你可以回憶昨天經歷的事,或者以前經歷的事,并且能在大腦里模擬出畫面。
又可以想一想明天可能會發生什么,或者有些事在未來可能發生,然后進行畫面模擬。
當然,這些也只是我的假想而已,所以我只敢說是“一定程度”。
真正的答案需要不斷探索,用“意識”來解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