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暇時分看個戲?那真是夠閑暇的!
此時,漢國的送嫁車隊已經靠近晉國地界了。這地勢越發平坦,水緩風輕,人音糯綿。
這一行送嫁隊伍眼前已是平川一片,他們幾乎是可以忘記在漢國那山高水長行路難的境遇了。
浩蕩的送親隊伍中間,那乘緋紅的轎攆很是引人矚目。
從晉國邊界吹來的暖風也蠢蠢欲動起來,意圖掀開那厚重的簾子去一睹漢國明月公主的傾城之貌。不過,這是徒勞。
雖然這地處邊界,人煙稀少,周圍稀稀落落的百姓們卻聞聲而來。他們興沖沖趕來,只為見到平生所能見到的最為浩大的嫁女隊伍——漢皇嫁女入。
不過,公主穩坐在轎攆之中,周圍有重重嚴實的把守,她也沒有撩起簾子露臉。
轎攆矚目而又莊嚴喜慶!
對于那一溜百姓而言,這明月公主當世聞名的姿容風采,他們怕是無緣目睹了。
他們心里便起了無數臆測。而最后,這些人還是只得在路旁低首退避。
嗨!明月公主仙姿傲骨,會甘愿嫁去晉國?這群百姓依然戰戰兢兢俯首禱頌:
“我王嫁女,天必佑之!”
“天必佑之,天之驕女!”
這些祈禱稱頌的聲音,已不是頭一次傳到那乘攆之人耳中。明月公主在這一路上已聽得不少。不過,此時聽得這些諾諾之聲來也別有一番心情。
紅艷的轎攆內,明月公主抬起玉指,輕撫耳旁的發絲,傲然地微微一笑。
百姓愚昧,當然不懂她為何愿意遠嫁晉國入那漢人之地!嫁去晉國,她必為后。
可是,天生驕傲的明月公主怎會被一個異國皇后頭銜所束縛!
她為皇后,必掌國權,她掌國權,必興氐族。
“這晉國偏安江南富庶之地,比起漢國的艱苦蜀山、趙國的蕭蕭北風,它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且晉國更以翩翩才子、婉約佳人享譽天下,更是讓漢趙兩國的望塵莫及了。”黑垚看著戲,對黑石評說,“你老婆倒是挺會挑揀出身?你看就算貴為公主,也不過是和親而已。哪像她現在一般自在。”
黑石無言。
黑垚接著道:“三國之中,晉國的地域優勢首屈一指。誰還存了那一統中華地界的心,就必須把晉國的國土放在眼里。”
黑石深以為然:“誰先奪得晉國的地界,那誰就占了先機!”
黑垚說:“如此,你老婆也不會挑地方!眼見著三國局勢混亂,李氏猖獗,晉國兒男個個上了戰場。可憐那一片寡婦!”
黑石抬眼,瞅著黑垚。
那黑垚還喊著“可憐”,一溜跑出去了。
可不是可憐么?
明知就算今遭嫁了人,也不知何時就成了邊疆戰士的未亡人,她們還是高高興興地備嫁。
陸家那善雅善德姐妹,就是如此。
前兩日得了征召,向天歌和王無疆今日便要奔赴邊疆。大司馬啟奏當今圣駕,懇請緩待兩日,與王無疆娶了妻。
當今皇帝圣明,隨即與太子計議。
太子道:“國中男兒無不是熱血沸騰,保家衛國之心可堪熱烈。馬革裹尸,何其壯志!只是江山社稷,繁衍生息無可忽視。此也為人之常情!還請陛下開恩。凡是那年歲到了的,可寬限他兩日,娶了親,完了祖宗心愿。”
皇帝甚是感念太子行事周全。皇帝再想起自己那即將奔赴前線代替他和太子御駕親征的小兒子吳王司馬萬里。司馬萬里還未娶妻生子。皇帝當即喚來皇后,要與吳王選妃,定要這兩日接至府中以完大事。
司馬萬里想不到自己還有這番地遇。
顯陽殿,虞皇后為吳王司馬萬里選妃。虞皇后拿出了許多國中許多閨秀小姐的名帖畫像,讓司馬萬里自己挑去。虞皇后說,只要吳王喜歡,不拘她身世家底。只要司馬萬里喜歡,一遭選了十個八個都可以。
司馬萬里把那些小姐閨秀的畫像看了又看。
虞皇后問:“吳王,可有中意的?”
司馬萬里搖頭:“還未看出個所以然。”
虞皇后笑了:“常日里說你不知所以,今兒沒見你如此認真。你放心!為娘的早為你審了又審。家私清白,祖上家教自是不必細說。你單看這位!這謝家小姐模樣不必說了。我聽說那行事也是大方得體。吳王以為如何?”
司馬萬里離了那些畫卷。他問:“母后可是當真?”
虞皇后拉了司馬萬里的手,說:“母后何曾不當真!你這一去,為娘的自是擔心得日夜難眠。你還未成家立業,你父皇也掛念。”
虞皇后紅了眼圈。
司馬萬里躬下腰去,湊著臉看他母親。他說:“母親是一國之母。可是要學那小家氣的?你兒子自小浪蕩慣了,沒干過什么正經的事。這最正經的莫過于此次替太子出征。這也不是什么生離死別!母親這沒來由的傷感如此,免了罷。”
虞皇后轉而笑道:“為娘的知道你,總是不把什么當回事,心里又總是記掛當真的。你好好看看,究竟哪家姑娘好?讓娘幫你辦個喜事。你父皇心里也高興。”
司馬萬里握著虞皇后的手:“母親!你和父皇這番心意,兒子自然理會。父皇和太子仁義,命國中男兒有要從軍的,先拜了堂成了家再去。此舉于我江山社稷大有益處。不勝感恩圣上圣明。”
虞皇后點頭。
司馬萬里問:“母親,你兒子可是和國中男子一樣?”
虞皇后一時不明白。
司馬萬里笑說:“不是兒子膽大包天要拂您二位圣意。兒子的心事,此刻難與母親細說。母親若真要問兒子中意哪家姑娘?現在更難與您細說。可待時日,待兒子凱旋歸來,那姑娘便是我的有緣人。”
虞皇后還要再問。
司馬萬里便妥妥地婉拒了虞皇后的意思,他只說即將出征,諸事繁瑣,告辭而去。
這虞皇后半日也沒摸著頭腦,再加上皇帝病重,也難將這些煩心事告訴皇帝,只說是那合適的人還正在為吳王挑選著。
司馬萬里瞧中的那個如意之人,約么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