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
青羽詳細參詳著飛天螳螂的身體報告。
報告上的資料和青羽所預的出入不大,飛天螳螂的長處在于爆發力和移動速度,其余的基礎素質諸如身體強度、力量、能量控制力、能量調動速度等,在同水平精靈中算是中規中矩,沒有突出或者拖后腿的地方。
當然,基礎素質并不代表一切,其他難以用數據衡量的素質,比如戰斗意識、應變能力、意志力等等,對戰局的成敗勝負,也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性。
而這些地方,飛天螳螂都非常出色。
特別是求勝欲和意志力,飛天螳螂絕對處于世界上最頂尖的那一小批。
“沒有太多意料之外的地方……”
仔細端詳了好幾遍飛天螳螂的資料后,青羽放下報告,用手指頭輕敲桌子,琢磨著飛天螳螂的訓練方向。
旋風空氣斬的組合技已經很熟練了,以后每天抽一些時間練習即可,相比起遠程招式,還是飛天螳螂拿手的近身戰斗,有更多的開發價值和進步空間。
除此以外,也該考慮開發一下飛天螳螂的特性——蟲之預感了。
蟲之預感是個很常見的特性,不少蟲系小精靈都有,但特性常見,不代表沒有開發價值,作為與生具來的特殊能力,特性的開發深度,絕對是影響戰力高低的重要因素。
飛天螳螂的蟲之預感給青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雖然觸發這個特性的次數不多,滿打滿算,旅行了幾個月的時間,這個特性就只觸發了三次……
但每一次的觸發,都是扭轉戰局的關鍵。
第一次是疾風道場中面對姆克鷹那一役,當時如果飛天螳螂沒有觸發蟲之預感,以一記最大威力的十字剪和姆克鷹的勇鳥猛攻正面硬碰的話,對戰也不可能以平手收場。
第二次是在百代道館中面對毯子棉,那是惟一一次青羽主動觸發蟲之預感的嘗試,而飛天螳螂也沒有失望,成功觸發蟲之預感,在實力處于弱勢的情況下取得了勝利。
亦正是那一次的經歷,讓青羽萌生起了開發蟲之預感特性的念頭。
第三次就更不用說了,面對神奧最強訓練家的主力精靈——波克基斯的最強一擊,憑著過人的意志力,飛天螳螂展現了至今為止,最耀眼的一次蟲之預感……
雖然礙于實力差距,飛天螳螂最后還是慘敗收場,但能捱得住波克基斯的全力一擊,已經是足以引以為傲的事了。
而那一役也展現了蟲之預感的無限可能性,蟲系能量的增幅并不是像游戲般固定不變的。
使用者的求勝欲越強,蟲之預感的加成也會越強,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這個特性還不止局限于蟲系招式的增幅,就連小精靈本身的基礎素質,也會在短時間內大幅上升。
這種取決于意志力強弱的特性,簡直就是為飛天螳螂而生的。
“蟲之預感,也許可以結合進化奇石的方案……”
在青羽的預想中,蟲之預感的開發方向有兩項。
一個是主動性,哪怕蟲之預感的BUFF再強,無法觸發也是白搭,必須掌握主動進入這種狀態的方法,這個特性才具有真正的實戰價值。
至于要如何訓練……事實上青羽也有想法了。
在對戰菜種的毯子棉一戰中,飛天螳螂曾經主動進入過蟲之預感狀態,結合蟲之預感本身的描述,要主動進入這個狀態,方法其實很簡單。
削弱飛天螳螂的體力,讓飛天螳螂處于一個隨時都會倒下卻又未能倒下的界限,只要飛天螳螂能夠撐住,就有很大的機率觸發蟲之預感。
當然,說就容易,但真正實行起來,還是有不少難點的。
比如,如何削弱飛天螳螂的體力?不斷訓練招式,還是不斷和其他精靈對戰?
再說,所謂的界限又要怎么定奪?太用力會讓飛天螳螂徹底倒下,不夠力又未能達到蟲之預感的警戒線……
當中的度,很難把握。
更重要的是,不斷讓飛天螳螂捱打也太慘了一點,只是為了蟲之預感的話又有些不值,因此,青羽打算結合自己為飛天螳螂準備的進化奇石方案,在融合進化奇石的同時訓練蟲之預感特性,令飛天螳螂的付出更具意義。
研究進化奇石的研究員很少,但從僅有的幾則個例中,青羽也能大致總結出進化奇石的一些特點,以及融合進化奇石所需要做的準備。
大部分融合進化奇石的例子都是不小心吞下肚而造成的,但作為飛天螳螂的訓練家,青羽不可能采取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
他打算請教庫庫伊博士,自制一個能夠吸收進化奇石能量的特殊機器,如果無法成功,再考慮直接吞咽的做法。
而無論是那種做法,后續的消化方案都是大同小異。
進化奇石帶來的提升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在一段時間內持續強化該精靈的身體素質,有鑒于此,為了最大化進化奇石的作用,青羽為飛天螳螂制定了一份地獄式的魔鬼特訓。
借助超高強度的身體訓練,壓榨出飛天螳螂的所有潛力,在正常情況下這是有極高風險的,但因為進化奇石在消化期內,會提供精靈變態級的修復能力,才讓這個方案能夠成立。
這正與青羽所籌謀的特性開發不謀而合。
超高強度的身體訓練,能夠讓飛天螳螂多次進入體力不支的危險狀態,嘗試在這個狀態下觸發蟲之預感,不斷大的嘗試之下,相信飛天螳螂也能掌握主動激發蟲之預感的技巧。
當然,這僅僅是主動性而已,還有第二點的開發方向——蟲之預感的深度。
理想中的蟲之預感,應該是像對戰波克基斯那一場一樣,除了招式威力外,基礎素質也有極大提升。
但要如何調整蟲之預感的加成幅度,青羽現在還沒有任何頭緒,總之多練練,多觸發蟲之預感,這一點是沒有錯的。
“光是進化奇石和蟲之預感的主動性,應該也夠飛天螳螂努力一陣了,事不宜遲,該著手開發那個關鍵機器了。”
青羽在小本本上記下了自己的想法后,繼續埋首在研究資料之中,嘗試找出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