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那徐老大,一路客氣地來買鹽,甚至還不忘給蔡金花備一份賀禮,卻沒想到,蘇暢福說,鹽的品相有所不同!他還擔心是鹽變差了,誰知,端上來的,竟然是上好的白鹽!
而蘇蔡兩家的鹽作熬出白鹽的關鍵,居然是最沒用的一個書呆子!這書呆子,竟然能古卷中,找到了這法……也算是傻人有傻福吧!
然而,當他跟那書呆子再多說了幾句話之后,他陡然發現,這個蘇荻哪里是書呆子?分明頭腦清晰,條理明晰。
可即便是這樣,就把偌大的一樁交易,全都交給他了?
不應該啊!
徐老大見蔡金花和蘇暢福是這意思,便再朝蔡永林和蔡永發兄弟看去,見這兩個老頭子,居然一臉淡漠,就好像這事跟他們全然無關?一直以來,這寨子的買賣事宜,不都是這兩個老東西在折騰嗎?他們竟然會將手里的權柄交出來?而且,交權的對象,還是蔡家的贅婿!
他一臉的疑問,想問,卻知道,這是蘇蔡兩家的家事,不合適多問。
見他這副表情,蘇荻呵呵地解釋道:“之所以,兩家的長輩,讓小子來露這次臉,是因為小子,出了一個主意……”
“主意?”什么主意能讓兩個老頭子,寧可把手里的肥肉給讓出去?
“是的,一個主意……這個主意好不好,可能還要請徐伯父幫忙參詳一番!”蘇荻朝徐老大拱手道。
“哦?愿聞其詳!”
“說起來,很簡單,那就是買得越多,價格越低!”蘇荻先用一句話概括了總的思路,然后才闡述細節,“凡是來弊寨購買白鹽的,若是只采購兩千石以內的,則每石鹽計價兩千五百錢,若是在兩千石的基礎上,再收購兩千石,則加購部分的鹽價,每石計價兩千錢;若是再加購兩千石,則加購價每石計價一千七百錢……依次推算,每加購多兩千石鹽,價格依次下降到每石一千五百錢、一千三百錢……”說道這里,蘇荻呵呵地笑了笑,“一千三百錢一石的鹽,便是粗鹽,也不過是這個價了!”
蘇荻說得很順溜,似乎,就像是貨郎的吆喝聲一般:這個幾文,那個幾文……輕巧得很!可徐老大聽在耳中,心里卻在止不住地發顫:一千三百錢一石的白鹽,那確實是便宜,可是那要加購四次,買到一萬石的時候,才有其中的兩千石是這個價錢!為了獲得這個便宜,必須先以兩千五錢一石的價格買兩千石,再以兩千錢的價格買兩千石,再以一千七的價格又買兩千石,還要一千五一石的價格買兩千石……這個時候,已經付出去了一萬五千四百貫的錢……
也就是說,為了省兩千貫,必須先花一萬五千貫?
可是……兩千貫呀!自己帶著人馬,辛辛苦苦奔波一年,能掙幾個兩千貫?分給手下眾兄弟后,自己還能不能剩得下兩千貫?
想到這里,徐老大突然想到一個關鍵的問題:“若是按照你的這個計劃,你們鹽作的產量,必須得達到一萬石!你如何能保證?”
“哈哈……徐老大果然是徐老大!一眼就看到了問題之所在!”蘇荻打了個哈哈,“一萬石!某已經在古籍之中,找到了鹽作增產的法子!若是那法子可行,弊寨一年的產量,將不但會翻倍,而且會翻倍之后,再翻一倍!”
“當真有此秘法?”
“若非親眼所見,徐老大,你會相信,弊寨能煮出白鹽來?”蘇荻沒有直接回答,反而用一個反問來應對,“不瞞徐伯父,小侄其實已經小量地試用了那個秘法了,翻一倍再翻一倍,沒有實現,可翻一倍卻是真真實實的!”
見蘇荻說得這般鄭重,徐老大也陷入了沉默之中……他得想想……
見狀,蘇荻微微一笑,似乎是好意地提醒道:“也許,徐伯父可能還需要考慮另外一個問題點:那就是往年來弊寨進鹽的,并非徐伯父一家!”
是了!這蘇蔡鹽作的鹽雖然不怎么樣,可勝在量大,所以,每年都會有好幾家過來進貨……現在,他們開始出產白鹽了,前來進貨的,只怕是要更多了!如果真的是這樣,那豈不是說,即便他們的產量能到一萬石,自己也買不到那么多?可如果買不到一萬石,那省兩千貫的紅利,豈不是就得不到了?
一想到這一節,徐老大竟然有幾分患得患失起來。
“其實……還有一個法子,可能保證徐伯父一定能在弊寨買到一萬石白鹽!”蘇荻恰到好處地獻上了又一個主意,“只需要徐伯父按兩成預交定金,弊寨便可保證,徐伯父在一年之內,一定能得到了一萬石白鹽!”
“交兩成定金?!”徐老大飛快地在心里算了起來:如果按照這個梯度價格來買,買一萬石鹽的價格總計是:一萬八千貫,若是兩成,便是三千六百貫……這也不是個小數啊!
徐老大心里的得失,在蘇荻的言辭之下,不經意間,流露到了臉上,而蘇荻看著他臉上的那一陣陣的抽動,猜到了,他心里正在掙扎著得那份無法取舍。
“弊寨雖然是和徐老大訂下了契書,可如果徐伯父愿意,那么弊寨也同意,交貨之時,只看契書不看人……”蘇荻又給徐老大出了一個主意,“所以……伯父,如果您覺得你并不一定需要這么多鹽的話,可以把這契書,轉售給別人……”
“轉售契書?怎么會有人要?”徐老大一聽這提議,實在是匪夷所思,不禁搖起了頭。
“最后兩千石鹽的契書定價:一千三百錢一石,如果徐伯父轉賣一千五百錢一石,想必,會有很多人愿意買哦!”蘇荻和善地笑著,一臉人畜無害的模樣。可誰又能想到,其實他在這里使用的是后世的期貨的概念?
對于真實的采購需求,期貨肯定是一種能降低風險的好辦法,可若是試圖通過交易契書,也就是期貨合約來賺錢……那其實是開啟了一個福禍難料的潘多拉盒!
徐老大沒有后世的經驗,不知道,期貨交易中暗藏的兇險,他此刻,全部的注意力,已經集中在了:只需轉手一下,直接便可凈賺兩百錢一石……這錢,來得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