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醫者,都希望成為神醫高手,當然或許也有人想成為婦科圣手。
這就要可以治療大病,治療重癥,動作越大,治療越炫酷,也就顯著醫術更高,比如現在的人體器官移植,斷肢再植,更有甚者前段新聞里提出有人將進行“換頭手術”。
這些治療手段多么顯著“高大上”“高科技”“高水平”,現代人看的不是醫生,而是看的是科技大片。
作為中醫學,實際上講究“上工治未病”。上工者,大醫也。
這里有個神醫扁鵲的故事。
一次,魏文王召見扁鵲問:你家的三個弟兄都學醫,那么誰的醫術最高啊?
扁鵲脫口而出:我大哥的醫術最高,我二哥其次,我最差。
魏文王驚訝,問:那你為什么名動天下,他們兩人一點名氣沒有?
扁鵲說:我大哥的醫術之高,他一個人可以做到防范于未然。這個人病未起之時,他一望氣色便知,然后用藥把你調理好了,所以天下人都以為他不會治病,他一點名氣都沒有。
我二哥的能耐是能治病初起之時。一個人以后他要釀成大病,咳嗽感冒的時候,他用藥將他治好了。所以我二哥的名氣僅止于鄉里,認為是治小病的醫生。
我呢?就因為醫術最差,所以一定要等到這個人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然后下虎狼之藥、起死回生。好了,全世界以為我是神醫。
由此看出,中醫對疾病預防的意義遠遠大于治療的意義。
現實中,上工治未病是個比較理想的狀態,我都是“上工”了,一點名氣沒有,作為一個醫生我怎么生活呀,難道上工就該等著被餓死?
作為一個中醫初學者,我也曾想過當一名受人尊重的神醫,患者的疾病在我的談笑間檣櫓灰飛湮滅,哈哈哈,疾病克星就是我。
怎奈我與中醫的緣分有限,本人的技術也有限,現在我還是一名小小的自控技術人員。
我學中醫的時間也不短了,雖然治不了大病,但是我治療感冒還是比較有信心的,近兩年我給身邊的家人朋友也治療了很多次感冒,治療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
今天就總結一下感冒的中醫辨證與治療,這個可是純干貨。
感冒的分類:
1:風寒感冒~受到風或寒而引起的感冒,有汗型的(“中風型”感冒,《傷寒論》中記載)。
2:風寒感冒~受到風或寒而引起的感冒,無汗型的(傷寒型感冒,《傷寒論》中記載)。這兩種區分很重要啊,因為用藥不同,我曾經真實測試過。
3:風熱感冒~受到風或熱而引起的感冒(聽著像是廢話),風寒感冒時間長了沒好也有可能轉變成風熱感冒,神奇吧,確實存在的。
4:少陽癥感冒,~由以上兩種類型轉變過來的感冒,也可能直接引起的少陽證感冒,明顯的感覺就是有時冷,有時熱。冷熱不固定。
5:流行性感冒~一般由病毒引起的感冒,具有傳染性,癥狀多變。
6:感冒會隨著時間的變化,癥狀也會有所變化,比如風寒感冒時間變長有可能會轉變為風熱感冒,風熱感冒也有可能轉為少陽感冒。
大致上分為以上五種,實際上細分有十幾種,詳細內容請看張仲景寫的《傷寒論》。
感冒的知識:
1:一個身體素質較好的人,如果沒有及時吃藥(或者吃的藥無效),一般7天左右可以自愈。
2:如果7天沒有自愈,會轉入下一個7天后有可能自愈。有人問我為啥是7天,這里面有個大學問,和月球對地球的引力有關,對應中醫里面有個七日節律。
3:感冒會引發很多其它的疾病,常見的如肺炎,胃病,淋病,腎病……
4:不要小看感冒,感冒會導致死亡,每年流行性感冒都會造成很多人死亡。
5:感冒期間有可能會引起腸胃反應,比如嘔吐,不想吃飯,消化不良。
6:感冒期間拉肚子會導致病情嚴重化。
7:感冒期間睡眠不足會導致病情嚴重化。
8:風寒感冒吃了風熱感冒藥會導致病情加重。
9:風熱感冒吃了風寒感冒藥會導致病情加重。
10:女人感冒期間遇到來月經有可能會很麻煩,嚴重者會晚上說胡話,如見鬼狀,但不要害怕,正常的病理反應而已。據說當時針刺期門穴放幾滴血可以治療。《傷寒論》第145條,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
11:感冒的中醫原理,中醫稱感冒為太陽表癥(解釋太長,自行百度),一般認為肺和全身的皮膚有密切的關系,肺在中醫中的作用,不止呼吸,還有輸布津液(出汗)的作用,把身體的水液分散到皮膚,通過汽化排出體外。皮膚就是身體的表面,所以叫表癥。
感冒就是皮膚感受了風寒或風熱,導致皮膚毛孔開合作用失靈,而水液停留在肌肉間,所以有全身酸痛。肺中有津液不得輸散,停留肺中,導致咳嗽,咳痰。鼻子為肺的體外部分,所以同時會有反應,鼻塞,鼻流鼻涕。
水液的失調會導致全身各部分組織的功能混亂,如平日有其他疾病,就會導致病情復雜化,嚴重化。治療感冒關鍵就是恢復皮膚輸布分散水液的功能。
12:《傷寒論》中有半本書的內容講的都是感冒,或由感冒引發的其他癥狀。可見感冒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病癥。
感冒的治療:
1:充足的睡眠,規律的飲食,心情的舒暢都有助于感冒的恢復,而且有助于大部分疾病的恢復,有時候甚至超過藥物的療效。
2:感冒期間要清淡飲食,原因是減少腸胃的負擔,讓更多內部的力量去抵抗感冒。
3:治療感冒的藥物有幾十種,很有可能一些醫生也沒有對應上你的感冒類型。
4:姜絲可樂可以預防感冒的原因,姜可以驅寒發汗,是主要力量。可樂一般用到的是可口可樂,因為可口可樂最初的作用是止咳糖漿。
5:預防感冒的藥物:桂枝湯,玉屏風顆粒。
6:風寒感冒有汗型,對應的藥物,桂枝湯,桂枝顆粒。
7:風寒感冒無汗型,對應的藥物,麻黃湯,風寒感冒顆粒。
8:風熱感冒,對應的藥物,風熱感冒顆粒、羚翹解毒丸、銀翹解毒顆粒。
9:少陽癥感冒,對應的藥物,小柴胡顆粒(神藥再現)
10:流行性感冒,對應的藥物,每次流行性感冒的癥狀都有所不同,所以藥物不固定。觀其脈癥,知犯何逆,隨證治之。(辨證論治)
11:如果用藥對應感冒類型,一般當天即可見效,三天左右可以治愈。
12:對應藥物,一般一種即可,沒必要多種藥物配合使用。發現賣藥的大姐一般也不是很懂醫理,專挑貴的推銷。
13:風寒感冒、風熱感冒用藥后需要發汗,發小汗,時間在兩個小時左右才有效果。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
14:現在的醫生更注重藥物的作用和價格。而很少關注用藥的方法,導致即使藥用對了,也可能無效。
15:《傷寒論》中對用藥后的方法有非常詳細的規定,服用桂枝湯后,“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解釋一下桂枝湯的服藥方法,服藥后,喝熱粥一碗,幫助藥力發揮。蓋被保溫兩個小時左右,全身有微汗出(如蒙蒙細雨),不可大汗淋漓,病必然不好。
如果服用一次桂枝湯后,病好了,后面的藥就停止服用;若沒出汗,按照前面的方法再次服藥,還沒有出汗,隔一小會再次服藥,半天把三服藥喝完。如果病重者,白天晚上多次服藥,不停的觀察。服藥期間,忌口生冷,變質的食物,忌口不好消化的食物,忌口辛辣,忌喝酒,忌口口味較重的食物。
16:發汗的方法,可以喝熱粥一碗,也可以多穿些衣物發汗,睡覺時多蓋些被子也可以。
感冒的辨別:最最重要的一步。
1:風寒感冒有汗型:舌苔厚,白色,流清鼻涕,白痰。脈象,浮、弦。面色清白,小便色白,四肢酸痛,身上有汗。
2:風寒感冒無汗型:舌苔厚,白色,流清鼻涕,白痰。脈象,浮、弦。面色清白,小便色白,四肢酸痛,身上無汗。
3:風熱感冒:舌苔黃,流黃鼻涕,黃痰。面色紅,小便色黃。脈象,數(快)。
4:少陽癥感冒:身感覺忽冷忽熱,胸脅苦滿,有時見嘔吐癥。
5:流行性感冒:癥狀不固定,隨證治之。
6:感冒的辨別是最難最復雜的一步,感冒的癥狀變化多端,有時專業的醫生也有可能辯證失誤。
=============================================================
寫一個近期的案例,分析一下感冒的辨證和治療。
2020年9月1日,中元節附近,由于近期天氣轉涼,我媽媽又感冒了。
我問了一下癥狀,只是發現鼻子流清鼻涕,鼻塞等癥狀,我沒有細問,我想近期天氣變涼了,應該是著涼了,那自然就是風寒感冒。
當時我正好在配藥桂枝湯,就隨手拿了一包,給我媽媽,喝了就應該會好了。
在煮藥的過程中,我又問了一下我媽媽,發現她說她身上沒有出汗,我想這是風寒感冒無汗型,那就不適用桂枝湯了,應該用風寒感冒顆粒。
風寒感冒顆粒是我家里的常備用藥,桂枝湯倒掉了,改藥。
一天過后,我發現我媽媽感冒的癥狀沒有緩解,就又問診一次,上次一直不知道小便顏色,這次媽媽觀察發現,小便為黃色。
我想鼻子流清鼻涕,為上寒,小便為黃色,為下熱,這就是冷熱兼有了,這種癥狀就是少陽癥感冒,那應該用小柴胡顆粒。
結果用藥一天后,感冒癥狀依然沒有緩解。咦,難道我的醫術最近不靈了,我治療感冒基本上都是兩三天就好了,這次是怎么回事?
我又給我媽媽診斷了一次,這次詳細診斷,鼻流清涕,小便色黃,舌苔偏干,微黃。我再診一下脈象,脈象偏數。
除了鼻涕顏色不對以外,其他癥狀都對應的是風熱感冒,而且前面用了兩種藥了,就剩下風熱感冒了,那就再試試羚翹解毒丸。
結果服藥兩丸后,感冒癥狀明顯就好多了。看來這次是對應上了,再觀察,發現我媽媽有點咳嗽,不嚴重。那就繼續用藥,過了一天后,咳嗽還是沒好。
通過以往治病經驗我發現,生病后引起一些炎癥有時候很頑固,炎癥不嚴重,就是存留那么一點點,就是不好,非要用對應的藥物才能徹底去根。
怎么辦呢?我回頭發現柜子上放著我家寶寶的止咳糖漿,買了很久了,寶寶幾乎沒喝過。那就用兒童用藥試試看,這么一點點小咳嗽,只是一點點副證,應該會管用。
我媽媽只喝了一次兒童止咳糖漿,咳嗽就徹底治好了,我想這就是已經釜底抽薪的感冒,病癥屬于輕弩之末了,再對癥用藥,即可一劑而愈。
這個案例很有意思,這次主要是由于我沒有仔細診斷,才導致一而再,再而三的誤診。同時這次我也把治療感冒的常用藥都用了一遍,最后經過仔細辨證,才治愈了媽媽的感冒。
上工治未病,讓我們先從感冒開始吧。
再次提示,個人一點小經驗,僅供學習參考,禁止對應本書內容治病。請找專業醫生治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