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介意,可以一起來用餐”,雖然從這名男子破舊的穿著上看,這是個囊中羞澀的男人,但班寧依然邀請到道。
男子聞言,目光局促不安地在艾瑪和君士坦丁間轉動,還是艾瑪替他做了決定:“爸爸,吃。”
稚嫩的小手,向餐桌的方向拉著爸爸的衣袖。
腹中海浪一樣不斷襲來的饑餓感的驅使下,男子尷尬地坐下。
君士坦丁向著侍應生點點頭。
“君士坦丁,這位先生是施密特,這位是班寧,都是我的朋友”,君士坦丁指著兩人說道。
坐在餐桌前的男子說道“我叫勞埃德,這是我的女兒艾瑪。”
勞埃德看著懷中緊緊抱著的女孩兒說道。
“你們是要移民到美國去吧?”,君士坦丁詢問道。
普通情況下,是不可能帶著這般年幼的孩童遠洋旅行的。
“是的,我以前在鋼鐵廠工作,一個月前我的妻子安妮病逝了,醫藥費花光了我的積蓄,在邀請了牧師送別安妮后,我們已經一貧如洗了,工廠的工作也丟了。”
說到這里,勞埃德臉上流露一抹悲色。
正說話的功夫,侍應生又送來一份午餐。
男子看著眼前的食物,喉嚨吞咽,滿臉頹喪地說道;“我已經沒錢付賬了。”
“沒關系的,盡管享用吧”,君士坦丁把托盤推向勞埃德,“到了美國你有什么打算么?”
勞埃德聽到君士坦丁的話,一陣狼吞虎咽,顯然是餓壞了。
聽到君士坦丁詢問,拿起勺子喝一口羅宋湯,把口中的面包送入喉嚨。
“前幾天,我遇到了美國駐英國的大使,正在公眾場合演講。我從他口中聽到,美國的鋼鐵企業需要大量的工人,尤其是經驗豐富的工人,工資豐厚,而且可以貸款購買輪船票,只要簽約幾年合同就可以”
這幫美國佬,真會吃現成的。
美國坐享其成,無需教育和培訓,就從歐洲得到成千上萬的熟練工人。
自從南北戰爭結束后,美國幾次提高工業品關稅,國內的工廠如雨后春筍一般,整個國家快速工業化,經濟發展迅速,到處需要大量的工人。
而美國就把主意打到了歐洲的那些工人身上。
為了招募到熟練地工人,一些歐洲企業組團到歐洲招募,甚至還發給路費。
18世紀美國獨立,19世紀末就成為了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只用了100多年的時間。
發展速度之快,讓人瞠目結舌。
從1881年起,迎來了又一波移民美國的風潮,每年有幾十萬歐洲人遠渡重洋來到美國。
可以說,美國人能夠在19世紀末實現逆襲,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歐洲移民的作用不可小視。
看來勞埃德也是移民大軍中的一員。
“那你怎么會···?”
“我......,我僅有的兩英鎊盤纏,在賭桌上輸了,所以......”,勞埃德支支吾吾地說道。
被勞埃德抱在懷中的艾瑪,右手拿著手絹,舉得高高的,擦拭勞埃德的嘴角。
“幸虧鋼鐵公司發給了船票,否則你可到不了美國”
“是的,到了美國,我一定會努力的,我聽說美國機會比較多,那里沒有高高在上的貴族老爺,只要努力就有可能發財”
“還有,只要有了美國國籍,美國有免費授予移民土地的宅地法,只要在一塊土地上耕作幾年,就可以獲得所耕種的土地”,說道土地,勞埃德興奮異常,面露喜色。
歐洲地區民稠地狹,土地基本是貴族所有。
19世紀(1800-1900)歐洲各國剛剛先后廢黜農奴制度,那也就意味著,不久前,歐洲還有大量的農奴存在。
從生產力發展或者是人類進步的角度來講,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人類歷史上具有最重要意義的一頁,它的開創性意義無論怎么強調都不為過。
工業革命直接拉開了人類利用科學技術來代替人力進行生產的大幕,從此生產力井噴式地快速發展。
但是,對于那些親自經歷這一人類重要時刻的農民和工人來講,他們可能并不那么高興。
因為工業革命的快速發展,伴隨著農民和工人的血和淚。
這一點,只要看看那些在煤礦中不見天日的童工,整天灰頭土臉的鉆入礦洞中,只是為了一口面包,就明白了。
他們承受著他們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壓力。
雖然后世的人們每逢提起工業革命,都會用贊揚的語氣強調其重要意義,但是對于親自經歷這一歷史時刻的農民和工人來說,承受著資本家對工人敲骨吸髓式的殘酷壓榨,他們寧可生存在農業時代。
相比起每天時時刻刻,像上了發條的鐘表一樣忙碌個不停歇,農忙過后,平和寧靜的田園風光對他們更有吸引力。
美洲土地對于歐洲貧民,有著強烈的吸引力。
無論如何,此次美國之行,都要獲得這個越來越強大的國家的支持,無論是班寧還是君士坦丁,聽到勞埃德的話語后,心里的想法出奇的一致。
郵輪在大西洋上漂泊了10天左右,終于,船上的服務人員通知乘客,即將抵達美國紐約。
10月22日早晨,郵輪航行到紐約哈德遜河河口,借著晨光,小島上高高矗立的自由女神像,清晰映入郵輪乘員的眼中。
只見女神穿著希臘式的長袍(看來還是個希臘人),右手高舉著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著獨立宣言,腳下是掙脫的枷鎖,鐐銬,象征著掙脫了暴政的壓迫和蹂躪。
女神歡迎每一個從專治的歐洲投入自由的美國懷抱的移民,這是遠道而來的歐洲人看到的第一個美國景色。
乘客們蜂擁而至,圍在船舷上,向著自由女神像揮舞著手中的帽子,興奮地呼喊著。
對于郵輪上的那些移民來說,他們確實應該歡呼,因為再也沒有專治的君主來統治他們了(此時的歐洲大部分國家還是君主統治,例如英國)。
接下來統治他們的,是美洲資本家啦。
紐約港的碼頭。
被勞埃德抱在肩上的艾瑪,用力地揮舞著雙手,向著遠處的君士坦丁告別,直到再也看不到為止。
“爸爸”
“什么?”
“我們還會見到他們么?”
“會的,只要好好活著,總有機會再次見面。”
“給你,爸爸”,艾瑪從裙子的口袋里掏出兩個金幣,遞到勞埃德面前。
“這是哪里來的?”,勞埃德驚訝道。
“哥哥給的”,艾瑪道。
······
就像勞埃德父女兩人,來到美國尋找著自己新的生活一樣,君士坦丁也將要尋求自己的機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