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當法海在穿越之前,還是叫做張偉的時候。
那一個在另一個世界中,做著程序猿工作的大齡單身狗,其實并未看過《倩女幽魂》的原著《聊齋志異》。
其中《聶小倩》的這一篇,他也是只聽人說起過。
但是架不住這貨是一個悶SAO的程序猿們,因為平時娛樂手段過于的貧瘠了一些,無聊之下看過了好些版本的《倩女幽魂》電影。
最早的一部,甚至還是上世紀60時年代,邵氏兄弟出品的。
最晚出品的一部,則是11年古天樂和神仙姐姐主演的,他也是同樣的看過了。
但是對他來說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國榮和祖賢演的那一個版本;在他的記憶中,這一個版本看了可是不下于十次。
所以,他本次講述的劇情和內容,全部都是從那一個版本中脫胎而來。
也正是因為法海的內心之中,原本就對于這個版本的故事愛的深沉,所以在他的講述中,也是越發的充滿了感情。
這個故事被法海說得活靈活現,可以說在他說過的數個故事中,《倩女幽魂》這一個絕對是說的最精彩的。
破落的古寺,這么一個陰森的大背景之下。
窮苦、柔弱、卻是一身正氣的書生,豪氣云天、武藝高強的俠客,美艷無雙、又身世凄涼的女鬼、恐怖的妖邪之物。
以上這些元素交織在一起后,這個故事簡直是精彩無比。
而一眾聽著故事的施主們,表現的那也是相當的配合。
隨著故事情節的推進,他們臉上不斷變幻著緊張、微笑、傷心等各種不同的表情。
他們表情復雜和情緒投入的程度,甚至比起當初聽《悟空傳》的時候,還要有過之而無不及。
想來也是,在這種科舉制度最為盛行年代,落魄書生一向是所有故事中的寵兒。
還有什么比起落魄的書生,與美艷女子的紅袖添香的故事,更能貼近他們平日間的幻想,讓他們深深的代入其中。
最重要的是,往往悲劇的結尾才是最打動人心的。
法海嘴里說著的《倩女幽魂》,就滿足了這樣重要的一點。
當法海的嘴里說到:“寧采臣為了擋住屋外射進來的陽光,硬是無法與小倩見上最后的一面;最終,小倩對著寧采臣說了一句‘永別了’,就鉆進了骨灰壇中……”
到了這里,故事也到了尾聲。
頓時,巨大的嚎哭聲在佛殿之中響起。
那是一眾小姐姐們到了此刻,那是再也抑制不住心中巨大的悲痛,為故事中無法在一起的癡情男女的遭遇,開始放聲的大哭起來。
巨大的哭聲中,就連那些員外老爺們,也是一個個的紅了眼睛。
而對于法海來說,每一次說上這種悲劇的狗血故事,何嘗又不是讓自己重新回顧了一番這種悲劇故事。
這一次,內心激蕩不已的小和尚沒有多少的遲疑,嘴里就大聲的高唱起來:
“人生路、美夢似路長,路里風霜、風霜撲面干~”
這一次,法海一口氣將這首同名的主題歌《倩女幽魂》,連續的唱了三次之多這才罷手。
因為在第一遍才是唱到了一半,佛殿中的大哭聲就已經是逐漸的安靜了下來,那些小姐姐們都已經只是小聲的抽泣著。
確實!這樣的粵語歌,讓她們聽得很是半懂不懂。
但是其中所蘊含的感情和情緒,她們能毫不困難的聽懂了;而僅僅這樣的一點,就完全足夠了。
唱到了第二遍時,法海才是唱出了開頭的一句。
一件讓法海都吃驚不已的事情,就此法發生了。
只見那位鶯鶯小姐姐,和與她交好的幾位閨中姐妹對視了一眼之后,居然從身后丫鬟背負的行囊之中,取出了古琴、長笛、琵琶等多種樂器。
紛紛的各持著一件樂器,就配合著法海嘴里的歌聲彈奏了起來。
講真!因為之前眾人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拍點呢,這樣的初次配合之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瑕疵和問題。
不過這又怎么樣?配合之下,讓歌聲聽起來更好聽就行了……
法海也就在這樣的樂器配合之下,忍不住又唱出了第三遍。
最重要的是,法海在唱著、唱著的時候,腦子里忽然浮現了在這幾天時間里,自己一直都沒有搞明白的那一段佛法:
愛不重不生婆娑、念不一不生凈土。
這一段佛法師傅靈佑老和尚,早已經與他解釋了多次;一腦袋漿糊的法海這廝,卻怎么也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可是在如今的歌聲之中,法海腦子里有了一點不甚清晰,又無法言說的特別感悟。
所以,在唱罷了三次的《倩女幽魂之后》,法海的又唱起了那一首的《一生所愛》。
同樣的,來自于鶯鶯小姐姐們的伴奏,依然在進行著。
甚至因為這首歌的曲子她們更熟悉,在日前也偷偷的排練過了多次,如今配合起來效果上好上了太多。
《一生所愛》這首歌,又被法海唱了三次之多。
他越是唱的時間越久,腦子里的感悟就越發的顯得清晰。
最終,等到第三遍唱罷之后,停下了歌聲的法海臉上露出了動人的笑意;沒錯!在這一刻他終于是悟了。
也就是佛門之中,最為推崇和寶貴的頓悟,被他幸運的遇上了這么一次。
他臉上燦爛的笑容,則是悟了之后發自內心的喜悅之意。
然而,很快法海就知道本次頓悟所帶來的好處,不過才是剛剛的開始而已。
忽然之間,他體內原本平靜無比的氣海之中,那些已經到達了先天巔峰境的真元,像是遭遇了什么后劇烈的沸騰了起來。
甚至就連法海全身的骨骼,也是炒豆子一般的爆響了起來。
當然,這樣巨大變化和響聲,也有法海一人能清晰的感受到。
佛殿中的其他人,要么還沉浸在了剛才仿佛帶著強烈畫面感的歌聲里;要么就是迷失在了,俊美的小和尚這一刻如花的笑臉之下。
估計一時半會的時間,他們還無法回過神來。
陡然出現了的巨大變化,并沒有讓法海驚慌了起來。
因為在此刻,被一股明悟涌上了心頭的俊美小和尚,緩緩的抬起了腦袋,看向了大雄寶殿之上的房梁。
在這樣的一個動作之下,他看到了房梁上的小狐貍。
極其巧合的是,小狐貍也是在這一刻中,將眼神看了過來;瞬間之中,兩道眼神交匯在了一起。
眼神交匯的時間只是剎那,久遠的卻仿佛是經年般漫長。
少頃之后,嘴里什么也沒有說的少年和尚,嘴角微微的向上牽動,露出了一個淡淡的笑意。
一人一狐之間,一切盡是在不言之中。
也是在這一個笑容中,法海的修為神奇的跨過了天花板,水到渠成的進入問道境。
同時,不管如何努力都不得寸進的《羅漢金身功》,也是在這一個笑容之下,跨到了第四重煉筋的境界。
到了第四重之后,《羅漢金身功》外放的光芒,就是在日間也是相當的明顯。
因此,一眾佛殿中的眾人能夠看到,渾身都在放光的法海小師傅,神駿的猶如傳說中的天人一般。
而在更遠之處,感受到了什么之后狂奔而來的靈佑老和尚。
看到了法海的模樣之后,猛然的止住了自己的腳步,眼神之中滿是自家養的小豬崽子長大了的笑意。
ps:強烈感謝一下書友‘吃獨食的二貨’,你打賞的500點是十方收到的第一次打賞,激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