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決然果斷雖然很讓游小墨感嘆,但朱厚照不只是個狼人,簡直是個狼滅!
他的本性原是浮躁不定,跳脫難馴,修習問道訣對于天資悟性的要求是絕高的,而他只是勉強夠格。
雖然他有著數十位最頂尖的武學高手和數之不盡的資源作為底蘊,但他不過中人之姿的武學天賦和勉強看的過眼的武學悟性大大的拖累了他上天的步伐。
這樣一來難免事倍功半,資源耗費上朱厚照是不在乎的,有錢任性就是那么枯燥。
但這會極大的影響朱厚照追求長生的計劃,這個他果斷不能忍。
問道長生本就是逆天行事,其中艱難險阻他早有心理準備,也斷不可能在萬事俱備的情況下因為自己而功虧一簣,這是他萬萬不能接受的。
所以他苦思良久,遍閱典籍后,聯系上了密宗,許以傳教之便,大開方便之門之余,金銀賞賜更是無數。
大部分密宗宗門紛紛跪倒在帝王色壕氣之下。
尤其是密宗五大派,寧瑪派(紅教)、格魯派(黃教)、噶舉派(白教)、薩迦派(花教)、覺囊派,更是紛紛求大腿。
因為道統之爭關乎生死,五大派之間狗腦子都早已打了出來。
面對朱厚照這大明主宰拋來的橄欖枝,沒有一派敢掉以輕心,一朝之力何其可怖,他們比誰都更清楚,可以說是決定數百年道統傳承之所在。
于是就如干柴烈火一般,雙方一觸既成,順利的不可思議。
都想借著大明朝誅滅其余異端,獨尊自家佛法,成為密宗唯一。
少數隱修門派稍有氣節,不肯為區區阿堵物拋棄節操,對光大佛法也抱著隨緣的佛系態度,因此并不受朱厚照誘惑,依然故我。
但朱厚照是何等人物,突出的就是一個壕無人性,為所欲為。
于是這部分門派在艱難掙扎之后也難逃真香定律,高呼著:“本來是想拒絕的,但給得實在太多了”、“身不由己”之類難懂的話也一一跪服。
最后寥寥幾個頑固不化如茅坑里石頭一般的門派,也在幾個夜黑風高的夜晚離奇失蹤,故址被其他蜂擁而至的密宗門派瓜分一空。
于是朱厚照成為世間集密宗傳承武學心法之大成者。
并以此為突破口,將諸多欲求突破而不可得的密宗大佬高人網羅一空,納于麾下,為問道訣的不斷完善嘔心瀝血,鞠躬盡瘁。
而朱厚照不惜血本攻略密宗就是為了密宗精修精神的各類秘法傳承。
密宗諸多老光頭也不負朱厚照殷殷期盼,綜合密宗多年傳承,與皇室眾多高手互通有無,精誠合作。
創出了《自性清凈經》這一堪稱可怕的精神修法。
和問道訣一般,也是集眾人之所得而成己身的功法。
《自性清凈經》分主經和副經,朱厚照修習的主經以覺悟本我為修行主體,追求的是不斷強化自我認知,明悟本我,不為外物所動,巋然永恒。
修行有成可以自身意志影響他人心智,魅惑人心,對于意志不堅之人,一言可定生死。
但它最可怕也是最核心的修行方法就是凝練佛種,再將佛種灌輸入經過藥物、催眠、心靈暗示等眾多調、教后合格的爐鼎之中。
而合格爐鼎所修煉的便是副經。
爐鼎們會將灌輸給他們佛種的朱厚照視若唯一的精神信仰,在世佛陀,全身心的奉獻己身,為更靠近朱厚照而拼命修行,竭盡全力壯大體內的佛種。
那么佛種又是什么呢?
脫胎于密宗的轉世活佛之法,是朱厚照以秘法凝練之后產生的意識碎片。
而爐鼎修習的副經便是盡一切所能去強化這一意識碎片,溫養它,認同它,最后心甘情愿被它同化,成為朱厚照的“分身”。
聽上去很扯,但卻是密宗吃飯的家伙什,那些所謂的活佛轉世也大都是這么操作的。
無數次洗腦和各種專業手段盡出,將你的人格主觀意識都一一扭曲,重塑一個“我”。
當你擁有另一個人的全部思維邏輯,接受容納他的一切,自己本身自我的認知被不斷磨滅遺忘,最后只余下關于另一個人認知和記憶,那時候的“你”就不再是“你”,而是徹底成為了另一個人。
這種有違人倫,堪稱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功法,讓許多參與創造的當世高人都不禁毛骨悚然,心中忐忑難安。
而更大一部分的人卻在驚嘆之余看到了另一條與眾不同的修行道路,對朱厚照竟然多了一絲莫名其妙的期許和忠誠,以更積極的態度投身于朱厚照的求道長生路途之中,不惜一切為其添磚加瓦。
朱厚照當然知道那些表面上看上去忠心耿耿的臣下腦子里想的是什么,對于其下掩藏的各種惡意也洞若觀火。
他對于不知何時便會到來的反噬也是一清二楚,更是對自己冤大頭和小白鼠的身份心知肚明。
但那又怎么樣?
他不在乎!
他只問一句!
可得長生否?
其他的都是次要并可忽略不計的。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不過短短幾十載便已是一抔黃土,他怎能甘心!
他焦急,他惶惶不可終日,他絕不會就這么輕易的狗帶!
他要長生久視,活到天荒地老!
他早已瘋魔。
但他不只是一個想長生想瘋了的皇帝,還是一個帝王心術,膽略氣魄都是一時之選的皇帝,更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拘一格的皇帝。
所以他對于皇太后的大權在握,滿朝文武的所思所想,八虎的恣意妄為,風揚跋扈雖然都心知肚明,但卻毫不在意。
之所以還能耐著性子與他們周旋,安心蟄伏,耐心布局,謀定而后動。
就是因為他還無法改變這個世界,那么適當的與它妥協,遵照它的規則行事就必不可免。
為了長生大業,他可以委曲求全,臥薪嘗膽。
而一切也正如他所想一般,他嫡親的母親張皇太后悍然奪權,與內閣大臣相愛相殺把自己架空。
張皇太后倒不是有什么其他想法,只是皇帝年幼,她又是個性子強勢,極為高傲自信之人。
所以替故去的亡夫明孝宗代掌天下,待得朱厚照懂事之后再行移交權利也不遲。
因為在張皇太后看來,朱厚照雖然是自己的親兒子,還是唯一活下來的兒子。
但一切當以大明江山為重,若朱厚照一直都是這般昏庸模樣,就算再是為難,在必要時也免不得為大明朝另謀出路。
而為了保證這一點,張皇太后對于朝廷的把控也是牢牢的,在悉心教導頑劣皇帝,希望他早日幡然醒悟,擔起責任的同時,也做好了相應的準備。
畢竟一個始終無法誕下皇子的皇帝是極其不合格的,于朝廷于天下,更于老朱家都是極其不利的。
而朱厚照為何無法誕下皇子?
僅僅只是因為元陽有失會對他的長生之路帶來些許影響。
他所謂的沉迷女色只是在雙修采補而已,還是那種單方面的索取掠奪。
但是礙于周遭無處不在的視線,只得按捺隱秘下來。
采取對女方的掠奪損害較為輕微不顯著的方式,通過數量來彌補。
但時間一久也會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傷。
所以他就表現得極為好色無度,或明或暗的讓背鍋俠八虎為他找來諸多采補爐鼎。
而他的幾位溫良賢淑,如花似玉的妃子皇后,由于無法行采補之道,便理所當然的被打入冷宮,敷衍了事。
為此他還廢除了尚寢官和文書房的內官,避免被干擾。
游小墨是服氣的,記憶中的孝靜毅皇后夏氏和幾位美人妃子可都是難得一見的美人。
但僅僅因為無法行采補之事,于長生無益,便被明武宗朱厚照棄之若敝履,這等果決毅力,活該他能弄出問道訣和自性清凈經這種近乎超脫世界限制的神奇功法。
換做是游小墨自己,他自問很難做到,若系統有選擇機會的話,在他和朱厚照之間,想必系統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朱厚照吧?
所以游小墨竟然有些不由自主的欽佩起朱厚照來。